浅析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路基路面的优劣决定着整个公路施工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行能力。
文章主要分析了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质量控制内容,由此提出科学增强路面施工的解决方法和思路,为同行及相关施工单位提供借鉴和参考。
标签:路面施工;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公路路面的施工中,路基工程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路面施工的质量水平,是影响交通运输能力的关键要素。
路基路面承载着巨大的交通流,是负载车辆的重要支撑。
1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1.1 路基路面施工前期处理
1.1.1 填筑地面的清洁处理
地面是否清洁干净,直接影响着路基填筑的质量。
在填筑施工前,一定要认真做好地面清洁。
路堤填筑高度是有严格标准的,确定路堤厚度需要对现场进行测量、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常见的路堤厚度值要大于30cm。
如果路基施工通过农田,就需要做好前期表层土清理操作,利用机械挖开表层土,再回填并压实。
如果土层中包含杂草、垃圾等杂质,就需要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如果密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就需要二次挖掘回填。
如果确定路堤高度值大于1m,就需要将地面杂草、垃圾进行清除处理。
对路基底部表层土要使用挖掘机进行完全清除,确定干净后,进行压实处理,确保密度值达到要求,做好前期工作是保证填筑施工质量的前提。
1.1.2 严格规范现场施工
全面规范施工顺序,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精心设计,特别是现场施工要规范合理,才能确保施工合格率。
路基碾压操作要先轻后重,层层推进,一般选用的碾压设备重量为10t,碾压操作对土质含水量有一定要求,需要精确的测算出标准值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如果含水量过高则需对土质进行晾晒,如果过低则需要洒水,只有符合标准的土质才能进行层层碾压。
待碾压操作完成以后,就需要按图纸要求并结合实际现场情况进行填土。
这时一定要注意对中心线桩和下坡角桩位置的精确计量,确保准确无误。
通过前期对路基的碾压,需要测算厚度、密实度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如果没达到则需要再次碾压,只有达到质量标准后,才能推进工程进度。
1.2 挖土地基施工處理技术
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一定要对现场路基水平标高进行实测,掌握现场与图纸是不是有差异,如果不符合则需要进行挖掘处理,在挖掘过程中,要做好现场监督工作,避免出现超挖或不够的情况。
如施工现场地面高度超过了设计高度,就需进行土方开挖操作,只有路基水平高度和设计水平高度一致时,才能推进工程进度。
1.3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施工设备的选择和利用,是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关键。
对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要由专门人员负责和调配,特别是不同的工程要对设备进行挑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节省不必要的劳动浪费。
设备进场是有一定顺序的,要按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来定。
路基路面施工设备合理统筹、选取调配,要看工程量和进展情况具体确定,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实现施工效率。
如果土质含水量不高,则需使用洒水设备提高含水量,如果含水量过高,则须使用翻土机对土质进行翻动晾晒。
如果路堤高度在3m以内,只需对两侧土质进行提取时,则可用推土机从两边推土、填平。
如果路基路面施工运输距离在1km以内的集中形式,可以使用铲运机和推土机联合工作;运输距离大于1km,则使用挖掘机和卡车联合操作。
2 路面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路基施工质量科学控制
2.1.1 科学选取路基施工土料
各个路面施工工程性质不一样,对路基土料使用的标准也不同,要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合理选取。
科学合理的选取施工土料,是保证整个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一般路基修筑,使用的都是当地自然土。
自然土土质杂草、杂物、水分均有所不同,那么就需要在正式开工前,对要使用的土料科学检测,通过标准实验对土料进行力学、含水量、容量进行测定,不同的土料要合理应用,增加施工灵活性。
土质颗粒与土壤回弹模量间要保持在正比例关系,如果土质颗粒细致,则回弹模量就越低。
回填施工时可选取砂性土,提高路基坚硬度,确保整个路基路面施工一次到位,质量可靠。
遇到路基施工路段较低的情况,则需要在路基土料中掺杂石头或砂石,增加土质颗粒度。
在路基土料加石灰,能够有效改良土质,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2.1.2 对路基强度进行科学控制
对路面施工过程中,路基强度值是影响整个路面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路基承载着路面上的所有负荷,保证了路基强度就是保障路面质量。
只有对路基强度值进行严格科学控制,才能确保公路交付使用后的承运能力。
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严格控制好路基含水量。
含水量过大会导致路基负荷强度降低,含水量过小会导致路基过硬,为了有效治理含水量问题,就需要对回填土料含水量进行严格控制,通过洒水和干燥处理,确保土质含水量保持在规范要求之内。
(2)路基
碾压要严格控制。
对路基回填一定要精心选取适宜的土料,同时对设备也要合理利用,不同步骤使用不同的设备和方法,在进行碾压操作时,要保证均匀的混合,土层压实密度要够。
2.2 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
2.2.1 路面基层平整度的科学控制
不同的路面基层对平整度要求也不一样,一定要严格按标准控制好。
以平整为原则使用平地机刮平地面,直至达到要求。
如果路面基层是石灰土,相对比较好进行平整,施工难度不高。
如果路面项目基层构造是水泥稳定碎石,平整度要求就会很高,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加强平整度施工,水泥类材料和石灰土、粉煤灰不一样,其所受到的终压时间如果控制不好,出现一点点失误,就会影响整个路面强度,水泥基层对面层平整度的影响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这时可适当运用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时间。
运用缓凝减水剂的路面施工初凝时间可达到270min,这就给摊铺长度及压实施工程序提供了充裕的设计时间。
摊铺设备是施工中必须用到的一个重要机械设备,一定要找准宽度,摊铺过宽布料器速度就加快,混合料离析导致路面平整度受影响。
2.2.2 对路面裂缝的控制
路面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路基质量,在对路面进行施工时,一定要控制好路面裂缝,科学合理的控制能够有效保护路面。
路面施工裂缝在公路投用后,如果遇到雨季、洪水等水害,水分就会直接通过裂缝不断渗入路面底基层,大面积破坏整个路基结构。
施工工艺如果达到标准,那么使用的材料就是决定裂缝的关键,受内部含水量及塑性值影响,施工材料性质则会不同,所以,选取路面施工材料要依照标准规范,合理控制选用材料防凝减水剂用量。
沥青路面自身对温度比较敏感,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极容易产生裂缝。
如果公路建设必须要使用沥青和水泥,就需要合理进行设计,根据不同地段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铺装,针对材料自身特性,合理混合使用多种路面施工材料,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保证工程质量,收缩性好的材料能够有效解决路面受压变形问题。
3 结束语
公路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和安全,在对公路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加强路基路面施工管理,科学合理制定施工方案,运用先进施工工艺,选取符合工程需求的机械设备,确保施工工程质量。
路面路基施工技术不断完善进步,必将推动公路建设快速发展,服务社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余崇辉.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交通世界,2013(2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