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压缩语段课件

高考压缩语段课件


• 新闻的标题:一般说来,新闻的标题较一
句话新闻(标题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 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 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加标点。
• 新闻的导语:新闻导语是长篇新闻报道的
开头,常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基本内容, 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等要素。
导语是对新闻主体(正文)的概括,新闻 标题和一句话新闻又是对导语的概括。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 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 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5 000万次。紧接着,人民 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 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 关注和转载。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 饮企业张贴海报5 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志愿者 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a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
分。其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 副标题(又称辅题、子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 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概写标题通常要求的 是一行标题(即主标题)的概写。 b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 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 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常见的导语写 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
本报北京8月22日讯 今天,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 品管理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通过自主创新,成功开发出全球首枚基 于第三代移动通讯TD——SCDMA标准的3G手机核心芯 片。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标志中国通信核心芯 片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我国手机芯片核 心技术长期以来一直被外国通信公司垄断的技术壁垒。
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 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 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 1、概括语段主要内容; 2、给概念下定义; 3、新闻类压缩: ⑴拟写一句话新闻 ⑵新闻标题 ⑶拟写新闻导语 4、提取关键词
压缩语段大意
压缩语段的解题思路 (1)看清题目要求,看它要求我们怎
前一段时间,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一些中 小学的周边环境和治安状况令老师们大蹙眉头, 不法分子在学校周围向学生兜售有淫秽或不健 康内容的书画,音像制品,还有的把电子游戏 厅开设在学校周围……日前,旅顺警方重拳出 击,对滋扰学校的不法分子给予坚决打击,对 学校周边的各种摊点彻底加以清理,对电子游 戏厅一律取缔。通过整顿,现在全区56所中小 学校园秩序井然。
其主要信息是①中心事物③主要特征③目的 (举例等可省)
中心事物: 粤剧
主要特征: 分别从“起源、唱腔、伴奏乐 器、行当”四个方面归纳。
参考答案:粤剧是一种起源于明代, 受昆曲及南戏影响,吸收了多种曲调 的剧种。它的唱腔以梆子、二黄为主。 伴奏乐器有二弦、高胡和小提琴等。 行当有生、旦、丑、末、净等十多个。
以说明方式表达的语段:
1 请筛选下列材料信息,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40字(含标点 符号)。(6分)( 2007年广东卷)
粤剧起源于明代,深受昆曲、南戏的影响,清朝顺 治之后,以梆子、皮黄为基础,融合弋阳腔、昆曲之长, 吸收了南音等广东民间曲调,逐渐发展成为南方的一大 剧种。|它的唱腔丰富,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民间 说唱音乐。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调有正线、反 线和乙反线之别。|伴奏乐器原只有二弦、高胡等民族 乐器,后来加进了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对增强戏剧效果, 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粤剧的行当,原只有生、旦、丑、 末、净等十个,后来生角又演变为文武生、武生、小武 等。粤剧是最能体现广东特色的剧种。|
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
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余 要素均应具有。
c主体 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其在 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 他相关内容。
压缩主体时,自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 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
分析:本段第一句为论点,以下几句为 论证,是首句中“思维者的素质”的具体展开。 分三层,“再者”、“当然”是把握层次的关 键词。“天赋”、“兴趣”、“意志力”是三 层的关键词。
答: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兴趣和 意志力有关。
叙述类
3 (2013·辽宁卷)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 号)。(5分)
• 一句话新闻:首先要把握文段语意,再从中筛 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 来。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 新闻价值的内容。提炼时,要根据是否是读者 最需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传的 标准来考虑。既然是新闻,则应有时间、地点、 事件、结果等基本要素;又因为是一句话,所 以要简短、明白,把相关内容要点组织在一句 话之中。
答案: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 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 宣传。
题型:这种题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段或者几个句 子,句子里包含了详细而完整的信息材料,要求 学生压缩成连贯的短句。
做题步骤:
1、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字数,句式等)
2、分析材料,看看材料写了几个方面,抓住事 物的特征,对材料进行分层。
议论性语段
压缩议论性语段,首先要把握论点和论 据。论点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观点,压缩时要围 绕论点压缩,适当参考论据和分论点。
议论类语段,具有议论文的某些特点。 这类语段宜采用“寻找关键句”法。如果有中 心句,中心句就是该段话的内容,否则,就必 须找出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适 当改造、整合。
3、对各层进行压缩,抓住关键特征的主要词语, 然后进行组合成句。
1 (2013·山东卷)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 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4分)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 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 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 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本语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背景材料, 是引言,是虚的,不是信息的要点;第二层是主 要内容;第三层是行动取得的效果。因此,毫不 犹豫地将第一、三句删掉,抓住第二句进行压缩 就可以了。
对象: 旅顺警方
事件: 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答案:旅顺警方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采用标题新闻 的语言表达形式,完成一篇新闻稿件的报道任务。 它区别于新闻标题,不必有正题、引题、副题,它 要严格完全地反映新闻事实,以尽可能少的语言表 达尽可能丰富的新闻内容。
主要特征:产业支柱、依托、经济特点
答案: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 一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 发展的新型经济。
新闻类题目
①什么是新闻?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有动 态新闻、综合新闻、公报新闻、评述新闻等。 新闻具有针对性、真实性、时效性以及语言的 叙述性和简洁性。
狭义的新闻有时专指“消息”。
确定了对象之后,确定事件 事件采用筛选关键句法 关键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通过自主创新,成 功开发出全球首枚基于第三代移动通讯TD— —SCDMA标准的3G手机核心芯片。
答案: 首枚3G手机核心芯片问世
结论:新闻标题从导语中概括,选择对象和 事件。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概括性的标题,不超 过15个字。
新闻考题专项:拟写新闻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 标题之分。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 闻事实;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 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概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 一行标题的概写。
拟写标题方法:
1、标题必须具备“对象+事件”两个要素;
2、标题要概括新闻的主要事件,具有高 度的概括性。
样压缩。 (2)仔细阅读原文,分析内容要点,
把握中心。 (3)筛选信息,抓住最主要的内容,
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哪些内容是 应该保留的,哪些可以舍去。
(4)对保留的内容进行文字加工,使 其语言规范,文字贯通,符合字数要求。
以说明方式表达的语段 其主要信息是①中心事物③主要特征③目的 (举例等可省) 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 其主要信息是①议论的话题或范围②中心论点 (论据、详细论证过程可省) 以描写方式为主的语段 其主要信息是:①中心景物②主要特征③描写 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描写、修辞等可省) 以叙述方式为主的语段 其主要信息是:①叙述主体(事件对象)②事 件主要经历③事件意义及目的。(详细情节、 背景材料等可省)
d结尾 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它用
于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 画龙点睛的作用。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 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形式有小结式、评 论式、希望式等。
拟写一句话新闻、标题或导语方法:
• 压缩方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 果等要事的关键词句,组成一段话或一句话。
这一芯片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在体积、集成度、功 耗和相关的软件系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目前世界上集 成度最高的3G核心芯片。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建的高科技 企业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是这一芯片的创造者。 展讯公司与大唐移动公司共同开发了TD——SCDMA手机 核心软件,并即将与大唐移动、科泰世纪合作开发3G手 机操作系统。
【解析】首先确定创造是人的一种活动,其次确定创造包括思 维活动和行为活动两方面,并且在概括时重点突出“首次获 得”。
答案:创造是人获得首次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2 根据以下文字,给“知识经济”下一个定义。 (40字以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