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电瑶池发电有限公司#2机组整套启动试运措施(汽机部分)批准:审核:会审:编写:陕西华电瑶池发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二零一一年七月二日目录1.组织分工及工期控制2.编制依据3.试运质量目标4.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5.试运范围6.启动前应完成的分部试运和试验项目7.整套启动试运程序8.汽轮机首次冷态启动9.汽轮机温、热态启动10.带负荷试运11.机组正常停机12.主要系统的运行方式13.试运安全注意事项#2机组整套启动试运组织技术措施为检验、指导、规范#2机组设备试运工作,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安全正常投入运行;并检查电气、热工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确认其动作可靠以及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检验机组整体及系统性能,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特制订本措施。
1.组织分工及工期控制1.1 组织分工1.1.1 总指挥:朱松柏组织、协调1.1.2 生产技术部:王晓维试运全过程协调汽机专工试运全过程协调、验收当值值长负责指挥运行人员配合1.1.3 安监环保部:负责试运过程的安全监督。
1.1.4 发电部:史新平、刘彬科、张建锋负责指挥机组启动的协调、监护工作。
1.1.5 设备维护部:负责监督、协调、验收及消缺工作。
1.1.6 工程公司:负责整个启动过程中的检查、消缺、配合工作。
1.2 工期控制1.2.1 冷态启动从冲转到定速2.5小时。
1.2.2 机头手打停机按钮、集控室操作盘停机按钮、高压遮断集成块电磁阀在线试验、主汽门严密性、ETS保护动作停机(如低真空等)用时1.5小时。
1.2.3 电气试验用时由电气专业决定。
1.2.4 调速汽门严密性、喷油试验用时约40分钟。
1.2.5 机械超速试验用时约40分钟。
2 编制依据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 年版)》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1992 年版)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 年版)2.4《火电工程启动试运工作规定》(1996 年版)2.5 设计图纸及说明书2.6 汽轮机厂家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3 试运质量目标: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 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 100%,优良率 90%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4 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4.1 系统简介瑶池发电有限公司#2汽机系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ZK200-13.24/535/535 型,该机为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两排汽、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其高、中压转子采用整锻结构,高压缸为双层缸,中压缸采用单层缸隔板套结构,低压缸为对称分流式、双层缸结构。
4.2 汽轮机主要技术规范:型号:NZK200—13.24/535/535 型型式: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两排汽、直接空冷凝汽式。
额定功率:200MW最大功率:222MW额定蒸汽参数:主蒸汽(高压主汽门前):13.24 MPa/535℃再热汽(中联门前):2.224 MPa/535℃额定背压为 14 Kpa额定主蒸汽流量:612.4 t/h最大主蒸汽流量:690 t/h额定给水温度:246.5℃转向:从机头向发电机方向看为顺时针转速:3000 r/min配汽方式:全电调(阀门管理)回热系统:3 个高加+1 个除氧器+3 个低加,除氧器采用滑压运行。
汽封系统及其运行方式:采用自密封系统(SSR)低压缸最小排汽量: 70t/h通流级数:总共 30 级,其中:高压缸:1 调节级+9 压力级中压缸:10 压力级低压缸:2*4压力级轴系临界转速(计算值)第一阶(发电机转子一阶) 933/1225 rpm第二阶(高压转子一阶) 1813 rpm第三阶(中压转子一阶) 2120 rpm第四阶(低压转子一阶) 2322 rpm第五阶(发电机转子二阶) 2467/3454 rpm抽汽段号 1 2 3 4 5 6 7加热器NO.1 NO.2 NO.3 DTR NO.5 NO.6 NO.7抽汽点(第几级后)高 9 高 12 中 3 中 6 中 8 中排低正反1抽汽压力 MPa 4.275 2.766 1.443 0.771 0.472 0.258 0.146抽汽温度℃373.2 317.1 457.9 369.6 306.2 235.1 181.1流量t/h 40.12 37.16 24.79 12.40 20.58 16.91 50.06汽轮机整套启动试运从各分系统试运结束后的动态交接验收开始,包括主机联锁保护试验、调节保安系统试验、各主要系统如除氧给水系统、高低加系统、本体抽汽及疏水系统、机组主机监视系统(TSI)的试运、验收及汽轮机动态调整等项目。
6 启动前应完成的分部试运和试验项目6.1 各转动机械单机试运以及分系统试运全部结束,消除已发现的设备缺陷。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分系统的试运:(1)开式水系统(2)辅机冷却水系统(3)凝结水、凝补水系统(4)除氧给水系统(5)真空系统(6)直接空冷系统(7)辅汽及轴封系统(8)主蒸汽及旁路系统吹管工作已完成(9)润滑油、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10)抗燃油系统(11)高、低加及疏水系统6.2 所有电气及热工仪表经过校验合格,主、辅机联锁保护装置及声光信号试验合格,有关自动装置可以投入。
