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护仪常见故障

监护仪常见故障

监护仪常见故障1 心电图常见故障:心电图波形严重干扰、心率数字显示失常或无心电图波形。

心电图导联是数个电敏按标准结构的排列组合。

将电极置于皮肤之上检测约为1MV电压,为减少机内、外电磁场干扰,用一个电极作为参考电极,其它电授组成一个导联。

每个导联体现心脏生理活动的不同情况,产生心电图波形。

其P波、ORS综合渡和T渡随幅度和极性变化,来自不同导联的信号将心脏的电活动完整情况提供,通过R波检出器认别R波,计算R—R波形间距得出心率数字。

当监护仪处于外电磁场干扰之中、地线接触不良、地线电阻偏大、地线电压值上升等原因使干扰波进入机内中或通过人体和导联线进入机内,描绘的心电图波形干扰较大,即使打开滤波器,监护仪也不能完全识别、滤除,心率值常为二百多。

排除方法:经常检查地线,确保其可靠,必要时增加辅助接地线;尽量避开强电磁场控制范围。

当病人皮肤干燥、角化层较厚、油脂和汗毛等异物较多、一次性电授的耦合剂变干、重复使用的电极的极化电压改变使电授与皮肤的接触电阻增大,使心电图出现干扰。

导联线长期使用屏蔽层损伤屏蔽效果下降,抗扰能力下降造成干扰。

导联线断路或电极脱落无心电波显示,同时导联线脱落报警显示。

排除方法:按要求认真处理皮肤表面、选择性能好的电授、长时间监护的病人应经常更换电极、定期检查导联线,固定好导联线,放置适当位置。

当某个导联出现干扰,查相应导联,全部导联均有干扰重点查参考电授。

2 无创血压的测量常见故障现象:显示血压值不准、有偏差或无法测量血压。

血压是血液加于血管壁上的作用力,在评价心脏是否有效泵血功能时,比心电图信号更加可靠、直观。

动脉血压由心脏自主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并在心脏活动周期之问不断变化。

收缩压是最大的心搏周期压,它是在心室收缩时产生的:舒张压是最小的心搏周期压,它是在心室两次收缩之间的舒张期产生的:平均动脉压是心搏周期之间的血压平均值,是根据计算得出的。

监护仪能显示这三种血压计算。

无创血压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振荡测量法,该方法是将充气气囊绑在病人肢体上,动脉的脉动在气囊中产生压力波动,通过与气囊软管相连的压力换能器检测这波动,并转换电信号。

另一种方法是听诊法(柯氏音法),该方法采用气带中压力传感器和传声器来检测柯氏音,原理和人工测量相似,测量值可靠准确。

但一般监护仪基本不用。

用振荡法监护病人血压时,在测量过程中,气带软管受到外力作用时,故产生附加信号,传到主机中的压力换能器,使转换信号变形,出现错误的血压计算:若气囊、软管或连接头存在漏气现象,也使血压波动信号变形,测量血压值有偏差:当气带绑的位置和松紧度不当、病人动脉音低加上病人衣服较多等原因使正常的血压波动信号传至主机内压力换能器时大大下降,甚至无法认别,使血压甚至无法测量出。

另一种常见错误原因是测成人血压时选择儿童或婴儿模式,若病人基础血压低还可能测出,若一偏高立即发生报警,无法测量。

排除方法:选择正确的测量模式和方法;气带位置要正确,气囊的输出软管应处于动脉搏动处,如人工测量放置听诊器的位置,绑置的松紧适宜;固定好连接软管,防止外部作用力影响;经常检查气囊软管及连接头等防止漏气。

3 呼吸率常见故障:显示呼吸率数值有误,常是零。

呼吸率测量方法较多,最常用的是阻抗呼吸描记法,该方法通过两个心电图的电极为检测点,让恒定的低电流高频信号通过胸壁两壁上的检测点,肺部的阻抗随着呼吸频率而变化,阻抗的变化使得输出信号电压变化,这样就检测得到呼吸的波形和数字。

