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医学影像设备CT MRI 核医学篇

常用医学影像设备CT MRI 核医学篇

2.CT值:在CT的实际应用中,我们蒋各种组织包括空气的吸收衰减值都与水比较,并将密度 固定为上限+1000。将空气定为下限-1000,其它数值均表示为中间灰度,从而产生了一个相对 的吸收系数标尺。
3.窗宽和窗位,窗位是指图像显示所指的CT值范围的中心。例如观察脑组织常用窗位为+ 35HU,而观察骨质则用+300-+600HU。窗宽指显示图像的CT值范围。例如观察脑的窗宽用100, 观察骨的窗宽用1000。这样,同一层面的图像数据,通过调节窗位和窗宽,便可分别得到适于显示 脑组织与骨质的两种密度图像。
MR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 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 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 体没有不良影响。MR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 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 盘后突、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 1973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称为核磁共振 成像术(MR)。
MR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 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
2.2.4 Superstar 0.35T/HQ
0.35T/HQ 0.23T
•三高品质即高平台、高配置、高性能; •全景开放式设计。为永磁开放式成像系统中最为舒适最为友善,为病人提 供全方位开放的检查环境; •极好的磁体品质。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将高科技与其临床应用价值融为一 体; •强劲的梯度性能。在图像质量和扫描时间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极佳的射频系统。高而均匀的射频场、标准4通道发射/接收相控阵硬件平 台、全数字化信号采集技术、专有的多层激发采集的SIMEX技术等; •提供丰富的相控阵接收线圈,针对不同部位专有设计。对常用部位如体部 等,配有不同尺寸的接收线圈,保证更高的填充率以获得优质图像。各种 线圈适合任何临床扫描序列,充分满足临床各个部位的应用; •强大的计算机配置,具有双核CPU的并行应用,海量的存储空间,极大的 内存容量,友好的WINDOWS操作系统,国际标准的DICOM3.0接口和超 快速的图像重建器; •采用宽体游离检查床,具有先进的侧方摆位方式,有利于偏中心部位成像, 方便危重患者的扫描。配备精确的激光定位系统; •软件设计更加注重智能化和人性化,拥有先进的成像序列和丰富的临床应 用软件。
0.23T
2.2.1 GE MRI Signa 产品系列
对整体成像3.0T磁共振系统进行了首次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质量认证。 由于3.0T VH/I系统所需环境空间灵活, 重点集中在操作和成像质量上,所以能 够满足临床设备日益严格、精确的要求。
开放、友好的患者检查腔和最安全、最 舒适、最易入位的患者入位平台. 增强部门生产能力、坚固、高性能剃度 (gradients). 由于诊断可信度的提高及其运用的简易 性,将把对患者的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 高度.
零液氦消耗技术和与1.5T磁 共振相同的机房要求将医院的经 济效益最大化;
其卓越的性能将为今后的手 术室MRI、PET-MR等提供可靠 的质量保证。
2.2.3 ZGV MRI
东芝美国日前研制出一款新型磁共振成像ZGV MRI。该系统有 1.5T磁性,可提高图像质量,而且以 Mach 8 为特色的处理器重建, 能在一秒内形成 1,300个图像。目前该MRI以获得了美FDA批准。
超长寿命的X光管给这一款CT带来最好的经济效益。采 用世界顶级球管生产商瓦利安公司的球管,通过独特的设 计,球管的使用寿命达到同挡CT的最大值。
高灵敏度固态探测器加上独具匠心的短几何设计是高质 量CT图像的保证;X线剂量只需一般CT的1/3;超低X射线 剂量对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体贴不言而喻,其延长X光球管 寿命的功效也显而易见,是真正的绿色环保CT。
4.部分容积效应::CT图像上各个像素的数值代表相应单位组织全体的平均CT值,它不能如 实反映该单位内各种组织本身的CT值。在CT扫描中,凡小于层厚的病变,其CT值受层厚的病变, 其CT值受层厚内其它组织的影响,所测出的CT值不能代表病变的真正的CT值:如在高密度组织中 较小的低密度病灶,其CT值偏高;反之,在低密度组织中的较小的高密度病灶,其CT值偏低,这 种现象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1.2.1世界首台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极具创造性的SOMATOMDefinition双源CT超越了探测器排数的简单叠加,超越了当今多层CT理念。其特点如下: 1.超越任何心跳 a.在任何心率情况下均不需要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双源CT心脏成像如同拍摄普通胸片一样简单; b.在任何心率情况下,83ms的单时相时间分辨率均可为用户提供无运动伪影的心脏图像;
通过NEW WAVE计算法,克服了多排CT检查床大节距与高画质的矛盾关系, 即使在广范围摄影使用大节距7时,也可抑制多排螺旋特有的伪影, 同样保证获得高画质图像;
采用日立高效 F.S.M.D 多排探测器, 通过将通道间的分离带宽度大幅减少,使X线利用率明显提高;
每圈扫描可同时显示4张图像,且具有丰富的层厚选择, 可进行自亚毫米至10毫米的层厚设定,一次摄影可获得三种层厚的图像;
亚秒扫描速度和实时0.2秒图像重建时间令人感受超乎想象的快捷 和全新的图像显示技术,更有实时电影回放,使医生的同步诊断轻松实现;
为了高速且稳定地传输多排螺旋 CT 检测器所获得的大量数据, 采用了最新的光传输方式—Optical WAVE 技术;
为呵护患者设计的自动最佳电流调节Adaptive mA功能, 实时控制旋转中的管电流,不仅降低对患者的辐射, 也抑制了广范围摄影时画质的偏差;
以一些最复杂的磁共振成像应用为特色,该系统包括先进的 回声平面图像 (EPI)、磁共振血管造影和 SuperFASE图像。 除此 之外,日本东芝公司已经用新鲜血液成像(FBI) 深入到无差别对比 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研究。
该系统采用了日本东芝公司专利 Pianissimo 技术,减少多达 90% 的听觉噪音, 高度的减少患者不便之处,而且使临床医生能 够高效利用该装置。
2.2.2 MAGNETOM Verio
西门子MAGNETOM Verio全景 开放式3.0T磁共振仪,具备70 cm超大孔径和163 cm超短磁体, 保证临床获得更广泛、更深入的 应用领域;
在Tim技术的基础上,Verio 创新地研发了TrueForm适形技 术平台,实现了人们长久追求的 柱形成像空间,从而使磁共振物 理学与人体解剖学完美结合;
·最好的心脏CT——实时四维容积成像 ·最快的急诊CT——实时动态心脑急诊成像 ·最低剂量的CT——5mAs
1.2.2 AQUILION64
0.5mm 层厚的精细扫描,0.35 mm各向同性分辨率 CT图像质量的金标准密度分辨率 2mm@0.3% 优质的图像,低的x线剂量 Quantum denoising 降低剂量 40% 最有效的心脏CT,最快的时间分辨率40ms 容积成像,势在必行 创新的流程化工作新概念

