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夜间施工安全系统专项方案设计

夜间施工安全系统专项方案设计

菲律宾GNPD 1(+1)660MW燃煤机组工程卸煤码头、护岸及海域取排水工程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第三航务工程局菲律宾GNPD电厂码头项目经理部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Bataan省,西侧临中国南海,东侧为马尼拉湾,工程地理概位为:北纬1414°25′,东经121°32′。

拟建场地与Corregidor岛隔海相望,东侧为DINGININ村,西侧为一期电厂,本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2个70,000t卸煤泊位(泊位总长可满足1艘160,000t散货船靠泊或1艘110,000散货船及1艘50,000t散货船同时靠泊)及相应的配套工程,主要建设容包括:码头一座、引桥一座、变电所平台一座以及后方550m驳岸。

二、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国家噪声污染防治法》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35、《中华人民国劳动保护法》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相关规定三、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控制1、项目夜间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由于本项目现阶段夜间施工正处于灌注桩施工阶段,施工现场钻机较多,用电设备较多,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作业车辆也较多。

且由于钻孔桩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钢筋笼焊接、吊放工作,加之夜间施工时采光受限,故本项目夜间施工时主要存在以下类型的危险因素:(1)混凝土罐车等机械伤害。

(2)因整修等原因,攀爬桩机时发生坠落事故。

(3)机械设备、人员等陷入或跌入空洞中等。

(4)桩机及用电设备移位、电缆线拖拽等过程中发生漏电、触电。

(5)吊放钻具、钢筋笼、导管等过程中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2、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准备工作(1)制定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本项目桩基工程施工专项方案,结合本项目夜间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制定相应的夜间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

(2)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参加本项目施工的所有人员在入岗前都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学习有关技术规和安全操作规程、规则、规定,听取专业安全及技术人员讲解有关夜间施工的注意事项。

(3)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特殊作业工种主要有:焊工、电工、吊车司机、起重司索工等。

进行上述相关作业的人员必须全数登记,并持证上岗。

(4)安全技术交底制定本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时,应对夜间施工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说明,由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讲解,并结合本项目各工序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重点进行教育和宣传。

3、夜间施工的综合安全管理措施(1)所有参加夜间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认真落实夜间作业安全措施,安检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落实;(2)尽量避免同时安排多台桩机在集中在同一作业围施工,以保证各桩基施工时不会相互干扰,否则必须细化作业围,采取防止交叉施工安全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3)施工前由专人负责检查确认照明设施配备齐全完好,作业车辆状态良好,运转正常;(4)当晚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提前在白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及时更换;(5)夜间施工作业必须由作业负责人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并随时与安全管理人员保持联系;此外,夜间安全管理人员每工作班必须定时巡查不少于5次,发现问题必须立即解决。

(6)雷雨、大风天气应停止夜间作业,尽量减少禁止夜间高处作业。

(7)夜间作业人员必须配备有效的照明设备、通讯设备。

(8)现场大围照明采用LED灯作为主要照明灯具,保证夜间施工有良好的照明条件。

监护、巡视等人员用手提式防爆探照灯或手电筒。

(9)夜间作业人员白天需充分休息,不得疲劳作业,夜间需提高警觉性。

(10)定期开展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检查并认真记录,并在每周五例会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总结。

(11)实施具有重大危险源的工程项目时,必须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援预案措施,做好随时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

(12)加强对作业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意识,防止作业人员在夜间吊放钻具、下放钢筋笼和导管的过程中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同时管理人员应加强现场巡查监督,发现有违规操作行为时及时敦促作业人员整改。

4、针对各工序、设备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1)用电安全夜间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的相关规定。

(2)钻机夜间作业安全①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整修工作,防止设备夜间带病工作。

设备整修、维修工作尽可能安排在白天进行,当因特殊需要必须在夜间攀爬钻机时,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有专人看管。

②桩机、水泵等用电设备移位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移动。

③桩孔、坑洞等部位设置警示标志,防止车辆和行人陷入或跌落,必要时设置红灯示警。

(3)车辆夜间作业安全①罐车等由于吨位较大,在场地照明条件较差、沟槽较多的地方行走时要有人员指挥。

②对车辆需要通过且未硬化的场地,必须铺设钢板,并保证地基土的承载力足以支承车辆通过,必要时可用对基土进行换填。

(4)钢筋笼吊放、焊接安全①夜间进行钢筋笼及导管吊放、焊接时,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如场地四周所设照明灯不能覆盖桩机所在的施工区域时,必须及时增加照明工具。

②夜间进行钢筋笼及导管吊放时,吊挂器具绑牢后桩机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仔细观察,确保吊点附近人员走开后方可进行起吊作业。

