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

第二章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


软骨
(二)骨骼肌
(二)骨骼肌 接受大脑指令而收缩、舒张,使人体产生各 种运动。
肌腱

直接连接 间接连接(关节)

上肢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下肢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二、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一)骨骼 1、骨中有机物较成人多,骨弹性大,可塑性强,软骨 较多,易变形。 2、骨膜较厚,骨的再生能力较强。 3、依据骨龄测定可了解儿童的骨骼发育状况。 4、随着动作的发展,逐渐形成脊柱生理弯曲 5、骨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 维生素:VA、VD、VC
(六)胰 胰液: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 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
二、少年儿童的消化系统的特点
1、牙齿 乳牙因牙釉质薄,牙本质较松脆,易生龋齿 2、肠 儿童肠管相对较长,植物神经调节能力差,易发生肠道 功能紊乱,引起腹泻与便秘。 3、肝脏 肝脏分泌胆汁较少,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较差;肝脏储存 糖元较少,容易因饥饿发生低血糖;解毒能力较差。 4、胰腺 对淀粉类和脂肪类的消化能力较弱, 主要依靠小肠消 化。
(二)胃
胃液酸性 胃排空时间 碳水化合物约2h 蛋白质约2-3h 脂肪约4-6h 一般混合食物需4-5h
胃的功能:容纳、混合、移动食物。
胃溃疡与胃炎的发病机理
幽门螺旋杆菌
(三)小肠 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一般是3~8小时,这 提供了充分吸收时间。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份,人的小肠长约4m,小 肠粘膜上有环状皱褶、绒毛和微绒毛的存在,使小肠 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达到200m2左右。这就使 小肠具有广大的吸收面积。 功能:将分子大且结构复杂的食物,分解成分子小且 结构简单的物质,吸收营养,并残渣推送到大肠。
(二)骨骼肌 1、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及糖较少,收缩力较差, 力量小,易疲劳,疲劳后恢复较快。 2、儿童时期,支配大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早, 故大肌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动能力较强; 支配小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晚,手部腕部小 肌肉群活动能力较差。8-9岁后,肌肉发育速度加快, 到青春期,肌肉发育剧增,不仅大肌肉生长很快,而 且小肌肉也迅猛发展,能够准确灵活地做细微动作。
第三节 呼吸系统

概述(组成和功能) 少年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 少年儿童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呼 吸 系 统
肺 静 脉
左心
动 脉 毛 细 血 管 组 织 细 胞
空 气
呼 吸 道
肺 泡
O2 CO2
肺 毛 细 血 管
呼吸过程示意图
肺 动 脉
右心
静 脉
一、概述 呼吸:人体不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 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个 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早或同 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下边的两颗门牙)脱落,恒下 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上边的两颗门牙) 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 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 9—12岁第一、二乳磨牙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 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
三、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保健


1、教育少年儿童保持正确姿势 2、注意写字和绘画的卫生 3、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4、采取正确的肌肉练习方法 5、衣服要宽松适度 6、少年儿童切不可穿高跟鞋 7、供给充足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系统

概述(组成和功能) 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概述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构成。它构成 人体的基本轮廓,并有支持人体体重、维持人 体姿势、保护内脏器官和造血等功能。 关节:可活动的骨连接 骨骼:骨和骨连接组成人体的支架 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为枢纽,骨骼肌 为动力,共同完成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及运动 的功能。
(一)



(二)肺 是血液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 统的最主要的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 支气管入肺后逐级分支,越分越细,最后形成 肺泡管,附有很多肺泡。 肺泡壁很薄,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 维。弹性纤维使肺泡富有弹性。毛细血管与肺 泡紧贴在一起,有利于气体交换。
(三)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的 扩大和缩小,包括肋骨 和隔肌的运动。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 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三、少年儿童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1、用鼻呼吸 2、不挖鼻孔 3、咳嗽、打喷嚏时注意卫生,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 法。 4、不要蒙头睡眠 (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三)科学组织少年儿童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四)严防呼吸道异物 (五)保护少年儿童的声带
人体的排泄途径
(四)大肠 分为盲肠、结肠、直肠、肛管四段 功能:暂时储存食物残渣,吸收其中的水分、无 机盐、部分维生素,并合成VK,形成粪便, 由肛门排出体外。
(五)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暂时贮存于胆囊, 有帮助消化脂肪作用;将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 转化为糖元;清除血液中的杂质,对药物、酒 精等有解毒作用。



3、喉 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音器官。喉腔向上经喉 口与咽相通,向下与气管相连。 喉由软骨、韧带、肌肉及黏膜构成。 软骨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三种

