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知识介绍

地震知识介绍

地震知识介绍
1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目前的全球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示意图。

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

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
二是欧亚地震带
三是中洋脊地震带(包含延绵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极海的中洋脊)
大家可以看到,地震的发生是相当频繁的,在中国,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地区。

2中国地震带分布:
第一、“华北地震区”:
第二、“青藏高原地震区”:
第三、“新疆地震区”、“
第四、台湾地震区”
第五、“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
不同的地震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分类标准,即通过地震中释放的能量计算地震量级
计算公式为M=LgA,即每相邻两级之间能量差为31.6倍(sqrt
(1000))。

中国制定的大致烈度表如下:
中国地震烈度表
1级: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级:微有感-个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级: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级: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级: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级: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级: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级: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级: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级: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级: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级: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针对地震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介绍遇到地震我们该怎么办
1. 日常工作防患未然:
这一部分由杨蒿翔同学来作介绍。

2.地震进行时:
家庭避震
1.时间上:抓紧时间避震,不要耽误时间。

若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

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
2.空间上: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
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不安全空间:
床上(比若说被窝里,这就悲剧了);吊顶附近;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技术上注意自我保护
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或坐,
保护头颈部,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如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学校避震
1、离开教室,待在操场或室外,蹲下,双手保护头部,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2、若不能及时离开教室,则跟家庭避震类似,记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3.震后救援
3.1 地震自救
震后很有可能余震,而且余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

所以学习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总结有以下几点: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十分重要,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从而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杀死”了自己。

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

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
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

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3.遇见常见伤害的自行处理。

这依赖于平常生活中掌握必要的生存手段。

3.2震后互救
原则上讲: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

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后救援时间与生还率关系密切,我们可以说“抢救时间越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
救人的方法
为了将被埋压人员,安全地从废墟中救出来,必须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
首先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并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在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

一工具要适当,不要伤及埋压人员;
二不要破坏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
三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喷水降尘,防止埋压者窒息
四如果埋压时间较长,一时难以救出,要设法向埋压者输送水、食品和药品,维持其生命。

总体来说,营救活动,要有计划、有步骤,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

盲目的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也曾经发生过因救援人员盲目行动,踩塌被埋压者头上的埋压物,使被埋人员再次遇险。

最后总结一下
关于地震的9条须知
1.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避免砸伤,整个过程中要保持镇静。

3. 将门打开,防止因门变形而被封在房子里
4. 在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人数多,要避免混乱,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因为地震时汽车难以控制,防止阻碍人流,停在路边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这是地震的许多次生灾害
8.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