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中世纪的教育》课件
形成背景: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学习内容、
政治空间、哲学基础
早期中世纪大学:萨莱诺大学(1137)、波隆
那大学(1158)、牛津大学(1168)、剑桥大学
(1209)、巴黎大学(1108)等。
早期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 其一,大学是师生们,首先是学生倡议创
办的,不是教会和市政当局设立的。 ➢ 其二,它保持有很大的自主权。 ➢ 其三,流动教学。 ➢ 其四,课程内容不确定,以实际需要为主。 ➢ 其五,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开创了辩论
渐从俗世王国中挣脱出来的过程,教育的最高目的
是使人进入绝对真理的世界,成为具有纯粹信仰的
人。
第二节 世俗封建主的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宫廷学校: 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
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查理曼大帝与阿尔琴
二、骑士教育
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 培养目标: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
教育阶段:
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公元476年,北方蛮族入侵,西罗马帝 国灭亡,西欧进入延续一千多年的中世纪。 古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人遗忘,“其结 果正如一切原始发展阶段中的情形一样,僧 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 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一、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
修道院:为主效力的学校
➢ 修道制的鼻祖:圣·本尼狄克
➢ 学生分内学、外学
➢ 学习内容:七艺
➢ 教师由教士担任,实行个别教学,纪律 十分严格,体罚盛行。
主教学校
堂区学校
二、基督教的教育思想
神学世界观
神学是最高学问,一切世俗学问都服从之。
人(包括儿童)生而有罪,人生就是赎罪、追
求信仰的过程。
对人的教育过程就是使人摆脱尘世的困扰,逐
➢
0-7、8岁:在家庭中由母亲来进行教育
➢
7、8岁-14、15岁:侍童阶段,在上一级的领
主家进行,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处世之道,学习
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
吟诗。
➢
14、15岁-21岁:侍从阶段,随主人行动,行
侍卫之职。
➢ 女孩在宫邸中学习成为贤妻良母的礼仪和技能。
第三节 中世纪大学的形成
以培养实际需要的人才为目的。
的风气。
中世纪后期大学特点: 其一,教会向大学渗透并控制大学。 其二,经院哲学盛行。
第四节 城市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学校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仍是为新兴市
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
前身是手工业行会开办的行会学校和商人联合
会设立的基尔特学校 。
领导权最初属行会,后归市政当局。
学校内容强调世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