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档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测量组织体系和仪器配备 (2)四、AA南站枢纽工程施工测量 (3)五、竣工测量 (11)六、测量安全及管理 (13)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述本区间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总长226m,左线基坑宽6.2m,右线基坑宽5.9m,基坑开挖面去地下一层开发结构基础褥垫层底标高,开挖深度约6m~9m。
基坑采用排桩+内支撑的支护形式,基坑安全等级:二级。
二、编制依据1)AA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交桩资料;2)依据北京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出图资料;3)业主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7)《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8)《城市测量规范》CJJ8-2009;9)《地铁限界标准》CJJ96-2003;1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1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三、测量组织体系和仪器配备为确保地铁建筑物空间位置及几何尺寸的准确性,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
本项目将派具有地下工程测量经验的专业测量工程师和经专业培训持测绘证的测量人员组成测量部。
建立内部二级复核制度。
C 段明挖区间分包设测量组。
专业分包测量组由项目经理部测量组统一管理。
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进度需要统一将测量人员逐次报审监理单位,并建立本标段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配备台账实施动态监管。
本标段测量监控体系组织见下图:3.1测量监控部组成人员 姓 名 职称 职 务 工作年备注 AAA中级 测量部负责人15项目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程师测量部C 段明挖区间测量组AAAA 初级测量员 3 项目AAAAA 初级测量员 6 项目AAAA 初级测量员 1 项目AAAA 初级测量员 1 项目AAAA 初级测量员 1 项目3.2测量监控部主要测量仪器设备序设备名称设备型号精度单位数量备注1 全站仪中纬ZT8+ 2″套 1 项目2 电子水准天宝 DINI12 2″套 1 项目3 全站仪莱卡402 2″套 1 项目3 水准仪博飞 DZS3-1 3″套 1 项目4 水准尺珠峰套 1 项目5 塔尺5m 把 2 项目6 钢卷尺50m 把 2 项目四、AA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测量4.1交接桩地面控制网点复测4.1.1平面控制网复测依据交桩单位(AA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移交的控制点点作为平面控制网。
共计5个点,即G1、G2、G3、G5、G6。
精密导线控制点采用附合线路进行导线复测,由起始边G1、G2附和至终止边G5、G6,每测站6个测回,所用仪器为中玮ZT80+全站仪。
数据成果采用严密平差软件计算,软件起算参数输入:平差方式为严密平差;测角中误差2.5″,测距方式为测距仪;测距中误差2mm+2mm/Km*D(km)。
复测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精密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导线控制测量是满足“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进行AA南站站-中心街站区间C段明挖区间结构线路中心线控制,具体步骤满足精密导线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平均边长(m)闭合或附和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边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Ⅰ级全站仪Ⅱ级全站仪350 3~4 ±4 1/100000 ±2.5 4 6 ±5n1/40000±8 注: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一般不超过12。
AA南站西广场控制点坐标起始于C2222,G23为1954AA独立坐标系、2000年大沽高程系。
施工流程如下:图--施工测量流程图4.1.2高程控制网复测依据交桩单位(AA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移交的水准控制点作高程控制网。
共计5个点,即G1、G2、、G3、G5、G6、。
二等高程控制网点采用闭合水准路线,即G1-G2-JM1-G3-G5-G6,观测方法为后前前后,所用仪器为天宝 DINI12电子精密水准仪。
数据成果采用严密平差软件计算,软件起算参数输入:观测方式为附和线路水准。
复测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水准测量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附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坦地二等±1 ±2 35~45 DS1 铟瓦尺或条码尺往返测各一次往返测各一次±8L注:1 L为往返测段、附和或环线的路线长(以km计);2 采用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与同等级的光学水准仪测量技术要求相同。
平面控制网点共计6个点,即G1、G2、JM1、G3、G5、G6。
经现场观察,点位保存良好。
并采用中玮ZT80+全站仪对控制网以附和导线方法进行复测,复测结果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精密导线网测量技术要求,检测结果如下:高程控制网点与平面控制同点,共计6个点,经现场观察点位保存良好。
