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绩效目标的预期产出目标包括()。
A.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B.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C.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满意程度D.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A B C D答案解析:参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的文件内容。
2.预算的基本问题是()。
A.预算编制执行管理的技术性问题B.资源分配的问题C.法治化问题D.法律问题A B C D答案解析:预算的基本问题:在什么基础上,决定把X美元分配给活动A而不是活动B?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
3.部门开展绩效评价的自评工作时,在指标设定上需要()。
A.全部照搬财政部设定的共性指标B.全部自由决定指标设定C.参考财政部门的共性指标,与财政部门协商设定个性指标D.由第三方机构设定指标A B C D答案解析:见课程讲义内容。
4.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财政职能定位的表述()。
A.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B.财政是理财安邦的重要工具C.财政是财政部门收支管理的工具D.财政是政府收支的主要载体A B C D答案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
5.按照财政部预算司[2011]285号文的精神,绩效评价的主体是()。
A.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B.地方政府C.会计师事务所D.资产评估师事务所A B C D答案解析:参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的文件内容。
6.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的关系是()。
A.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依据B.相辅相成,后者是前者的依据C.没有关系D.相互制约的关系A B C D答案解析:绩效评价的结果是绩效预算的参考依据,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7.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始于()年。
A.1994B.1998C.2000D.2003A B C D答案解析: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始于2003年的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8.按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精神,各地开展绩效评价的资金占本地公共财政支出的()。
A.5%B.10%C.15%D.20%A B C D答案解析:按照增点扩面工作的要求,各部门开展绩效评价的资金占本部门公共财政资金的10%,各地开展绩效评价的资金占本地公共财政支出的20%。
9.我国决策层在()年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构建公共财政的框架体系。
A.1994年B.1998年C.2000年D.2003年A B C D答案解析: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李岚清副总理做报告,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系。
10.1993年美国第103届国会颁布了()法案,进一步提升了绩效预算的立法层次。
A.《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B.《预算与会计法案》C.《反赤字法案》D.《预算扣押法案》A B C D答案解析:见课件内容大纲和讲义。
1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
A.其他收入。
B.部门经营性收入C.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资金和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
D.企业捐赠收入A B C D答案解析:参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的文件内容。
12.按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精神,各部门开展绩效评价的资金占本部门公共财政资金的()。
A.5%B.10%C.15%D.20%A B C D答案解析:按照增点扩面工作的要求,各部门开展绩效评价的资金占本部门公共财政资金的10%,各地开展绩效评价的资金占本地公共财政支出的20%。
13.绩效评价的“绩”,是指()。
A.产出B.效果C.业绩、功绩D.预算A B C D答案解析:“绩”,指成绩、业绩或功绩,具体指完成的工作量。
14.中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始于()年。
A.2008年B.1999年C.2003年D.2011年A B C D答案解析:2003年,由项目绩效考评入手,开始试点绩效评价工作。
15.绩效评价共性指标的制定主体是()。
A.财政部门B.部门C.会计师事务所D.资产评估师事务所A B C D答案解析:由财政部门制定绩效评价的共性指标,供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参考。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影响绩效评价结果公信力的因素包括()。
A.指标设定是否科学B.工作方案是否合理C.评价的时间长短D.是否是专家进行的评价A B C D E答案解析:见课程讲义内容。
2.中国1994年以来财政改革集中于预算管理领域的改革有()。
A.2000年的部门预算改革B.2001年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C.2003年试点财政支出绩效考评D.2002年的所得税共享改革A B C D E答案解析:D是属于财政体制的调整,不属于预算管理领域的改革,其他的都是。
3.2014年《预算法》第十二条,规定各级预算编制的原则包括:()A.统筹兼顾B.勤俭节约C.量力而行、讲求绩效D.收支平衡A B C D E答案解析:见2014年《预算法》内容。
4.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包括()。
A.基本支出绩效评价B.项目支出绩效评价C.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D.地方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A B C D E答案解析:参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的文件内容。
5.佛山市南海区绩效评价的优点在于()。
A.将绩效目标融入预算申报管理中B.预算执行中有绩效监控C.预算执行结果有绩效评价D.绩效评价结果有应用A B C D E答案解析:见课程讲义内容。
6.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
A.共性指标B.个性指标C.部门指标D.项目指标A B C D E答案解析:见课件讲义内容。
7.美国绩效预算管理的三阶段模式()。
A.第一阶段:战略性计划制定阶段B.第二阶段:年度绩效计划制定阶段C.第三阶段,年度绩效报告阶段D.第四阶段:结果应用阶段A B C D E答案解析:见课件和讲义内容。
8.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两个目标是()。
A.提高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B.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C.建立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A B C D E答案解析:见1994年分税制改革背景相关资料。
9.绩效评价的实质是()。
A.不该办这事?(目标)B.多少钱办?(预算)C.是否值得?(评价)D.项目的选择A B C D E答案解析:见课件内容大纲和讲义。
10.2012年,关于印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财预[2012] 396号)的核心精神是()。
A.建立一个机制B.完善两个体系C.健全三个智库D.实施四项工程A B C D E答案解析:参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的内容。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绩效评价的逻辑就是树立“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
()对错答案解析:参见财政部预算司2012年发布的《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的内容。
2.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绩效评价的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
()对错答案解析:个性指标由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3.项目绩效评价和部门绩效评价没有什么区别。
()对错答案解析:项目绩效评价和部门绩效评价的主体、指标体系均不同。
4.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主要为财政部门负责展开。
()对错答案解析:由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共同实施,且以主管部门为主的模式。
5.零基预算(ZBS)和规划——项目——预算(PPB)没有区别。
()对错答案解析:二者是两种不同的预算编制管理方法。
6.绩效预算开展的关键是建立结果导向型的资金分配机制。
()对错答案解析:参见财政部预算司2012年发布的《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的内容。
7.2014年预算法在预算的编制、执行方面均对绩效广泛关注。
()对错答案解析:2014年《预算法》的相关条款。
8.绩效评价中绩效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一定时间内可达到的,且与部门目标高度相关。
()对错答案解析:参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的文件内容。
9.财政部门应当对第三方组织参与绩效评价的工作进行规范,并指导其开展工作。
对错答案解析:按照财政部预算司[2011]285号文的相关规定。
10.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是一回事。
()对错答案解析:绩效评价的结果是绩效预算的参考依据,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11.项目绩效评价和部门绩效评价没有什么区别。
()对错答案解析:项目绩效评价和部门绩效评价的主体、指标体系均不同。
12.国外开展绩效预算的动因是为了控制政府债务和压缩政府支出。
()对错答案解析: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是推动绩效预算的直接动因。
13.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属于同一层次概念。
()对错答案解析:绩效预算以绩效评价的结果为依据。
14.零基预算是绩效预算推广实施过程中曾经采用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对错答案解析:20世纪50年代,曾实施零基预算,以压缩政府支出。
15.绩效评价的对象仅仅为部门的财政性资金。
()对错答案解析: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某项目所有来源的资金,而不仅仅是财政性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