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体暖通空调专业设计技术标准及统一措施

综合体暖通空调专业设计技术标准及统一措施

XXX 集团综合体暖通空调专业技术标准及统一措施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设计范围 一般规定及图纸要求 办公通风采暖空调 大型商业通风采暖空调 酒店通风采暖空调 设备房 地下车库通风以及防排烟系统 冷热源选择 冷却塔及风冷室外机 空调自动控制 风管、水管材料 设计配合 附表:商场公共区域及租户机电预留配置表 一、设计范围 完成 (√) 未 完 (О ) 备注
2
1
2 3
456来自7图纸和报告等设计成果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各阶段设计的深度要 求和项目设计任务书要求。成果的提交需提供 CAD、Word 等可 编辑文件。 图纸的一般要求 (1) 设计说明应内容完整、合理、清晰,与图纸一致。 (2) 计算书,内容视工程繁简程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 及本单位技术措施进行计算。采用计算机计算时,计算书 应注明软件名称,附上相应的简图及输入数据。 (3) 工程预算书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预算 部分)”的要求,编制工程预算书为施工图设计的组成部分 之一,合同签订时应默认含工程预算书。 (4) 系统图中各主要参数描述准确和详尽,与平面图纸一致。 (5) 平面图中设备及管线布置完整、合理,定位尺寸和安装标 高表达清楚。 (6) 图纸表达清晰准确,出图比例适中。 (7) 图例列表中应把与本项目无关的图例删除,不应使用通用 图例。 (8) 设计施工说明中应列出本项目有关最新的国家标准图集目 录。 (9) 符合国家设计深度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专业内管线密 集区域或和其他专业管线交叉较多的地方应出综合剖面图 纸。 (10)图纸应包含综合管线图、综合点位图,两者应结合装饰标 高和综合点位要求出具。 (11)在特定项目,可以考虑采用 BIM 技术做综合管线。 设备材料表中设备除名称、规格外,还应标明设备各项技术参 数,水系统中的设备还应注明压力范围及用于哪个系统。设备 编号规则应为:“设备代号”-“设备位置”-“设备序号”。 初步设计、施工图的机电设计标准,应遵循在方案阶段与业主 确认落实的标准基础上进行设计和业主提供的交楼标准(如 有)。 所有机电设备的技术参数不应仅参照某单一品牌设计(除非有 特殊原因、并经业主方确认同意),应确保现有主流品牌设备 (合资及国内优质品牌)均可适用。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前期阶段需提供各大型设备的运输安装 路径供我司审核。 三、办公通风采暖空调 办公部分室内设计参数应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空调冷热源选择见第八章《冷热源选择》。 空调水系统 有冬季供热需求的项目,空调水系统应采用分区两管制系统。 有外窗、外墙及屋面的区域按外区考虑。 空调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当空调水系统各区域管道
8
9
10
11
12
(一) (二) (三) 1 2
阻力相差悬殊(超过 0.05Mpa)时,可考虑分区域二次泵变流 量系统。空调冷冻水/冷却水泵应采取变频措施,水泵电机能效 应满足二级能效以上节能要求。 3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高端甲级自持性办公楼 标准层有提供 24 小时空调冷冻水,出售性质办公楼不考虑夜间 加班时段(23:00~8:000)空调冷冻水需求。 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办公楼各标准层水平管应按同程式设计。 冷热水立管应设在机房内或管井内,管道井的检修门应朝向公 共区域开启。各层分支管阀门应设在管井内或机房内。 有较大内区区域的项目,在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和经济性的前 提下,经比对分析,可考虑冷却水直接换热/冷系统。 办公标准层空调水系统应分层设置平衡阀 办公标准层空调末端如为风机盘管,应与结构专业协调,将风 机盘管设于梁空内,避免占用梁下有效空间;风机盘管冷凝水 管由最不利设备至立管距离不宜超过 30 米;冷凝水管、冷热水 管、新风管、消防管及电气桥架等管线的交叉应在梁空内完成; 机电设备和管线安装高度按梁下 350mm 进行控制。 办公标准层空调末端如为 VAV 末端,应将主送风管高度控制在 350mm 以内,但长宽比至少应有 6:1;冷热水管、送风管、消 防管及电气桥架等管线的交叉应在梁空内完成;机电设备和管 线安装高度按梁下 500mm 进行控制。 风机盘管系统冷凝水排水应直接排至专设的冷凝水立管、或间 接排至机房内地漏和卫生间拖布池内。冷凝水立管需保温。 当办公标准层办公区域进深较深需要内外分区 , 并且冬季有采 暖需求时,应采用分区两管制系统,避免采用造价较高的四管 制系统。 消防、安防控制中心、数据机房等运行时间和办公区不同的区 域其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 中央空调冷冻/冷却水处理系统设备必须采用全程水处理装置。 为控制冷却塔的高度及噪音,冷却塔单台冷却水量不应超过 300m3/h,单台冷却塔模块拼接不超过 4 个模块。 空调冷热水系统最高点及管道上翻处需要设置排气阀,系统最 低处需要设置泄水管及阀门。 塔楼设备层需做减震隔音处理,转换水泵、风机、空调风柜应 设置浮筑减震平台。 屋顶设备,若下方为对震动及噪音敏感功能房间(例如会所、 办公等)需做减震隔音处理,转换水泵、平时通风机、空调风 柜原则上考虑浮动地台加弹簧减震器方式,并且设备尽量安装 房间内。 数据机房应采用精密空调、低压配电房应采用机房专用空调进 行散热。 中中央空调水系统应设置冷/热计量装置,具体设置应根据地方 规定。
1
建筑的采暖、通风、防排烟、空调等设计;配套建筑如物业管 理、商铺商场、设备用房等的采暖、通风、防排烟、空调设计; 地下室及人防地下室的战时和平时通风、空气调节设计。 配合其他专业改善本专业的设计。如餐饮厨房、洗衣房、泳池 SPA、声学设计、锅炉专项设计等。 二、一般规定 当采暖使用市政热源时,设计前应了解相关的市政配套条件如 引入管位置、热媒温度、采暖期等,采暖方案应满足当地相关 部门的要求。 应遵循当地标准进行设计,如本措施和当地标准有冲突时,以 当地标准为准。 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整体设计应以经济性、节省能源、便于安 装为准则。设计院应对空调冷热源、水系统、风系统、及考虑 应用到项目中的新技术或新设备等进行经济技术方案比较。 公建项目需根据功能及规模大小选择合适的空调方式。如果有 合适的位置放置冷却塔且对住户生活不产生影响时可采用水冷 式中央空调系统。如项目当地有采暖需要,优先采用空调系统 送热风的形式供暖。 地下室的排风口设置位置、室外空调机的安装位置、集中中央 空调室内外主机位置、冷却塔设置位置等均应考虑散热和噪声, 不得影响其他住户、商铺、小区内行人的正常生活。 水系统定压应尽量采用高位膨胀水箱定压,避免采用投资和能 耗较高的定压罐形式定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