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零件图与装配图
主要加工方法
高度和宽度方 向尺寸基准 长度方向主要 尺寸基准 技 术 要 求 1.铸件不得有缩孔、裂纹等缺陷; 2.未注明倒角为C2,锐边倒钝。
联 轴 器
制图 审核
比例 数量
材料 图号
(校名)
图8-8
3 叉架类零件
基本形状
由一个或多个圆筒加上一些板状体支撑 或连接形成
主要加工方法
铸造或需多道工序加工
最小过盈等于零 轴公差带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零
孔公差带
最小过盈
孔公差带
(b)过盈配合
隙
最大过盈
轴公差带 孔、轴配合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有重叠。 孔公差带 孔公差带 轴公差带 最小间隙等于零 可能有间隙或过盈 (b)过盈配合 (a)间隙配合
最大间隙
注意:每增加一面视图必有一个表达目的
4 零件表达举例
例一:传动轴
1)分析零件
安装齿轮、皮带轮等用于运动的传递
主体结构为阶 梯轴,轴的左 端铣方与联轴 器连接,中部 及右端刻有键 槽用于齿轮等 的安装
主要加工在车 床和铣床进行
2)选择主视图 放置位置 投射方向 零件的主要加工位置
C
B
3)选择其它视图
为保证设计要求,减少加工误差,应尽可能使设计基准与工艺基 准重合。不能重合时,常将工艺基准作为辅助基准。
2)基准的选择 一般选:零件的对称面、安装底面、重要端面、装配结 合面和主要轴线作为零件的尺寸基准。 3)典型零件的尺寸基准
轴套类 盘盖类
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重要加工面作为长度基准 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重要端面作为长度基准
8.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一 什么是零件图?
表示单个零 件的图样 二 零件图的功用
零件图是生产 零件和检验零 件的依据 三 零件图的基本内容 一组图形 完整尺寸 技术要求 标题栏
8.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标注
选用一组平面图形(视图)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称 为零件的表达方案选择。
一 零件的视图选择
所谓合理就是标注尺寸时,既要满 足设计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测量等工艺要 求,在这里我们只能做到尽可能的合理。
正确选择基准 1)基准的概念 基准 零件在机器中或加工及测量时,用以确定零 件上各部分位置的一些面、线、点。
设计基准
确定零件上重要尺寸的面、线、点。
工艺基准
加工或测量零件时,用以确定零件上各部分 位置的一些面、线、点。
3、表面粗糙度的高度参数值: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最大高度Rz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应用最广泛,对于非工作表面、 非配合表面和尺寸精度低的表面,Ra值应取大一些。 表8-1
二、表面结构符号的表示
c a
e 基本符号
d
b
完整符号
位置a、b:注写符号所指表面,其表面结构的评定要求 位置c:注写符号所指表面的加工方法(车、磨、镀等) 位置d:注写符号所指表面的表面纹理和纹理方向 位置e:注写符号所指表面的加工余量
表达方法
加工位置、工作位置常不确定,选择习惯位 置放置零件,以反映零件形体特征为主视图, 除主视图外一般还需1~2个基本视图及斜视 图等。
长度方向主 要尺寸基准
高度方向主要尺寸基准 宽度方向主要尺寸基准
技 术 要 求 1.铸件不得有缩孔、裂纹等缺陷; 2.未注明倒角为C2。
支 架 制图 审核
比例 数量
图8-17
图8-18
6、有相同表面结构要求的简化标注法,可统一标注在图样的 标题栏附近,但在结构要求符号后的圆括号内应标上基本符号 或给出不同表面的结构要求 图8-18
图8-19
图8-20
7、多个表面有共同要求的标注法。当多个表面结构要求相同 或图纸空间有限时,可简化:
可用带字母的完整符号,以等式的形式在图形或标题栏附近,对有相同 表面结构要求的表面进行简化标注。
一、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R轮廓:表面粗糙度参数(常用) 表面结构参数
W轮廓:表面波纹度参数
P轮廓:表面原始轮廓参数
1、定义: 零件加工表面较小范围内 微观几何不平的程度,称为表 面粗糙度。
理想表面
实际表面
2、意义: 图8-11 是零件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其对零件的配合、强 度、耐磨性、抗腐蚀性、密封性等影响较大。
a) 分析零件,确定尺寸基准 零件的名称 一般 零件的材料 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 零件的功用
一般选零件的对称面、安装底面、重要端面、装配结合面和主要 轴线作为零件的尺寸基准 b)用形体分析逐个标注零件各部分的定形、定位尺寸 c)标注零件的总体尺寸 d)用设计知识、工艺知识检查协调所注尺寸
3、零件图尺寸标注怎样做到合理
继续
A
A
谁更好?