另一种较常见的是热敏电阻检测法,该方法将热敏电阻放在鼻或嘴附近以检测吸气和呼气的温度变化。

温度的改变使热敏电阻阻抗改变,得到一个随呼吸变化而改变的电信号输出。

其它方法有,感应体积描记术,采甩连接在胸壁上的脉冲转发器产生和检测电磁场中的变化;压力检测法,将压力敏感胶囊放在腹部以检测由呼吸引起的体表活动。

使用阻抗呼吸描记法时,最重要的是选择好检测点,使在呼吸过程中,二柱测点之间的阻抗变化率达到最大值;若二电极相近,呼吸量小,阻抗变化很小,电压值的变化小无法分别,显示呼吸波形近似呼吸率。

若鼻夹不紧产生漏气,呼出的气体未从热敏电阻通过,测得的呼吸率有误。

排除方法:按正确操作方法执行,选择检测点或放置好热敏电阻以免处界空气干扰。

4 动脉血红蛋白氧饱和度(SPO2)常见故障现象:显示数据不准,变化太大。

脉搏血氧计采用两只发光二极管通过探头向毛细血管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经由检测转换器测量被氧合血红蛋白和击氧血红蛋吸收的光量,并将接收到的光量转换为对等的电信号,从而计算出动脉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值并显示出来。

要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在病人的传感器贴附位置必须存在最小的脉动血液,并且该血流应保持通畅,不受外界影响而减少;光源和光电管位置正确,使光源发出的所有光线穿过病人组织到达光电管;光电管只能是接收光源的光量,要避免外界光线的干扰。

临床上最常见原因是探头位置和血压袖带同在一肢体上、测量血压时,影响血液正常流通而造成血氧饱和度值有误;另外,探头发射光和接收的光受外界影响而造成。

排除方法:选择适当位置,保证光路通畅,避免血液受阻和漏光及外界光干扰。

5 其它问题在临床使用中经常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报警。

该现象是设定的报警值跟实际情况不相符造成。

设定的报警值应与病人基本参数有一定差距,正常波动不造成报警,不必要的报警将影响医护人员正常工作,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

故对每个病人应按其基础参数重新设定报警值,并随病人的改变作相应的调整。

对于重症病人除使用监护仪进行监护外,还要其它医疗仪器及治疗等,这将造成一些外来干扰,影响心电图波形的正常显示和描记。

而监护仪的心电图监护主要目的是用来监护病情及变化,即是定性而不是定量。

故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应打开滤波器,减少波形的干扰。

另外,有时因为灰尘和潮湿造成前置电路的附加电阻和旁路电容,使只有其导联正常,其它导联存在干扰,可先选择最佳显示的心电图波形的导联进行监护,以后再行修理。

以上所述只是临床上最常有的几十种监护参数和最常见的故障现象,另外其余不经常使用的监护参数或电路故障均末分析。

监护仪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2.1 心电监护中的常见问题心电监护可产生患者心电活动的连续波形,以准确评估患者当时的生理状态。

2.1.1 报警显示导联脱落的原因(1)电极脱落;(2)导联线与电极连接脱离;(3)干线与导联线脱落,干线与主机端口脱落;(4)导联线内导丝断裂。

2.1.2 ECG基线游走不定原因(1)若为间断性游走:电极位置放置不准确;电极、拉线、电线连接不良。

(2)若为连续性游走:常由呼吸费力造成的。

2.1.3 心电图人为干扰原因患者肌肉颤动(寒战、紧张等易引起肌肉的颤动,波形似房颤波)、基线游走。

2.1.4 误报警的原因(1)由于各参数上、下界限调整不合适。

上限设置过低,下限设置过高均可出现频繁报警。

(2)心肌梗死急性期及高血钾患者,由于感知线同时感知R波及T波而误报心率高一倍。

(3)由于外界干扰或肌肉震颤误报不规则心律。

(4)安置起搏器者,由于感知线同时感知起搏信号及R波而误报起搏心率高一倍。

(5)电极片过敏者,由于人为刺激,电极片周围,屏幕上出现形似室颤而误报〔1〕。

2.2 心率监测中的常见问题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在监护仪上可有ECG(心电波)或PLETH(血氧容积描记波)来获取。

