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洲文艺复兴简介

欧洲文艺复兴简介

欧洲文艺复兴简介
摘要:文艺复兴,欧洲特定历史时期,是指十三世纪末叶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该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来宣传人文精神。

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关键词: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人文主义
一.文艺复兴的内核:
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二.文艺复兴的产生原因:
1.物质基础: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
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

2.文化基础: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典籍从东罗马帝国传到了意大利。

3.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

4.人才优势: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

5.地理位置:意大利处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较早接受了东方文化(造纸术,印刷术)。

6.导火索:黑死病在欧洲流行。

7.直接原因:教会严格控制人们思想,激起资产阶级与平民的不满。

三.文艺复兴三杰简介: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被称为“文艺复兴三颗巨星”,也称为“文坛三杰”。

时代的伟大可以通过该时期的伟人来展现。

就让我们一睹三杰的风采。

但丁
早年:但丁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生于1265年,
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诗中的说法“生在双子座下”,应该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

5 岁时生母去世,父亲续弦,后母为他生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他可能并没有受过正式教育(从许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师那里学习不少东西,包括拉丁语、普罗旺斯语和音乐,年轻时可能做过骑士,参加过几次战争,33岁时就已经结婚,他妻子为他生了6个孩子,只有4个(3男1女)存活。

政治观点:当时佛罗伦萨政界分为两派,一派是效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齐伯林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盖尔非派,1266年后,由于教皇势力强盛,盖尔非派取得胜利,将齐伯林派放逐。

盖尔非派掌权后1294年当选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罗伦萨,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独立,不愿意受制于教皇,分化成“白党”,另一部分没落户,希望借助教皇的势力翻身,成为“黑党”。

两派重新争斗,但丁的家族原来属于盖尔非派,但丁热烈主张独立自由,因此成为白党的中坚,并被选为最高权利机关执行委员会的六位委员之一。

1301年教皇特派法国国王的兄弟瓦鲁瓦的卡罗(Carlo di Valois)去佛罗伦萨“调节和平”,白
党怀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为团长的代表团去说服教皇收回成命,但没有结果,果然卡罗到佛罗伦萨后立即组织黑党屠杀反对派,控制佛罗伦萨,并宣布放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罗伦萨士兵都可以处决烧死他,从此但丁再也没有能回到家乡。

于1321年客死他乡,在意大利东北部腊万纳去世。

后人评价: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彼特拉克
生平:1304年7月20日生于阿雷佐城,1374年7月19日卒于阿尔夸。

父亲是佛罗伦萨的望族、律师。

他自幼随父亲流亡法国,后攻读法学。

父亲逝世后专心从事文学活动,并周游欧洲各国。

他还当过神甫,有机会出入教会、宫廷,观察生活,追求知识,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彼特拉克少年时就喜爱文学、修辞,对古典作品尤其感兴趣,古罗马维吉尔的诗歌、西塞罗的讲演都强烈地吸引着他。

但他父亲却要他成为一个法学家。

因此,从1316年起,他先后在法国的蒙得玻利和意大利的波伦亚学习法律。

1320年父亲去世,他便放弃了法学,自由地发展自己的爱好。

同年他回到阿维农,担任一个次要的教职。

1330—1347年,他一直在红衣主教万尼·科伦那手下任职。

在教会里的工作并不忙,这就使他一面参与教廷的一些政治、外交活动,一面不倦地学习文学、创作诗歌。

作为诗人,彼特拉克的名声很快传开。

1340年,巴黎和罗马争相邀请他去接受桂冠。

结果他决定去罗马。

1341年4月8日,他在罗马的卡匹托利山上接受了“桂冠诗人”的称号。

1374年7月19日,彼特拉克在一个叫阿克瓦的小村里去世。

当人们发现他的遗体时,他的头还埋在维吉尔的手稿中。

后人评价:布鲁尼在《彼特拉克传》中说,拉丁文学两大巨人维吉尔能诗不能文,西塞罗能文不能诗,自古无人能兼得,而彼特拉克在两方面都有精湛的造诣。

代表作品:《歌集》、《阿非利加》、《意大利颂》和《名人列传》
薄伽丘
生平:薄伽丘是佛罗伦萨商人凯利诺·薄伽丘和一个法国女人的私生子。

据说他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契塔尔多。

幼年时生母去世,随父亲来到佛罗伦萨。

不久,父亲再婚,他在严父和后母的冷酷中度过了童年。

后来,他被父亲送到那波利,在父亲入股的一家商社不情愿地学习经商,毫无收获。

父亲又让他改学法律和宗教法规,但无论是商业还是法律,都引不起他的兴趣。

他自幼喜爱文学,便开始自学诗学,阅读经典作家的作品。

这段生活使他亲身体验到市民和商人的生活以及思想情感,融入到他日后写成的《十日谈》中。

1340年冬,薄伽丘父亲的商业活动受到挫折,经济状况恶化,一蹶不振。

薄伽丘无法维持原先悠闲自在的生活,便回到佛罗伦萨。

在佛罗伦萨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始终坚定地站在共和政府一边,反对封建贵族势力。

他参加了行会,曾担任管理财务的职务,多次受共和政府的委托,作为特使去意大利其他城邦和教廷执行外交使命。

1350年,薄伽丘和诗人彼特拉克相识。

翌年,他受委托去邀请被放逐的彼特拉克回佛罗伦萨主持学术讨论。

从此,这两位卓越的人文主义者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

薄伽丘潜心研究古典文学,成为博学的人文主义者。

他翻译了荷马的作品,在搜集、翻译和
注释古代典籍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晚年,他致力于《神曲》的诠释和讲解,曾主持佛罗伦萨大学《神曲》讨论。

1373年10月23日,薄伽丘抱病在佛罗伦萨大学《神曲》讨论会上作了最后一次演讲。

第二年,契友彼特拉克的逝世,给他精神上很大的打击。

1375年12月21日,薄伽丘在契塔尔多逝世。

代表作品:《十日谈》《爱情的幻影》《菲埃索拉的女神》
墓志铭:“有人努力写着作品,替他们的时代增添光彩;有人贪得无厌,只知道面包,却象虫子一样无声无息地死去。


四.文艺复兴的意义
首先,是人的发现。

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

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

其次,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并为这个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第三,文艺复兴打破了以神学为核心的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解放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

其中有英国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培根)。

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马基雅维利为后来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霍布斯、洛克等一大批思想家,发展起“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以及“三权分立”等理论。

第四,否定了封建特权。

在中世纪,封建特权是天经地义,门第观念根深蒂固。

文艺复兴则使这些东西在衡量人的天平上丧失了过去的重量。

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

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在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中,才干、手段和金钱代替了出身门第,成为任何出身的人爬上社会高层的阶梯。

第五,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

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

人们坚信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头脑,相信实验和经验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

这种求实态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为17到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无价的瑰宝。

中世纪,圣经传说充斥艺坛,窒息了艺术的生命。

文艺复兴则不但把圣母变成人间妇女(拉斐尔),把图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而且开始了日常生活和现实人的直接描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