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探讨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探讨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
(试行) 二00五年六月十七日 为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 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实施意见》(沪委[2004]11号),牢固树立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 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系统科学地开 展生命教育。现结合上海市中小学实际,制定《上海市中小 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冯友兰先生说过“道家的 出发点就是舍生避害” 即保全 生命,排除威胁生命的各种力 量。
“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 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 其轻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论其 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吕 氏春秋· 重己》)
由此可见,儒道两家都追求精神生命 的“不朽”。但儒家主张积极人世,奋 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即通过建功立业的 实际活动来达到“不朽”。而道家却认 为人们只能通过“心齐”、“坐忘”, 在精神境界上摒弃生死的区分,与大道 合一,达到“死而不忘”,从而派生出 纯精神养炼不问世事的人生态度。
香港特别行政区2002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以社区 和学校为阵地,联合民间组织、宗教、教会及非政府机构力 量发展生命教育。社会反响很大,吸引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 视和参与,开展生命教育师资培训、课程设计研讨、生命教 育研究会,规划《学生生命教育实施计划》,取得了良好的 社会效益,生命教育课程设置及体验活动成了家长、学校核 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大陆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倡导 以人为本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属于中国生命教育的 萌芽。国家很多政府文件精神也提倡和要求加强生命教育工 作,但是都在探索中进行。
2004年9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对该 市杨浦区3所普通全日制高校的3000名大一新生进行随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1.5%的大学生曾有自杀倾向.其 中单亲家庭学生高于双亲家庭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 生子女.
2008年广州15间高校调查:在问到有 没有过轻生的念头时.有38%的大学生表
大学生生命教育问 题探讨
李俊勤 2010.1.13
一、生命教育现代背景及现状 二、我国传统生命观 三、马克思主义生命观 四、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生命观 五、大学生命教育主要实施方法 六、共同探讨 七、结语
在现代社会,自杀已成为十分突出的普遍性问 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50- 1960年间,全球 每年有30万人自杀身亡,自杀率为10/10万。到 1990年,自杀率明显上升,比率最高的是匈牙利, 为44.9/10万,其次是丹麦、德国、 日本为 17.55/10万,美国为11.5/10万,平均为 14.42/10万。而青少年是自杀率较高的社会群体, 尤其是15岁~24岁的男性。据1992年首届危机干预 暨自杀预防研讨会发表的研究报告估计,
-----------(国外思想政 治手段与我们不同)
越多国家的重视。
中国生命教育的现状 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是生命教育发 展相对较早的地区,特别是台湾地区, 生命教育已经基本成熟,形成了当地特 有的生命教育体系,教材比较齐备。台 湾地区最初主要是由民间团体开展,从 日本引进生命教育课程体系。21世纪台 湾生命教育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地区内 教育门类均包含生命教育。
所以,“生命观教育”,是中国古代 的传统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构建当今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思想来源。
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 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 命的个人的存在”。
有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 在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个体只 有首先保持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在 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 的社会性意义。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身体发
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 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 立身。」
------曾子所作
说起这个孝道,固然范围很广,但行的时候,却很简单, 你要晓得爱亲,先要从自己的身上爱起。凡是一个人的身体, 或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身 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 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动 摇,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标准,这就是立身。做事的时候, 他的进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轨,不妄行,有始有终, 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为众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誉 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播扬于后世,无论当时和后世,将因景 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称他父母教养的贤德,这样以来,他父 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成。
社会主义人生观要求人们树立为人民 服务的人生目的,这既是无产阶级的阶级 要求,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科学理性。
在科学人生观指导下形成的社会主义 生命观: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 珍惜生命、超越生命。这也是生命教育的 最终目的。
我国自杀率约为10/10万。 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资料显示,据南 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校的调查,大学生自杀率 约为20/10万,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 2005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案件 116起,其中83人死亡,33人存活,自杀死亡率 71.6%.2005年在校生2300万(实际是5/10万)----《大学生自杀现象透视》
《纲要》框架
一、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生命教育的指导思想 三、生命教育的原 四、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 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要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 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 五、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六、实施生命教育的保障机制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 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⑵为人 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 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 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毛泽10月24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陈及时、何东旭和方招3名大学生成功救起落水的两少年。为 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09年11月26日,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2009级研究生 杨元元在宿舍卫生间用两条系在一起的毛巾,将身体悬挂在 卫生间水龙头上,半蹲着以一种极为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 的生命。 2009年12月31日晚上10时许,浙江工业大学杨济源在 抓小偷中,被小偷匕首刺伤,被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 亡。 2010年1月2日 北科大女生快捷酒店内杀害同班同学 后自首。
2008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福建师范大学将生命教育列入了 第一个月的重点教育内容。(新华网) 福建师范大学学工部廖深基部长说,开展生命教育,就是 要引导广大学生思考生命课题,培养广大学生对自然、对自己、 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爱情怀,提高广大学生对生命及其存在价 值的认识,真正做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 命,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学校专门为学生们举办了大型生命教育图片展,不仅包含 了如何在地震、火灾、台风、洪水中进行自救,还增加了如何 应对生命发展中遇到的挫折和创伤等内容;学校还聘请了专家 给全体新生开展“生命历程”“生命与价值”“生命与责任” 等专题讲座。结合汶川大地震中的抗震救灾精神开展主题班会 后;还利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 命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上好生命教育的“第一节 课”,体会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
20世纪很多国家均成立了很多生命教育的专门组织, 如:美国死亡教育学会、死亡教育与咨商学会;澳大利 亚学校、政府机构、家庭联合成立生命教育专门网站; 日本修改青少年教育大纲,注重生命教育的传播、“余 裕教育”是日本重要的生命教育内容之一;英国成立生 命教育中心英国基金会慈善信托机构,建立生命教育流 动教室;新西兰生命教育基金会。生命教育得到了越来
揭秘日本“自杀森林” (组图)
/ 2009-11-05 09:48:53
从1999年开始,日本每年因自杀身亡的人数超过3万人。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日本青少 年的自杀率呈大幅上升趋势,19岁以下青少年自杀率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也就是 说,日本每天有近一百人自杀身亡。在所有的发达工业国中,日本的自杀率是最高的,美 国的自杀率只是日本的一半。 过去三十多年里,日本人每年秋季都会有一次搜寻自杀者的活动。警察、自愿者及媒体 记者一起进入林中。这种每年一次的搜查始于1970年。开始几年,“收获”的尸体稳定地 保持在大约20具左右,可十年前这个数字大大增加。1994年发现57具尸体,到1999年已达 创纪录的70多具尸体,2002年,在森林里曾发现78具尸体。
1.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 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 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 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以个体生命为着眼点,在 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认识生命、尊重 生命、珍爱生命和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促进生命的和谐 发展。 2.生存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 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强化生存意志,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 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的有效知识和技能,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 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 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 身立命问题。 3.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 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帮助学生 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实践生 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追求幸福生活。
此类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生命教育的兴起就坐落于这样的时代 背景。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随着人类文明的 发展,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悄然兴起,这就 是生命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