——CT.MRI.核医学篇







077017

93k10b

李晨光
常用医学影像设备
核医学
CT
MRI
超声
X射线
Hale Waihona Puke • 1 CT • 2 MRI • 3 核医学
1 CT
• 1.1 主要参数 • 1.2 设备简介
1.1 主要参数
1.分辨率:是图象对客观的分辨能力,他包括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5.噪声
1.2 设备简介
• 1.2.1世界首台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 1.2.2 AQUILION64 • 1.2.3 ANATOM (ASR-800F)
• 1.2.4 Presto CT
1.2.1世界首台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在北美放射学 会(RSNA)第92届年会上宣布, SOMATOM®Definition的首批 syngo双能应用已经获得美国食品 药品管理局(FDA)的510(k)批准。 SOMATOMDefinition是全球第一款 也是唯一一款双源CT(DSCT)系 统。FDA允许SOMATOMDefinition 的两个X线源在同一次螺旋扫描中 采用两个不同的能量级别。这使临 床医师能够进行多种方式来探究组 织特征,并使双能应用成为常规临 床应用的一部分。
c.能为心率不齐的病人进行心脏成像且无需准。 2.50%的扫描剂量获得100%的心脏诊断细节与当今最节省扫描剂量的单源CT相比,在典型心率条件下,双源CT可以减少50%以 上的剂量。 3.一站式的急症诊断 a.160kW的功率储备使得即使在最快扫描速度下也可以获得最佳图像质量; b.78cm的扫描孔径和重建视野,200cm的扫描范围; c.可为急诊病人提供快速有效的一站式诊断。 4.双能量成像超越常规视野SOMATOMDefinition的双能量扫描成像功能开辟了全新的CT临床应用和研究领域,其包括:对血管和 骨骼进行直接的减影成像;肿瘤组织特征识别;体液识别。
1.2.3 ANATOM (ASR-800F)
安科公司与美国ANALOGIC公司共同推出设计新颖、结构 紧凑、环境适应性强的新型全身螺旋CT,其特点如下:
永不磨损的自由滑环(非接触滑环螺旋扫描)技术带来 了螺旋CT概念的深刻变革;Anatom创造性地采用卫星能 源供电、射频天线传输数据,使得螺旋CT的连续旋转不再 依赖接触式滑环,免受滑环磨损、打火之困扰。
MR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 异物的部位不能作MR的检查,另外价格比较昂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