并采用天宝DINI12精密水准仪对控制网以附和导线方法进行复测,复测结果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水准网测量技术要求,检测结果详见高程控制复测成果表。
4.2控制网加密测量导线点、水准点测量复测工作完成后,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需要并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城市道路交通、建筑物等实际情况制定平面和高程加密控制方案,现场选点、埋设点位并标识后组织施测。
加密导线点与精密导线点精度相同。
沿路线方向布设,与交桩精密导线点组成附和导线。
加密导线点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相邻边的短边不宜小于长边的1/2,个别短边的边长不应小于100m;②导线点的位置应选在稳定的地方,并避开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等;③加密及转移到楼顶上的导线点宜选在靠近并能俯视线路、AA南站站-中心街站区间C段明挖区间、车辆段一侧稳固的地层上;④相邻导线点间以及导线点与其相连的卫星定位点之间的垂直角不应大于30°,视线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m,避免旁折光的影响;⑤在线路交叉及前、后期工程衔接的地方布设适量的共用导线点;⑥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精密导线点。
导线点埋设示意图见下图地面精密导线点、水准点标识埋设导线测量前应对仪器进行常规检查与校正,同时记录检校结果。
4.3 AA南站站-中心街站区间C段明挖区间平面控制测量AA南站站-中心街站区间C段明挖区间平面控制由地面精密导线进行直接传递测量,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精密导线技术要求的规定。
导线直接传递测量应独立测量两次,地下定向边方位角互差应小于12″,平均值中误差为±8″。
导线直接传递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采用Ⅱ级全站仪进行观测,左右角各观测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应小于4″;边长往返平均值较差应小于4mm。
测角中误差为±2.5″,测距中误差为±3mm。
②垂直角应小于30°。
③仪器和前后视对点器安置三联脚架法。
④测回间应检查仪器和前、后视对点器的气泡的偏离情况,必须时重新整平。
结构底板上控制点投点及埋设本项目施工共划分是三部位进行施工,各部位控制点将布设在主体结构底板,每部位分三个施工段:第一流水段处左右线路各1个点;第二流水段处左右线路各1个点;第三流水段交接处和AA南站站-中心街站区间C段明挖区间左右线路各1个点;共计6个控制点并与地面精密导线和加密导线联测。
控制点在地板施工至流水段时,将镶嵌铜芯钢板预埋至底板钢筋,高于底板混凝土5mm,保证钢板的稳定性和明确位置。
见下图预埋钢板样式:图预埋钢板图水准控制测量高程传递测量包括地面趋近水准测量及地下趋近水准测量。
高程传递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悬吊钢尺和水准测量的方法。
测定基坑附近水准点高程的地面趋近水准路线应附合在地面相邻精密水准点上。
地上和地下安置的两台水准仪应同时读数,读取塔尺上的相对高程。
传递高程时,每次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回变动仪器高度,三测回测得地上、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时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二等水准技术要求进行。
传递高程测量示意图:图高程传递示意图地面施工定线测量在加密精密导线和高程控制网完成后进行AA 南站站-中心街站区间C 段明挖区间建筑的中线位置,并为施工测量提供可靠的依据。
4.3平面及施工测量在基坑开挖前测定地面标高以提供方量计算依据,再依据控制点和设计提供的开挖边线数据,实地测放出开挖线。
按照设计提供的开挖坡顶线和坡底线进行放样。
放样采用极坐标方法,以AA 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控制点G3、G5为依据进行。
开挖高程控制以G3点的高程为基准。
开挖过程中进行测量控制开挖。
控制基底允许偏差±10mm ,平整度20mm 。
基坑开挖至底部后,采用附和导线AA 南站站-中心街站区间C 段明挖区间结构外轮廓坐标点引测到基坑底部。
基坑底部平整允许误差为±10mm ,横10 2向允许误差为±5mm。
高程传入基坑底部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其精度满足四等水准测量要求。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结构底板绑扎钢筋前,应依据结构轴线尺寸,在底板垫层上标出钢筋摆放位置,放线允许误差为±10mm。
底板混凝土立模的结构宽度与高度,预埋件和变形缝的位置放样后,必须在砼浇筑前进行检核测量。
结构边、中墙模板支立前,按设计要求,依据线路中心线放样边墙内侧和中墙两侧线,放样允许偏差为0~+5mm。
顶板模板安装过程中,将线路中线点和顶板宽度测设在模板上,并测量高程,其高程测量允许误差为0~ +10 mm之内,中线测量允许误差为±10mm,宽度测量允许误差在-10~+15mm之内。
框架成型过程中,板、墙分步放样均应注意复核线间距、建筑净空、限界确认准确无误后才可进行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要对设置在底板上的结构尺寸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结构轴线的测量方法和复测精度按照施工控制导线的标准要求,高程控制点按照地下高程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标准要求进行复测。
五、竣工测量竣工测量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式等与原施工测量一致。
竣工测量时,对区间结构断面测量成果进行外业抽检测量,应以铺轨基标为依据,抽检比例不少于30%。
根据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实地检测;对符合要求的测量资料充分利用,对不符合要求的测量资料应重新测量。
测量方法和精度要求与施工测量相同,并按实测的资料编绘竣工测量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