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28 种病虫害(看图识病,一目了然!)1.茄子绵疫病多雨年份为害严重。
危害特点: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茎、花。
叶部受害产生不规则圆形水浸状褐色病斑,有明显轮纹,潮湿时病斑长白霉。
果实受害初期出现水浸状圆形病斑,稍凹陷,黑褐色,后逐渐扩大,为害整个果实。
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白色棉絮状物,果肉褐黑色,腐烂,易脱落或干瘪收缩成僵果。
茎部受害呈水浸状缢缩,上部萎蔫,易折断。
防治发法:? (1)种子处理用精甲霜.锰锌浸种后催芽播种。
2)药剂选择:代森锰锌、烯酰吗啉+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唑菌酯+百菌清等。
2. 茄子早疫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危害特点:?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
叶片发病:前期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有同心轮纹。
湿度大时,病部长细的灰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中部脆裂,严重时病叶早脱落。
果实发病:产生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的凹陷斑,湿度大时长出黑绿色霉层。
防治方法:?(1)棚室消毒栽前可用硫磺熏蒸,对大棚进行消毒处理。
2 )药剂选择发病初:苯醚甲环唑+百菌清、春雷霉素.氢氧化铜、恶酮.锰锌、苯菌灵+百菌清等发病普遍时:异菌.多菌灵、异菌脲、氟嘧菌酯+春雷霉素等药剂。
3.茄子黄萎病危害特点:? 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和叶脉间褪绿变黄,后发展到整个叶片。
病株中午失水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后随病情发展不能恢复。
有时全株发病,有时植株半边发病。
维管束变褐色。
防治方法:?(1)开花坐果期琥胶肥酸铜、氯异氰尿酸钠、乙蒜素2 )进入结果期后苯菌灵、多菌灵+ 福美双、水杨菌胺+氨基寡糖素、乙蒜素等。
4.茄子枯萎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之一。
危害特点:? 发病初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枯萎,病症多表现下部叶片,有时同—叶片仅半边变黄,另一半健全如常。
茎维管束呈褐色。
主要是叶脉变黄,最后整个叶片枯黄,叶片不脱落。
剥开病防治方法:?(1)轮作与非茄科蔬菜作物实行3 年以上轮作。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对病株土壤进行杀菌消毒。
3)药剂选择:琥胶肥酸铜、苯菌灵、恶霉灵、乙蒜素、络氨铜等。
5.茄子褐纹病危害特点?叶片:病斑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有轮纹,后期病斑上轮生大量小黑点、茎部:水浸状梭形病斑,散生小黑点,后表皮开裂露出木质部。
果实:椭圆形的凹陷斑,上布满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天气潮湿易腐烂。
药剂选择:?(1)苗期加强预防嘧菌酯、醚菌酯、丙森锌、恶唑菌酮.锰锌喷雾。
2 )结果期发病前可选苯醚.咪鲜胺、嘧菌.百菌清、甲硫. 硫磺、腐霉利+三氯异氰尿酸等6. 茄子灰霉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
危害特点:?苗期染病:子叶先端枯死,后扩散到幼茎,幼茎缢缩变细,折断枯死,真叶染病出现半圆至近圆形淡褐色轮纹斑,后期叶片或茎长出灰霉、腐烂。
成株期叶片染病:叶缘先形成水浸状大斑,后变褐,形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或致整叶干枯。
茎、叶柄染病:“V”字型浅黄色轮纹病斑,密布灰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长出灰霉。
果实染病:幼果果蒂周围局部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大成暗褐色,凹菌脲、腐霉利+百菌清、甲硫.霉威+代森锰锌、噻菌灵等。
陷腐烂,表面产生不规则轮纹灰色霉状物。
药剂防治:?异7.茄子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
危害特点:? 叶片染病:出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斑点,病斑背面长有灰绿色霉层,致叶片早期脱落。