(1)有心电图未显示心率。

选择心率来源是PLETH而无心率,可能为血氧探头未接或损坏,应检查血氧探头。

选择心率来源是ECG而无心率,则可能是心电信号过高或过低,观察困难,无法显示正确心率等原因引起,以前者居多。

(2)临床常见心率在心电监护的心率报警范围内而报警不止,此时应注意心率来源是ECG还是PLETH,有针对性调节心率报警界限。

2.3 呼吸监护中的常见问题监护仪常用阻抗式测量法测量呼吸,即根据2个电极的胸廓阻抗变化测定呼吸,在屏幕上产生呼吸波。

(1)呼吸参数异常或“-?——”显示。

可能是电极放置欠妥当,电极脱落等。

(2)误报警的原因:高、低限报警值设置不当。

2.4 血氧饱和度监测中的常见问题血氧饱和度即SpO2被定义为氧合血红蛋白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值。

常用动脉血氧定量技术,它测定的是从传感器光源一方发射的光线有多少穿过患者组织到达另一方接收器,这是一种无创伤测定血氧饱和度的方法。

血氧饱和度读数变化是报告患者缺氧最及时、最迅速的警告。

2.4.1 信号跟踪到脉搏,屏幕上无氧饱和度和脉率值原因:(1)患者移动过度,过于躁动,使血氧饱和度参数找不到一个脉搏形式;(2)患者可能灌注太低,如肢体温度过低、末梢循环太差,使氧饱和度参数不能测及血氧饱和度和脉率,(3)传感器损坏;(4)传感器位置不准确(接头线应置手背,指甲面朝上);(5)血液中有染色剂(如美蓝、荧光素)、皮肤涂色或手指甲上涂有指甲油,也会影响测量精度;(6)环境中有较强的光源。

如手术灯、荧光灯或是其他光线直射时,会使探头的光敏元件的接受值偏离正常范围,因此需要避强光。

必要时探头需遮光使用;(7)探头戴的时间过长以后,可能影响血液循环,使测量精度受影响;(8)另外,同侧手臂测血压时,会影响末梢循环而使测量值有误差。

2.4.2 氧饱和度迅速变化,信号强度游走不定可能由于患者移动过度或由于手术装置干扰操作性能。

2.4.3 氧饱和度显示传感器脱落(1)传感器如在位且性能良好,应注意连接是否正常,临床最常出现此种情况即液体溅进传感器接头处;(2)血氧探头正常工作,开机自检后探头内发出较暗红光或红光较亮且闪烁不定。

2.5 无创血压监测中的常见问题血压常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监护仪常用振荡法测量。

先给袖带充气阻断动脉血流,然后袖带从高于收缩压处放气,在放气过程中动脉血流产生振荡,并叠加在气袋的压力上,而袖带中的压力变化则由仪器测量出来,因此,要保持血压测量正常运行须保证整个管路无漏气。

2.5.1 影响无创血压测量的因素(1)患者身体位置,应使被测肢体与患者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侧睡时尤应注意,被测肢体在身体上方、下方均对血压测量结果有影响;(2)心电监护仪使用不同的袖带使血压测量值产生偏差;(3)肢体活动大,频率高,应使患者保持安静;(4)袖带漏气,与袖带连接的管道接头漏气;袖带过松,管道打结、卡死;(5)患者病情变化大,如休克血压急剧下降等;(6)使用呼吸机。

应适当调节呼吸机使用参数;(7)所选用的袖带过大或过小,袖带捆的位置不正确都是导致测量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另外,天气冷时患者穿衣较多,如果不把衣袖脱掉,而是卷起来,则不但袖带无法安放到位,待测动脉的血供也会受影响。

2.5.2 只有泵充气无血压值检查监护仪所用的模式,是成人模式还是儿童模式。

如成人使用儿童模式,则只闻气泵打气声无法测出血压;如儿童使用成人模式,则过高压力袖带充气,对小儿造成伤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