四、夜间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1、本项目施工现场周围距居民区较远,噪声作业也较少,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所规定的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采取措施降噪即可。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夜间进出场时不得使用喇叭。

2、本项目现阶段场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出场较为频繁,为防止泥浆污染场外道路,应在大门口设置洗车槽,对过往车辆进行冲洗。

夜间施工时,必须在洗车槽附近设置照明灯,并保证出场车辆冲洗干净。

3、夜间作业人员需要补充夜宵时,用剩的饭盒、包装袋等必须按照要求放入现场所设置的垃圾篓,不得在场随意丢弃。

生产、生活垃圾及时清理。

4、严禁夜间作业人员在场随地大小便,如有发现必须严格按照项目部规定进行处罚。

5、钻孔桩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及时外运,不得溢出泥浆池。

五、夜间施工治安消防措施1、治安消防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和“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保证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

2、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提高广大施工人员保卫工程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根据消防规定,在有消防要求的施工场段,钢筋笼加工场区、办公区和宿舍等地,配备消防器材,挂设安全警示牌和禁止牌,并设专人负责。

4、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大型设备,要加强管理,派专人巡守和设置防护设施或报警设备,防止物资被哄抢、盗窃或破坏。

六、夜间施工应急响应1、夜间施工紧急情况处理(1)在夜间施工开始前,暴雨、大风及台风已来临或接收到暴雨、大风及台风警报,则当天的夜间施工取消,并由电工、安全员落实收回已布设的电线、电箱(包括开关箱),关闭相关电源。

并检查电气线路;当暴雨过后,仍需对电气线路进行彻底检查,合格后方可作业。

(2)如夜间施工已开始,天气情况有变或接到暴雨、大风及台风警报,则安排工人将正在进行的施工作收工处理,由施工员、班组长组织工人进入紧急集合点,并清点人数。

(3)施工中如遇到全场或大面积照明灯熄灭(局部少数熄灭,由施工员或班组长通知电工处理)安全员、施工员及班组长首先应告诉工人保持镇静,并随即起用手持蓄电式电筒,将现场的施工材料、机械放置到安全状态,然后组织人员撤离至紧急集合点,并清点人数。

2、夜间施工应急组织为应对夏季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事项,提高项目部风险应对和事故处理的能力,我项目部针对性的成立了应急工作组,应急工作组成员职责及编排如下:组长:俞仲明副组长:史金刚、飞成员:跃阳、富凯、严国道、鲁义、王岸思、建华、庆尧等具体分工如下:(1)史金刚、飞是了解掌握险情,组织现场抢救指挥。

(2)跃阳是根据指挥组指令,及时布置现场抢险,保持与当地防抬、防汛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

(3)富凯、沿国道任务是维护现场秩序、做好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保持与当地上级部门的沟通。

(4)鲁义、王岸思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按职能归口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5)建华、庆尧组织应急队伍参与抢险。

3、事故信息报告程序图如下:4、 事故报警拨打紧急救援时,应说清事故地点、事故类型、受伤人数及伤势等情况。

七、应急处置1、应急处置程序框图事故现 场事故报警 事故报告 消防479356111公安0479354627医疗09778542368现场负责人应急救援小组办公室 应急救援各小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目击者:信息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启动预案,组织人员奔赴现场调动人员、设备,抢救伤员调动人员、设备,组织抢救应急救援结束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当发生险情时,立即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迅速报告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迅速上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

(2)报警方式利用、短信等通信方式向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或当地政府救助机构报告。

(3)当事故有扩大趋势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与地方政府、应急救援队伍、公安、消防、医院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确保值班24小时联络畅通。

(4)应急小组通过上述联络方式向有关部门报警,报警的容主要是: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人员伤亡数量及伤势等。

3、保护好事故现场,参与调查事故原因,查明事故责任,处理善后事宜。

4、向上级呈报事故调查报告。

八、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应急设备及物资九、事故处理1、伤员处理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做好事故的善后经济补偿事宜。

2、调查分析对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确定责任和应该吸取的教训。

3、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产生事故的责任人或责任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事故处理意见。

4、事故总结事故处理完毕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对事故后的处理过程认真分析总结、防措施及应急预案进行补充和修改。

5、事故报告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要求,决定是否要上报事故。

一旦需要,要按照文件要求进行。

(1)上报的部门发生安全事故后,分区向总部报告。

由总部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决定是否上报到上一级部门。

(2)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容:①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报告人及联系。

②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初步估计。

③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④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⑤需要有关部门协助抢险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有关事宜。

6、恢复生产事故发生以后,分部在处理事故时,在确认危险已经解除且经事故救援领导机构同意的前提下,应尽快组织人员恢复生产,避免影响施工生产进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