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反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__。
A.后退向上,强制切土B.后退向下,强制切土C.前进向上,强制切土D.前进向下,强制切土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__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A.操作资格B.许可资格C.安全资格D.岗位资格3、高压无气喷涂机高压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__,亦不得在尖锐的物体上用脚踩高压软管。
A.250mmB.240mmC.230mmD.220mm4、当挖掘装载机停放时间__时,应使后轮离地,并应在后悬架下面用垫块支撑。
A.超过1小时B.超过2小时C.超过1天D.超过2天5、机动翻斗车在__时,严禁在车底下进行任何作业。
A.内燃机运转B.停运工况C.卸料工况D.检修E.斗内荷载6、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__的绝缘多股铜线。
A.1.5mm2B.2.5mm2C.3.0mm2D.3.5mm27、模板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是__。
A.钢材B.木材C.铝合金D.竹材E.铜材8、坡度大于1:2.2的屋面的防护栏杆高应设置为__。
A.1mB.1.2mC.1.3mD.1.5m9、机械型力矩限制器的特点不包括__。
A.工作可靠B.适应现场施工作业条件C.结构简单,损坏率低D.有预警信号10、下列建筑工地上的声音中,属于机械噪声的有__。
A.发动机发出的声音B.电锯断料声音C.风钻凿岩声音D.混凝土搅拌声音E.木材加工声音11、下列选项中,属于因工伤亡事故范围的是__。
A.企业租赁及借用的各种运输车辆,包括司机或招聘司机,在执行该企业的生产任务时,发生的伤亡B.职工乘坐本企业交通工具在企业外执行本企业的任务或乘坐本企业通勤车、船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C.职工在上班途中因路滑摔倒而造成伤害D.职工利用业余时间,采取承包形式,完成本企业临时任务发生的伤亡事故(包括雇佣的外单位人员)E.由于职工违反劳动纪律而发生的伤亡事故.其中属于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或者虽不在劳动过程中,但与企业设备有关的12、当脚手板采用竹笆板时,纵向水平杆的间距应满足的要求为__。
A.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B.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C.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D.间距不大于400mm13、塔式起重机主要由__组成。
A.基础、塔身和塔臂B.基础、架体和提升机构C.金属结构、提升机构和安全保护装置D.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控制系统14、乙炔站的建筑物应采用的耐火等级为__。
A.一、二级B.一、三级C.二、三级D.三、四级15、下列选项中,关于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步骤,排列正确的是__。
①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②组织事故调查组;③现场勘查;④分析事故原因,明确责任者;⑤提出处理意见,制定预防措施;⑥写出调查报告;⑦事故的处理结案。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④③⑤⑥⑦C.②①⑤③④⑥⑦D.⑤②①④③⑥⑦16、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佩戴的工作标识卡,必须注明佩戴者的__,宜有照片。
A.性别B.姓名C.职务D.工作岗位E.年龄17、混凝土搅拌机在__时,应将进料斗提升到上止点,用保险铁链锁住。
A.料斗下检修B.场内移动C.工作时D.工作结束E.远距离运输18、下列选项中,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的企业人员有__。
A.电工、焊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B.企业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C.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D.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E.企业待岗、转岗、换岗的职工,在重新上岗前19、疏散走道及其交叉口、拐弯处、安全出口处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
疏散指示标志灯的间距不易过大,距地面高度应为__。
A.1~1.2mB.1~2mC.1~1.8mD.1.5~2m20、下图所表示的箍筋形式为()。
A.单肢箍筋B.封闭式双肢箍筋C.复合箍筋D.开口式双肢箍筋21、推土机停机时,应先降低内燃机转速,变速杆放在空挡,锁紧液力传动的变速杆,分开主离合器,踏下制动踏板并锁紧,可以熄火的水温和油温分别为__。
A.76℃、92℃B.70℃、85℃C.78℃、95℃D.80℃、100℃22、在建筑施工中死亡人数在3~9人,重伤人数在20人以上为__。
A.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D.特别重大事故23、装设轮子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连接应牢固可靠,立杆底端离地面不得大于__。
A.80mmB.70mmC.60mmD.50mm24、单斗挖掘机启动后,接合动力输出,应先使液压系统从低速到高速空载循环__。
A.5~10minB.10~20minC.20~25minD.25~30min25、__以上大风、大雪、大雾天气下应暂停脚手架的搭设及在脚手架上作业。