果实染病:病部呈黑色,革质,多从果柄向下蔓延,果实呈现白色斑块,成熟果实长黄色、下陷病斑,后逐渐变为黑,最后成为僵果。
防治方法:?(1)发病初期可选用戊唑醇、春雷•王铜、醚菌酯+百菌清、氟菌唑+百菌清等喷雾。
(2)大棚可用百菌清闭棚熏烟8.茄子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
近成熟期发病较重。
危害特点:?果斑近圆形或椭圆至不定形,稍凹陷,黑褐色,有轮纹或微具轮纹。
后期斑面生黑色小点,有时溢出红色黏质物。
本病与茄褐纹病的区别在于其病征明显,颜色偏黑褐色至黑色,严重时致茄果腐烂。
防治方法:?(1)管理控制温、湿度;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增加树势;及时摘除残枝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
2)药剂溴菌腈+代森联、苯醚甲环唑、唑菌胺酯、苯醚.咪鲜胺等。
9. 茄子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
危害特点:? 叶片上出现白色小霉斑。
外观上好像撒了一层白面粉是该病主要症状特征,很好区分。
严重时叶片正反面全部被白粉覆盖,最后致叶组织变黄干枯。
药剂选择:病初期可选用三唑酮或腈菌唑或苯醚甲环唑或氟硅唑或丙环唑喷雾。
7-10 天喷1 次,连续喷3-4 次即可。
1)发病前可选用硫磺或百菌清或代森锰锌喷雾。
2)发10.茄子白绢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和根部。
危害特点:?初期出现水浸状褐色斑,后扩展绕茎一周,生出白色绢状菌丝体,集结成束向茎上呈辐射状延伸,顶端整齐,病健部分界明显。
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变黄,最后根茎部褐腐,全株枯死。
后期在根茎部先生出白色、后茶褐色菜籽状小菌核,高湿时病根部产生稀疏白色菌丝体。
防治方法:?(1)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深埋和烧毁。
2 )药剂选择:噻呋酰胺、丙环唑、甲基立枯磷、异菌脲等药剂。
11. 茄子菌核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
危害特点:? 苗期发病:多从茎基部开始,初期呈褐色水浸状。
潮湿时有白色绵絮状菌丝,发生软腐,但无臭味,菌丝中混生黑色小菌核干燥时病部变灰白色;后病部缢缩,苗枯死。
成株期茎基部或侧枝发病:产生水浸状褐色稍凹陷病斑,渐变灰白色;湿度大时长出白絮状菌丝,皮层湿腐,表皮和髓部长出黑色小菌核;干燥后髓部变空,病部表皮易破裂,维管束外露呈麻状,植株枯死。
叶片发病:先为水浸状,后为褐色圆斑,偶有轮纹,有白色菌丝;干燥后斑面易破。
果实发病:初期端部或向阳面有水渍状斑,后变稍凹陷褐腐,长出白色菌丝体,后成菌核。
防治药剂:?噻菌灵、甲基硫菌灵、嘧啶核苷酸、戊唑醇、异菌脲等。
12.茄子根腐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
危害特点:? 幼苗萎蔫,根部变褐腐烂。
成株期发病初,植株白天萎蔫,早晚恢复。
根、茎基部表皮法:?(1)实行轮作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变褐色,后根系腐烂,木质部外露,植株枯萎死亡。
防治方14.黑斑病 注意排水。
(2 )种子处理用咯菌•精甲霜拌种,晾干后播种。
3)定植时用恶霉灵浸根。
定植缓苗后,用多菌灵+强力生氯溴异氰尿酸浇灌防治。
13. 黑枯病 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叶,也可危害茎、果实。
叶染病:初生紫黑色圆形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满病斑,导致早期落叶。
茎部染病:初呈淡褐色,后呈干腐状凹陷,表面密生黑色霉 层。
果实染病:多在果蒂或尖部,有紫色边缘的似日灼状褐斑,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温水浸种。
甲霉灵、腐霉 .多菌灵、苯醚 .咪鲜胺等药剂。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茄子叶片,有时果实也会受害。
根粉,对茄子灌根。
发病初期,可用咯菌腈I 电主 周缘紫黑色, 中间淡紫褐色病斑,有时有轮纹;严重时,布凹陷或开裂, 果实畸形。
防治方法: ?(1)管理上高垄种植, 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注意排水; 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增加树势;及时摘除残花病果, 集中深埋或烧毁。
3)发病用药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甲基硫菌灵、 多菌灵、叶片发病:始于中下部老叶,在两条叶脉之间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潮湿大时其上布满黑色霉层;严重时叶片早枯。
