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概论课后答案

社会学概论课后答案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社会学?如何认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答:工作性定义:社会学是一门把社会作为整体,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国内外观点不一,归结起来有三种观点:第一.侧重于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传统代表人物有孔德、斯宾塞,这也形成了实证主义路线。

第二.侧重于把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这种观点在西方有传统的马克思,韦伯等人,在中国以孙本文为代表,形成了反实证主义路线。

第三.中国大多数学者赞成第一种观点,但又试图将二者综合,因此形成了第三种观点。

孙本文观点:(1)社会现象;(2)社会形式;(3)社会组织;(4)人类文化;(5)社会进步;(6)社会关系;(7)社会过程; (8)社会现象间的关系;(9)社会行为的科学。

美国人观点(1)社会互动;(2)社会关系;(3)群体结构;(4)社会行为;(5)社会生活;(6)社会过程;(7)社会现象;(8)社会中的人。

总体来说,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研究社会的结构以及运行过程,尤其要研究社会运行过程中的规律性,以便服务社会。

b2.简述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特征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从整体出发,研究社会的结构以及运行过程的社会科学学科社会学的学科特征:1)整体性:从整体的有机性出发去研究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社会的运行与调整。

2)综合性:在研究一个现象时。

总是联系多种相关的因素加以分析。

3)实证性:其研究的范式是:从生活出发,形成理论,再回到生活中去。

4)除此之外,还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开放性,阶级性,宏观性等特征。

3.社会学有哪些基本功能?社会学如何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基本功能:1)、描述功能(认识社会是什么?)2)、解释功能(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3)、预测功能(将来社会是什么样的?)4)、规范性功能(进一步回答社会“应该怎样”)5)、教育功能或导向功能第二章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2.在西方社会学的产生与形成时期,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其社会主要思想是什第三章社会1.什么是社会?它有哪些特征与功能?含义: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特征:1)社会以人群为主体2)社会是以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3)社会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纽带4)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功能:1)满足需要的功能:生活、享受与发展2)整合的功能:整合矛盾,冲突,文化3)导向的功能:指导思想和行为4)交流的功能:社会提供了场所2.什么是社会结构?它的基本内容是怎样的?含义:是指用来作为描述社会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构成方式的概念。

美国学者戴维·波普诺认为:社会结构指的是群体或社会的基本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

陆学艺认为:社会结构就是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

基本内容:《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的界定:广义:指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状态。

狭义: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的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状态,这类地位群体包括阶层,阶级,种族,职业群体,宗教团体等。

简要概括:社会经济结构,社会上层建筑结构,文化结构,阶级结构,人口结构,民族结构,家庭结构,组织结构。

4.什么是社会运行?简述它的基本内容?含义:是反映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概念,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基本内容:纵向运行,即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主要表现为3种基本关系:继承的关系,变异的关系,中断的关系。

横向运行,指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诸子系统的交互影响与功能发挥。

表现为:交叉与渗透的关系,制约的关系,促进的关系,转化的关系。

第四章社会构成要素1.社会有哪些构成要素?分别有哪些功能?许多社会学家所倾向于三种基本要素构成:自然环境,人口,文化功能:自然环境:1)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2)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3)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4)自然环境通过对生产经济的影响,进而影响那里的人们的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习惯人口:1)人口状况影响人口与自然界的相对平衡2)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物质生产3)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物质生活4)人口状况对社会文化教育和政治生活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文化:1)认识与改造的功能2)整合与导向的功能3)培养与教化的功能4)推进与发展的功能5)区分与标志的功能3.环境、人口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彼此相关的。

(一)环境与社会的关系首先,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的存在于发展,主要表现为:1)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2)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3)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4)自然环境通过对生产经济的影响,进而影响那里的人们的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习惯其次,人类社会影响并改变着自然环境,主要表现为:1)人口数量影响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相对平衡2)人类的各项活动改变着自然环境的面貌3)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4)社会制度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改造有重要影响(二)人口与社会的关系首先,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人口状况影响人口与自然界的相对平衡2)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物质生产3)人口状况影响社会物质生活4)人口状况对社会文化教育和政治生活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其次,社会因素也会对人口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1)经济因素是制约人口过程的一个决定性因素2)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稳定程度影响人口过程3)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人口过程4)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与人口出生率有很大的关系5)文化因素影响人口生产与再生产6)人口政策是影响人口过程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因素4.简述文化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内涵:广义的文化即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单指精神文明的内容。