6.3 所有程控试验合格。
6.4 汽轮机 TSI(监测系统)、ETS(保护系统)系统试运完毕。
6.5 真空系统试抽真空良好。
6.6 润滑油系统、抗燃油系统油循环结束,油质化验合格,因油循环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已拆除,系统恢复正常。
6.7 发电机空冷器经过通水检漏。
6.8 各系统电动门、调整门、气动门调整完毕,记录好开关时间,并正常投入。
6.9 高、低压旁路系统调整试验完毕。
6.10 发电机静子交流耐压试验合格。
6.9 电动调速给水泵试运完毕,具备投运条件。
6.12 顶轴油泵及盘车装置试运合格,校对大轴晃度指示表,并测取大轴原始幌摆值。
6.13 DEH 系统、EH 油系统静态试运完毕,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6.14 低压缸喷水装置经试验喷雾均匀,方向正确。
7 整套启动试运程序汽轮机整套启动是全面检查机组大修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工序。
通过机组的试运,发现并处理设备系统存在的缺陷,调整各部运行参数,了解设备性能,掌握机组的运行特性,为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整套启动试运需完成以下试验:机头手打停机按钮、集控室操作盘停机按钮、ETS保护动作停机(如低真空等)、高压遮断集成块电磁阀在线试验、主汽门严密性、电气各项试验、调速汽门严密性、喷油试验、首次并网、超速试验、带负荷试验、真空严密性试验等。
7.1 整套启动试运方案7.1.1 机组启动前,根据高压内缸上半调节级处内壁金属温度来划分机组启动的方式:冷态启动:t<150℃温态启动:150℃≤t<300℃热态启动:300℃≤t<400℃极热态启动:t≥400℃7.1.2 该机组启动采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方式,控制系统采用操作员自动方式。
7.1.3 为保证汽轮发电机组平稳加载至满负荷,建议带负荷采用定—滑—定的运行方式。
负荷在 40%以下及 90%以上时采用定压运行方式,在 40%~90%之间采用滑压运行方式。
7.2 整套启动试运程序:机组首次冷态启动—带负荷试运7.2.1 机组首次冷态启动机组启动采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方式,控制系统采用操作员自动,机组升至全速后进行就地和远方停机试验、汽门严密性试验以及危急遮断器喷油试验,一切正常后恢复3000rpm 交电气试验。
电气试验结束后,首次并网先将负荷稳定在 20MW,进行 30 分钟的初负荷暖机;结束后提升负荷至50MW、维持 3~4 小时,然后减负荷至零、解列进行超速保护试验,超速试验合格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带负荷。
(利用正常停机的机会测取转子惰走曲线)。
除氧器在运行初期采用低定压运行方式,随着负荷的增加转为滑压运行。
7.2.2 带负荷试运第二阶段启动可根据缸温决定是否采用温、热态启动,并网后逐渐提升负荷至额定值,所有设备系统及热工自动逐步全部投入,除氧器滑压运行。
汽轮机负荷达 60MW 时开始冲洗高加汽侧,水质合格后 80MW 全开高加汽侧,疏水回收到除氧器,带负荷过程中给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负荷 160MW 以上稳定运行时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
8 汽轮机首次冷态启动8.1 锅炉点火前的检查与操作8.1.1 按照运行规程要求,全面检查各系统阀门位置正确,各主、辅设备状态良好,各辅机轴承润滑油量充足,并做好与邻机的系统隔离工作。
8.1.2 各电动门、调整门及电磁阀等送上电源,远操开关动作灵活,方向正确。
8.1.3 联系电气测量各泵类电机绝缘,合格后送电。
8.1.4 各系统水箱水位(油箱油位)正常,液位指示准确,水质(油质)化验合格。
8.1.5 主机、辅机有关主要联锁保护检查确认。
(如:低油压保护等)8.1.6 DEH、ETS、TSI 和 BPS 等系统提前供电,系统与表盘均应处于正常状态,检查 DEH 与 CCS 系统和并网系统的 I/O 接口通讯是否正常。
8.1.7 启动除盐水泵,向凝汽器补水,同时启动辅机冷却泵向各冷却器通水。
8.1.8 启动凝结水泵,系统保持再循环方式运行。
8.1.9 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同时投入主油箱排烟风机,维持油箱负压在 196~245Pa(20~25mmH2o),轴承箱内负压应维持在 98~196 Pa(10~20mmH2o)范围内。
8.1.10 投入顶轴油泵系统及盘车装置,记录转子弯曲值及盘车电流,在冲动前至少连续盘车 4 小时,且转子弯曲值不大于原始冷态值的±0.02mm。
8.1.9 投入空冷系统,启动风机,检查运行电流正常,无异音。
8.1.12 投入高压抗燃油系统,并将油温与油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8.1.13 接锅炉通知,启动给水泵向锅炉上水。
8.1.14 关闭真空破坏阀,启动真空泵。
8.1.15 真空建立后,汇报值长通知锅炉点火。
8.2 锅炉点火后的检查与操作8.2.1 锅炉起压后,根据需要投入高、低压旁路系统及三级减温水系统,进行主、再热蒸汽系统暖管工作。
8.2.2 ,主汽具有一定压力后,启动轴加风机,用新蒸汽调整轴封母管压力至 23KPa 左右、轴封汽源温度 260℃~300℃,确认轴封系统暖管充分、无水后,投入轴封系统运行。
8.2.3 对高压缸暖缸系统、高压缸夹层加热系统进行暖管、疏水。
8.2.4 真空达到-60KPa 以下,主蒸汽参数满足 0.5MPa/210℃,且盘车连续投入运行已经2 小时以上,同时高压内缸调节级处内壁金属温度在 150℃以下,可进行高压缸预暖,具体操作如下:*按下“挂闸”按钮,机组挂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