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
法国作曲家圣-桑(Saint-Saens)在他的组曲 《动物狂欢节》中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动物的 形象,其中的“大象”一曲是用乐队的低音区来 描绘大象的笨重,音色则是声音粗拙的倍大提琴。 曲例一:圣-桑《动物狂欢节》中《大象圆舞曲》 倍大提琴的音色对大象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乐 队中的低音乐器还有其他种类,如大号、低音单 簧管、大管,但它们都比不上倍大提琴合适,因 为大号的声音较硬,有一种冷冰冰的威慑力,低 音单簧管和大管又嫌淡薄了点,不像是大象那粗 壮的体态和沉重的舞步。
木管乐器中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常 常被用来描绘大自然,因为它们的音色犹 如鸟儿的鸣啭,或者是田园牧笛。贝多芬 在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末尾用木管所 写的一段模仿鸟儿歌声的音乐,非常逼真: 曲例二: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 末尾
这部作品的第五乐章标题是"牧歌,暴风雨过后的 感恩心情"。贝多芬先用单簧管那鸟儿歌声般的声 音,宣告雨过天晴,大地恢复了宁静安详。圆号 的呼应像远处群山的回声,又象是猎人们重又吹 起了猎号。之后小提琴以明亮的声音唱起感恩之 歌,表达了作曲家发自内心的幸福和赞美之情。 这条旋律越来越明亮,情绪越来越饱满,高潮处 加用了铜管辉煌的音色。 曲例四: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五乐质”, 即某种人声(如男高音、女高音)或某种 乐器特有的声音种类。
以人声来说,女高音嘹亮柔美,男高音挺拔高亢, 女中音比较暗一些,浑厚而温暖,男中、男低音 则是庄重厚实,给人一种坚定的感觉。乐器的音 色种类就更丰富了,小提琴的纤柔灵巧,大提琴 的深沉醇厚,双簧管的优雅甘美,小号的英雄气 概等等……。 作曲家对于音色的运用非常讲究,这些各种各样 的声音特质对他们来说,就象是画家手中的色彩 一样,会令他们的旋律、和声、节奏、力度产生 鲜明的效果。
每一种音色都有着特殊的意味。假设你要写一首 描写男子汉英雄形象的进行曲,你不大可能选择 小提琴、长笛、双簧管这一类音色纤柔的的乐器, 而是会考虑响亮有力的铜管,如小号、长号。再 假如,要写一首表达缠绵爱情的乐曲,定音鼓、 大镲肯定是不行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色有 着特别的表现力。 音色还有模仿的作用。如模仿暴风雨,我们需要 强烈的音色,而微风吹拂,则要用柔和的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