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运输行车安全专项方案中铁二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TJ-1标铁路工程运输车行安全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我部承建的哈大客运专线TJ-1标铺轨里程范围为DK0+681.19~DK390+865.344,正站线铺轨809.995km(无碴轨道680.081km,有碴道床68.89km,站线61.087km)。
其中正线无碴轨道设置范围为DK23+800~DK373+354.51,其它正线、站线、大连枢纽、沙鲅线改建采用有碴轨道结构形式。
长钢轨焊接由沈阳铁路局焊轨厂完成。
沈阳局焊轨厂将100m定尺轨焊接成500m长钢轨后,运到西柳铺轨基地布存放,铺轨条件具备后,采用长轨列车运到现场,分别从西柳铺轨基地分别向沈阳和大连方向进行放送铺轨施工。
西柳铺轨基地的铁路既有线西柳车站(沟帮子方向)牵出线终点引出与在建哈大线下夹河线路所(K246+163.73)线路相连。
铺轨基地区所处位置属开阔地带,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少。
西柳铺轨基地用于存放500m长钢轨、道碴、轨料、车辆装运、列车编组调车、机车整备等。
按功能划分为长钢轨存放区、定尺轨存放区、轨料及道岔存放区、轨枕存放区、道碴存放区、办公生活区6大区域。
二、基地线路设置基地内设500m长钢轨运输线1条,用于两个长轨存放场500m长轨的装、卸车;轨料运输线1条,用于道岔料、轨枕、站线钢轨、轨枕配件料装卸车线;装碴线与工程列车编组线共用1条,用于道碴装卸及运输列车编组;安全线1条。
铺轨基地股道数量表序号股道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 1道米3190.996 装卸线2 2道米1732.446 轨料运输线3 3道米828.791 存碴、编组线4 4道米84.991 安全线5 L4#-L5#渡线米51.4725 合计米5888.696 不含龙门吊走行线6 铺道岔组7 P50-1/9单开木枕详见附图一:《西柳铺轨基站场示意图》。
三、编制目的为保证我部管段内的铺轨施工和工程路料运输安全,规范铁路运输行车安全技术操作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
四、编制依据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沈阳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及有关行车安全文件中铁二局新运公司《新线行车组织规则》五、适应范围适应于哈大铁路客运专线TJ-1标段(中铁二局铺轨施工范围内)铺轨工程路料运输。
六、危险源辨识1.行车人员作业的不安全行为行车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如精力不集中、没有认真执行规章、简化作业程序或业务不熟、操作失误,都有可能导致行车事故。
2.机车、车辆机车、车辆未按规定进行检修、设备带“病”工作,作业时未按规章规定进行操作或人员检查不到位、操作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事故。
3.行车设备行车设备未按规定进行检修保养、发生故障或人员简化操作程序,都有可能发生事故。
七、危险源控制措施1.建立健全铁路运输行车职能部门,成立铁路行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对铁路行车安全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制。
行车各部门、各工种、各个环节要紧密联系,协同动作,确保铁路工程运输行车安全。
2.对行车工作坚持“监督、联系、检查、确认”四项基本制度,厉行“呼唤应答”制。
3.铁路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经过安全教育和相关专业培训,并经铁路运输有关部门考试合格,按职务岗位持证上岗。
4.机车、车辆应根据使用周期和时间,按《技规》规定的修程进行大修、中修、小修和辅修。
确保机车、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在出入段前,必须达到运用状态,各部件误差限制在规定容许误差范围内,设备必须作用良好。
在发车或调车作业前,按规定进行检查,试验,确认列车制动状态良好。
5.对行车设备运转情况、机车、车辆制动系统情况、自动监测记录装置、运行监督计量器具、作业人员当班前的休息、接班时的身体健康及精神状态、作业遵章等情况进行卡控。
6.牵引列车的机车在出段前,必须达到运用状态,下列主要部件和设备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要求。
(1)机车的牵引、走行、制动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照明和信号标志、行车安全设备。
(2)机车制动缸活塞行程符合《技规》有关规定。
制动闸瓦与车轮踏面的缓解间隙为4-8mm。
(3)车钩中心水平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为815-890mm。
(4)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mm,允许偏差为±3mm。
轮箍、轮毂不松驰;轮箍、轮毂、辐板、无裂纹;轮缘的垂直磨耗高度不超过18mm,并无堆碾;车轮踏面擦伤深度不超过0.7mm;车轮踏面上的缺陷或剥离长度不超过40mm,深度不超过1mm;轮缘的厚度应符合规定。
(5)车辆在编入列车前,必须达到运用状态。
下列主要部件,必须作用良好,并符合质量要求:A.转向架:a.轮对、轴承、摇枕、侧架(构架)、弹簧、吊轴、制动装置;b.同一转身架旁承游间左右之和为2-20mm;常接触式旁承上下无间隙;c.车辆轮对的限度在允许范围内。
B.自动制动机、人力制动机和货车的自动制动机空重调整装置状态良好、位置正确,制动梁及吊杆、各拉杆、杠杆无裂纹。
制动缸活塞行程应符合规定。
C.车钩、尾框、从板座、缓冲器无裂纹。
车钩中心水平线至钢轨顶面的高度为815-890mm。