果实发病:有近圆形淡褐色至褐色,稍凹陷病斑,斑面轮纹多不明显,后病斑融合果面出现大黑斑,病斑下面的果肉变褐呈干腐状。
潮湿时斑面布满黑色霉层,严重时黑斑密布,果实不能食用。
防治方法:?(1 )管理上实行轮作;高垄种植,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增加树势;及时摘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种子处理:可用用咯菌腈或百菌清拌种。
3)药剂防治发病前:戊唑醇、异菌脲、嘧菌酯等药剂。
15. 赤星病危害特点:?主要为害茄子叶片。
叶片发病,初期产生褪绿,苍白色至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中心暗褐色至红褐色、边缘褐色的圆形斑,其上丛生许多轮文状排列的黑色小点,背面黄褐色,后期病斑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易破裂穿孔。
防治方法:?(1)管理上实行轮作;选种早熟品种;合理密植,雨后注意排水通风;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钾肥、磷肥,增加树势;及时摘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2)发病期用药可选用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药剂。
16. 茄子根霉果腐病主要危害果实。
危害特征? 果实受害,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迅速扩展,使?(1) 18. 立枯病整个果实变为暗褐色,软化腐烂。
后期大多病果脱落,个别果实成僵果。
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 灰白色、顶端带有灰黑色头状物的毛状霉。
防治方法 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尤其进入雨季或生育后期要避免果实 过熟。
控制田间或棚室内的相对湿度,防止该病发生蔓延。
加强田间管理,减少各种伤口,以减少病菌侵入。
定植前用 硫磺熏蒸进行设施消毒。
2)发病初期:甲基硫菌灵,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注意保护果实,采收前 3 天停止用药。
17.茄子猝倒病危害特点: ? 主要在苗期侵染。
种子发芽后及出土前均可发 病。
出土前,发病即烂种或烂芽。
出土后,到 2 片真叶以前,主要发生在茎基部。
病苗近地面的茎基部呈水渍状斑点,随即变黄缢缩成线状, 子叶没有萎蔫时,幼苗便折倒在地面上,即秧苗折倒时,叶 片仍为鲜绿色,故称猝倒病。
环境潮湿时,在病苗及附近土 面上长出一层明显的白色绵状菌丝。
防治药剂: 丙森 .异丙菌胺、氟吗 .锰锌、烯酰 .吡唑酯、霜脲 .百菌清、吡唑醚菌酯 +恶唑 .锰锌等药剂。
危害特点: ? 一般多发生于育苗的中后期。
病苗的茎基部生 有椭圆形暗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展绕茎一周,失水后病部逐渐凹陷,干腐缢缩。
初期大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后期茎叶萎垂枯死,潮湿时生淡褐色蛛丝状的霉层。
病苗枯死立而不倒,故称立枯病。
防治方法:?腐霉利+百菌清、苯醚甲.丙环、代森锰锌+灭锈胺、甲基硫菌灵、井冈霉素等药剂。
19 煤污病危害特点:? 叶片发病背面生淡黄绿色近圆形至不定形边缘不明显病斑,斑面生褐色毛状霉。
严重时,可覆盖整个叶片,叶柄或茎也常长出褐色毛状霉层。
注意:当植株上有白粉虱、蚜虫等害虫的排泄物会加重煤污病的发生。
防治药剂:? 治病也要防虫:吡虫啉、吡蚜酮、螺虫乙酯等。
苯醚甲环唑、苯菌灵+ 百菌清、异菌脲+ 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药剂。
20. 病毒病常见的有花叶型、坏死斑点型2 种。
危害特点:?花叶型:整株发病,叶片黄绿相间,形成斑驳花叶,老叶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花斑纹,心叶稍显黄色。
有时呈轮点状坏死,叶面皱缩,呈高低不平萎缩状。
药剂预坏死斑点型:病株上位叶片出现局部侵染性紫褐色坏死斑,防:?缓苗后喷施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乙酸铜、琥铜.吗啉胍等药剂。
21.茄子细菌性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花。
危害特点:? 叶片多从叶缘开始发病,开始是不规则形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融合成大病斑,严重时病叶卷曲,最后干枯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