A.四级B.五级C.六级D.七级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1、普通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__,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
达不到规定安全距离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A.400mmB.500mmC.1000mmD.1500mm2、安全帽帽衬顶端至帽壳顶内面的垂直间距为__。
A.8~10cmB.10~15cmC.15~20cmD.20~25cm3、浇灌混凝土脚手架时,立杆间距不得超过__,土质松软的地面应夯实或垫板,并加设扫地杆。
A.1.5mB.2.5mC.3.0mD.4.5m4、通风设备的风管接头应严密,口径不同的风管不得混合连接,风管转角处应做成__。
A.大圆角B.直角C.小圆角D.钝角5、下列选项中,关于履带式起重机的操作技术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有__。
A.起重机变幅应缓慢平稳,严禁在起重臂未停稳前变换挡位B.起重机荷载达到额定起重量的80%时,严禁下降起重臂C.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应选用起重性能相似的起重机D.单机的起吊荷载不得超过允许荷载的60%E.起重机行走时,转弯不应过急,当路面凹凸不平时,应该缓慢转弯6、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具有的相同特点为__。
A.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B.各电阻承受的电压相等C.各支路分得的电流与支路电阻的倒数成正比D.总消耗功率等于各电阻消耗功率之和7、接地存在的类型有__。
A.工作接地B.保护接地C.重复接地D.防雷接地E.直接接地8、下列选项中,关于安全检查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__。
A.根据检查内容配备足够的资源,特别是大范围、全面性的安全检查,应该明确检查负责人,选调专业人员,并明确分工、检查内容、标准等要求B.每种安全检查都应有明确的检查目的、检查项目、内容及标准,特殊过程、关键部位应重点检查C.整改是安全检查工作的必然后果D.检查记录是安全评价的依据,要做到认真详细,真实可靠,特别是对隐患的检查记录要具体E.对安全检查记录要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认真进行系统分析安全评价9、沉井工程施工前,做好地质勘察和调查研究,掌握地质和地下埋设物情况,清除__深以内的地下障碍物、电缆、管线等,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操作。
A.3mB.4mC.5mD.6m10、对同一安全生产事项的技术要求,安全生产行业标准__安全生产国家标准。
A.可以高于B.不得高于C.应当高于D.必须高于11、压力容器在正常压力范围内、无塑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爆炸称为__。
A.延性破裂B.脆性破裂C.塑性破裂D.韧性破裂12、下列的防暑措施,正确的有__。
A.合理安排工作时间B.改革工艺,减少工人与热源接触的机会C.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D.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作业E.供给含盐饮料13、木工机械应安装__开关。
A.按钮B.扳把C.闸刀D.倒顺14、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应在__内拆除施工围挡和其他临时设施。
A.半个月B.1个月C.3个月D.6个月15、检查评分采用扣分制,关于扣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各检查项目所扣分数不得为零分B.检查项目可以采用负分值C.各检查项目所扣分数之和不得超过该项应得分数D.检查项目不得采用负分值16、暑期施工时要及时供应合乎卫生要求的__等。
A.红糖水B.茶水C.清凉含盐饮料D.绿豆汤E.白开水17、推土机是一种能独立完成__的土方机械。
A.挖土B.铲土C.运土D.卸土E.填筑18、焊割部位必须与氧气瓶、乙炔瓶、乙炔发生器及各种易燃、可燃材料隔离,两瓶之间距离不得小于__,与明火之间距离不得小于__。
A.3m,7mB.4m,8mC.5m,10mD.6m,9m19、模板拆除后,在清扫和涂刷隔离剂时,模板要临时固定好,板面相对停放之间,应留出__宽的人行通道,模板上方要用拉杆固定。
A.30~40mmB.40~50mmC.50~60mmD.1m20、三相四线制线路中,当照明器为白炽灯时,零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__。
A.40%B.50%C.60%D.70%21、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必须由__承担。
A.建设单位B.施工企业C.合同中约定的单位D.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22、汽车式起重机的支腿处必须坚实,在起吊重物前,应对支腿加强观察,看看有无陷落现象,有时为了保证安全使用,会增铺垫道木,其目的是__。
A.加大承压面积B.减小承压面积C.减小对地面的压力D.增大对地面的压力23、在土壤电阻率低于__区域的电杆可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
A.100Ω·mB.150Ω·mC.200Ω·mD.250Ω·m24、汽车式、轮胎式起重机的起吊重物达到额定起重量的__及以上时,应使用低速挡。
A.30%B.50%C.40%D.45%25、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过程的灭火方法为__。
A.窒息灭火法B.冷却灭火法C.隔离灭火法D.抑制灭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