D.车底架中的中、侧、枕、端梁无裂损,车体的弯曲、下垂、胀出、倾斜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6)在列车运行前,按各操作岗位责任分工对机车、车辆进行检查,确认机械、走行、制动等状态良好,严禁机车车辆带“病”作业。
在作业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严禁违章操作。
八、铁路工程运输行车安全专项方案(一)人员要求1.铁路行车有关人员,必须由正式职工担任。
且经过拟任职业的任职资格培训,并经职业技术鉴定、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任职资格后方可任职。
在任职期间,应按规定周期参加任职岗位培训和业务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
2.铁路行车有关人员在任职前必须经过身体健康检查,身体不符合拟任岗位职务要求的,不得上岗作业。
3.驾驶机车、轨道车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必须持有铁道部颁发的驾驶证,变更驾驶机型前必须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
4.铁路行车有关人员在接班前,须充分休息,不得饮酒,如有违反,立即停止其工作。
(二)作业要求在作业中,所有作业人员必须遵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有关要求,按标准作业程序进行作业。
严禁简化作业程序。
(三)车站安全管理1.车站行车作业必须坚持联系、确认、监督、检查四项基本制度。
(1)联系:认真执行各种规定的作业联系制度。
(2)确认:在接发列车、调车作业、搬动道岔,及相互联系时,必须严格执行确认制度,不得臆测行车。
(3)监督:在班组间、各工种间、个人与个人间实行相互的作业监督,防止人为的差错。
(4)检查:对线路、设备、机具备品、列车、停留车、信号、防溜措施等,应认真执行检查制度。
2.交接班制度(1)接班前:接班的车站值班员、调车组、搬道组应提前30 分钟到站,检查站内线路使用情况,停留车数及位置,做到心中有数。
(2)交班前:交班的车站值班员应将日班计划、列车运行计划、区间施工、轻型车辆使用:站内停留车数、位置、装卸挂运任务及有关行车命令、电报和其它事项都应记录于交接班薄内,经接班人员确认无误后,双方签认。
(3)交接班时:交接双方,对行车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对行车备品及各种登记薄检查核对,一一交接清,以免需用时忙乱。
(4)交接班时机:接发列车人员不得在接发列车过程中交接班。
(5)搬道员在交接班时应按下列顺序交接,并在交接薄内双方签认:线路停留车位置,道岔钥匙,道岔状况及清扫情况,信号用具和备品及其数量有无差错,搬道电话是否良好,信号显示是否正确。
(6)呼唤应答制:所有行车人员必须厉行“呼唤应答”和“复诵”制度。
3.站内线路的道岔及车站与其它单位管理线路相衔接的道岔,由车站负责管理。
人工搬动的道岔或道岔组应由值班搬道员负责管理。
个别道岔无专人负责者,由指定的人员兼管。
道岔组、道岔区兼管道岔的范围划分,清扫道岔的分工,道岔加锁的钥匙、电动转辙机手摇把的管理办法,均应在《站细》内规定。
电动转辙机手摇把,要实行统一编号,集中管理,建立登记签认制度。
4.道岔除使用、清扫、检查或修理外,均须保持定位。
道岔的定位应在《站细》,内记明。
站内的道岔应统一进行编号。
编号方法按《技规》规定执行。
(四)车辆装载加固1.工程路料装车完毕后,应按《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要求进行加固和封车。
并指派专人进行检查、确认。
2.货物装载与加固必须能够经受正常的调车作业以及列车运行中产生的各种震动力的作用。
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滚动、串动、倾覆、倒塌或坠落等情况。
3.装载货物时,应符合车辆的容许载重量和集重要求,货物的重量应合理分布在车底板上,不得偏载,防止集重超限。
4.施工负责人应负责监督装车,派人跟(押)车,并向装车人员说明注意事项。
5.货物装载的高度和宽度不得超过机车车辆限界要求。
特殊情况超出限界(含货物高度从钢轨面算起超过3800mm的情况)时,必须报行车调度批准,制定安全运输措施后,按规定程序办理运输。
6.装载超长超限和集重货物时,如货物的重心投影不能位于平板车纵中心线上时,同一转向架旁承左右之和为2~20mm,但任何一侧旁承不得小于2mm。
7.装车后施工负责人负责检查平板车端侧板是否关闭妥当,并彻底检查确认货物装载加固符合规定后向车长司机交接。
对超长、超限、集重货物应用不褪色的原料在车底板上按货物的外形轮廓的主要处所标示容易辨认的检查线。
8.装车完毕前,车站值班员、车长必须进行检查,确认货物装载加固符合运输要求,不能保证运输安全时,车长、司机有权要求进行整理加固,否则应拒绝动车。
9.装载超长货物或长轨时应使用必要的加固装置,通过侧向9号及以下的道岔时,限速15km/h遇尽头线推进时的速度不得超过3km/h。
10.捆绑加固方法不得影响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转向,并将车钩提杆用铁线捆紧。
11.小件货物或散装货物,应做到包装规格化,装载定型化。
装载时,应排列紧密整齐。
当货物高度或宽度超过侧板时,应层层压缝,四周货物倾向中间并加固,两侧超出侧板的宽度应一致。
装载袋装货物,捆扎袋口应朝向中间。
(五)卸车安全注意事项1.列车在区间卸车时,装卸车负责人应指挥列车停于指定地点。
装卸车完毕后,其负责人应负责检查装卸车货物的装载、堆码状态,确认限界,清好道沿,关好车门,确认无误后,通知司机开车。
2.靠近线路堆放货物,不得侵入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在站台堆放的货物,距站台边缘不小于1.5m,小件货物堆放高度不得高于1m。
3.区间装卸货物,必须按照批准时间作业,并有充足的照明设备,作业完毕后,负责人应认真检查,确认货物堆放稳固,不侵限,进行线路清除作业后方可通知车长司机开车。
4.卸车后有下列情况时严禁开车:(1)未清好道或货物堆放不稳(2)平板车端侧门未关闭好(3)车辆人员未坐稳(4)车箱内货物偏载,或未整理好,加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