特征:(一)从抽象层面上看:1.文化的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2.传递性3.文化的变迁性和文化堕距(二)从具体层面上看:1)地域性 2)历史性3)多样性4)共同性5)象征性6)累积性6.试分析文化与文明的异同同:1)文明和文化的主体都是人。

2)文明和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明和文化都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活动的结果,他们包含着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

3)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异: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1)文化是一个总概念,是一切物质与非物质成就的综合;而文明是一个分概念,指文化发展中的进步方面。

2)文化是一个中性词,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是文明的基础,而文明是文化的高级形式。

3)文明往往代表进步,而文化则有进步与落后之分7.试分析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分析:第五章人的社会化1.简述人的社会化及其基本特点含义: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技能与规范,适应社会生活,创造社会文化,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基本特点:1)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2)阶段性与持续性的统一3)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4)正向性与反向性的统一2.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基本生活技能社会化:日常生活技能与自谋生活技能2)行为规范社会化3)生活目标社会化4)角色社会化5)政治社会化6)个性社会化:此处的个性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综合3.试述人的社会化的各种内外条件内在条件:人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人有语言能力人有高度的学习能力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外部条件:家庭: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被抚育和感情需要的条件;使儿童获得了基本的生活技能;使儿童开始接受和内化社会的文化规范与价值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性格特征。

学校:为人的社会化提供了学习机构和组织机构;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教育内容;要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来遵守。

同龄群体:容易产生认同感;可以无拘无束的交谈;构成了独特的亚文化群体;极少有强制性工作单位:大众传媒:开放性:没有强制性;形象生动,易于接受4.试述人的社会化各阶段的特征,目标与意义5.当前中国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少年时期:有强烈的自主要求,试图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监护,自己支配自己,但是他们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并没有达到完全的成熟,知识与经验缺乏,自我控制力薄弱,兴趣多变,其世界观与人生观尚未定型,各方面尚未摆脱对成人的依赖。

青年:还不乏稚嫩,缺少现实生活的锻炼,所以青年人的社会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6.什么是角色紧张与角色冲突?如何运用这些概念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含义:角色紧张:学者们把人们在实际角色行为过程中所引起的时间和精力的紧张称为角色紧张。

角色冲突:在角色理论中,角色冲突是指个体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所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运用:当生活中我们在做一些事情时都在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所以当出现紧张的状态时便可以运用角色紧张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当我们在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和其他人发生冲突时便应当运用角色冲突的理论来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第六章社会互动1.什么是社会互动?影响社会互动的因素有哪些?含义:社会互动是指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通过接触,沟通等方式而发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影响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2.社会互动的手段有哪些?语言沟通体态语言个人空间3.简述社会互动的基本方式?暗示模仿竞争冲突调适同化合作4.试述西方社会学界不同理论流派对社会互动的观点?5.什么是集体行为?集体行为产生的条件与原因有哪些?含义:集体行为就是指那些自发的无组织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原因: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对于特定的集体行为,只能做具体的分析1)社会弊端——机制不健全2)政策不明确3)价值观念的冲突4)相对剥夺感5)权力斗争6)意外事件条件:环境场所条件社会条件心理条件诱发条件控制条件第七章社会群体1.什么是社会群体?人为什么要组成社会群体?含义:社会群体是指一定的人们通过一定的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

原因:从社会成员个体来看:个人存在于社会中,必须结群生活,这是由人们的各种需要来决定的:首先是生存的需要,其次是生产的需要,再次是安全的需要,最后是精神的需要。

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物质资料的生产需要人们之间结成一定的关系,正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促进了群体关系的产生和群体的形成,并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

2.简述社会群体的基本类型?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3)内群体与外群体4)大群体与小群体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6)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3.什么是初级群体?它有哪些特征?其功能是什么?含义:初级群体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