返回
谁更好?
返回
选择零件表达方案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视图多少的问题 在表达完整、确切、清晰的前提下,视图数量宜少为好。
方案一 欠佳
方案二 好
2 外形与内形的表达问题 对称零件采用半剖,一个视图即可兼顾内、外形表达; 不对称零件,外形简单的取全剖,以表达内形为主;内、 外形都比较复杂需要表达时,取局部剖或一个视图加一 个全剖视图。
尺寸
+ -
基本尺寸
基本
间隙配合:
孔、轴配合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即孔的实际尺寸大于轴的实际尺寸。
最小间隙
孔公差带
孔公差带
最大间隙
最大间隙
轴公差带
轴公差带 最小间隙等于零
(a)间隙配合
隙
最大过盈
过盈配合:
孔、轴配合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即孔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实际尺寸。
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差带
3 标注尺寸不要注成封闭链
不合理
合理
三 典型零件的表达分析
零件的结构形状,主要由零件在机器 上的功用确定,因此种类繁多,但从结构 特征上,大致可以将其分为4类:轴套类、 盘盖类、叉架类、箱体类。下面我们逐类 讨论其结构特点及表达方法。
1 轴套类零件 基本形状 同轴回转体(轴向尺寸远大于径向尺寸) 主要加工方法 表达方法 在车床上进行
第八章 零件图与装配图
从制造的角度看机器,机器由零件(零件是加工、制 造的最小单元体)组成,组成机器的零件可以分为三类:
标准件 常用件
零件的结构形状及所有的尺寸大小都符合国家标准
零件的结构形状固定,部分尺寸参数符合国家标准
一般件
零件的结构形状及所有的尺寸大小都主要由零件 在机器上的功用确定。
标准件和常用件前面已学,本章主要学习一般零件 的表达(即零件图的绘制)与零件图的阅读。
选择两个断面图分别表达 普通平键键槽的深和半圆 键键槽的宽 再选择一个断面图表达轴 的左端
A
例二:支架
1)分析零件
用于支撑转动轴
主体结构为圆筒和安装板,圆筒左上方有一凸 台,圆筒与安装板用连接板、肋板相连
主要加工方法是铸造成型
2)选择主视图 放置位置 按习惯位置放置
投射方向
B
A
A方向较好
B方向
3)选择其它视图
3、配合
1)定义 在部件中,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 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2)配合种类 : 先分析孔、轴的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
+ + -
基本偏差
轴
基本尺寸 基本尺寸
孔
孔
基本偏差
+ -
轴 图8-24 P(n)-ZC(zc)为过盈配合
A(a)-H(h)为间隙配合
基本偏差
J(h)-N(n)为 过渡配合
1 分析零件 2 选择主视图 3 选择其它视图
从零件的名称
零件在机器中功用
零件主要结构
分析零件的材料
零件主要加工方法
2 选择主视图 放置位置 投射方向 尽可能符合零件的主要加工位置或工作位置 尽可能多的反映零件的结构特征
3 选择其它视图
主视图确定后,再结合零件的内、外结构特征分析零件 上的那些结构在主视图中尚未表达清楚,确定增加视图来表 达这些结构,从而得出零件的表达方案。
用表8-2的表面结构符号,以等式的形式给出对多个表面共同的表面结 图8-21 图8-21 构要求
图8-22
8.4 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
一、极限与配合的概念: 1、互换性
一批成品中,任意取一件即可装配,且能满足设计要求,零 件所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2、基本术语:
基本尺寸:设计者给定的尺寸,用A表示。
材料 图号 (校名)
4 箱体类零件
基本形状
内空呈箱状,结构较复杂。箱壁常有支 撑运动件的孔、凸台等结构。
主要加工方法
多数是铸造成型或需多道工序加工
表达方法
以工作位置放置零件,以反映零件形体特征 为主视图,除主视图外一般还需2~3个基本 视图及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等。
8-3 表面结构表示法
技术要求是零件图四个主要内容之一,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内容有: 零件的表面结构、尺寸公差、 形位公差和位置公差、材 料要求、表面的特殊处理等
主视图中 有那些结 构未表达 清楚?
B C
A
表达清楚了 吗?
例三:壳体
1)分析零件
用于容纳其它零件
主体结构较为复杂
主要加工方法是铸造成型
2)选择主视图
工作位置放置
B A
A向全剖视图
A向视图
B向视图
3)选择其它视图 主视图中 有那些结 构未表达 清楚?
B
B向
E A
A向
E向有没有必要?
还有需表达的吗?
实际尺寸:成品零件的实际尺寸。 极限尺寸:由分最大、最小极限尺寸Amax、Amin
尺寸偏差: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简称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