4、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粘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上皮,其间的杯状 细胞可分泌粘液,具有粘着灰尘细菌的功能, 柱状纤毛细胞的纤毛可做定向摆动,将粘着有 异物的粘液推送上行至喉口,最后以痰的形式 咳出体外。
消 化 系 统
消化系统体表投影
一、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食物
消 化 系 统 的 功 能
消化 吸收
排泄
口腔 、胃、小 肠、胰腺、胆 囊
小肠、肝脏
大肠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出粪便

口腔
(一)口腔 1、牙 是人体最坚硬的牙齿。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齿 和恒齿。乳齿共有20只, 恒齿共有32只。牙本质 (象牙质)通常是微黄色 的,由于恒齿的珐琅质较 乳齿的透明,象牙质的颜 色较易透出来,令恒齿看 起来比较黄。年纪渐长, 象牙质增厚,牙齿会变得 更加黄。

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如 肱骨、股骨等,起运动杠杆
和支撑等作用。
(2)短骨
呈立方形,分布于稳固而又灵活
的部位。如腕骨、跗骨。
(3)扁骨

板状,分布于颅腔、胸腔和盆腔的 壁。起保护作用。
(4)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分布于颅底、脊柱。
小结: 骨的形态分类
2、骨的结构 骨内膜 骨外膜 骨松质
颈椎
颈曲
胸曲
胸椎
腰曲
腰椎
骶骨
骶曲
尾骨

少年儿童的脊柱发育时间很长,一 般要到青春发育期开始时才基本定 型。在14岁以前,椎骨的上下两面 出现板状物;约20-21岁或更晚, 这些板状物才与椎体结合,脊柱才 最后定型。因此,在整个少年儿童 时期,要注意预防脊柱弯曲异常。
5、骨的愈合
•初生婴儿骨块数多于成人, 在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某 些原来分离的骨逐渐愈合。
第二章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 理特点与卫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脉管系统 感觉器官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 皮肤 人体的生长和发育
第一节 运动系统

概述(组成和功能) 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第一节 运动系统
A:出生时 B:出生后4月 C:幼年期 D:成年期 胚胎早期形成软骨的雏形,后在软骨的中间部分开始钙化, 出生后骨的两端的骺软骨也逐渐钙化,少年时期骺软骨不 断增生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12-18岁期间,骺软骨生 长速度很快,四肢骨尤其明显。18岁后骺软骨生长减慢, 到了成年,骺软骨层亦会全部钙化,骨的长度就不再增加。
•1、骨的分类
全身共有206块骨 骨的部位分类:

中轴骨包括颅骨和躯干骨。 附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颅骨23块 颅 骨 中轴骨 共有29块 听小骨6块 椎骨(26块) 躯干骨 胸骨(1块) 共计51块 肋骨(12对)
附肢骨 上肢骨64块 共126块。 (四肢骨) 下肢骨62块
骨的形态分类: (1)长骨
(三)关节特点 1、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周围韧带较松,关节的 活动性及伸展性较强,但牢固性较差,在较强 外力作用下,易脱臼。 2、随年龄的增加和功能的不同要求,关节可显 示出极大的可塑性。 (四)足弓特点 足弓周围韧带较松、肌肉细弱,若长时间站立、 行走,足底负重过多,易引起足弓塌陷,特别 是肥胖儿童更易发生扁平足。
呼 吸 系 统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一)呼吸道 1、鼻 净化空气 调节空气温度、湿度、 感受嗅觉 发音起共鸣等作用。





2、咽 咽的前壁不完整,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 因此,咽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即鼻咽部、口咽 部和喉咽部。 鼻咽部: 向前借鼻后孔与鼻腔相通。 口咽部:向前借咽峡与口腔相通,向上与鼻咽相通。 喉咽部:向前借喉口与喉腔相通,向下则与食管相 续,是咽腔比较狭窄的最下部分。 咽壁的肌层为骨骼肌,收缩时能将食团 压入食管, 完成吞咽动作。咽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


2、舌 舌上有味蕾,能辨别味 道;帮助搅拌和吞咽食 物,辅助发音。 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 的两侧中部对酸味最敏 感,舌的两侧前部对咸 味最敏感,对苦味最敏 感的是舌根。味觉同其 他感觉,特别是同嗅觉、 皮肤觉相联系。如辣觉 是热觉、痛觉和基本味 觉的混合。

3、唾液腺 湿润和清洁口腔黏膜,与食物混合有利于吞咽, 并对食物具有初步消化作用。
三、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保 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