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 2二、工程概况 ......................................................................................................................... 2三、施工部署 ......................................................................................................................... 3四、施工准备 ......................................................................................................................... 4五、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 51、测量工程 ....................................................................................................................... 52、土方开挖 ....................................................................................................................... 63、钢筋工程 ....................................................................................................................... 74、模板工程 ................................................................................................................... 115、混凝土浇筑 ............................................................................................................... 156、混凝土养护 ............................................................................................................... 167、混凝土试验 ............................................................................................................... 17六、主要技术措施 ............................................................................................................. 17七、质量保证措施 ............................................................................................................. 18八、冷却塔水池施工资源计划 ......................................................................................... 181、劳动力需用计划 ....................................................................................................... 182、设备、机具使用计划 ............................................................................................... 19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第二循环水场改造工程冷却塔渠结构施工图。
2、主要规范、规程3、燕化公司文件4、企业内部文件二、工程概况三、施工部署1、工期安排我项目部计划冷却塔地基与基础工程工期约为50天2、资源(人、机、料)部署2.1、人员及施工队伍布置本工程为公用工程的重点工程,我公司从人力资源系统中挑选部分优秀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良好的组织能力。
选择劳务施工队伍时,我项目部挑选优秀的专业化施工队伍,按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统一组织,使各个施工队伍统分结合,步伐一致,从而保证工期。
2.2、机械及机具部署进入现场的机械和机具在经过自检合格后,报监理、HSE管理部检验,通过后,按规定粘贴检验标识。
2.3、材料部署钢筋在材料场加工,现场只作为临时堆放。
垫层、独立柱基础模板采用新钢模。
水池与池壁交接处八字用木模固定。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1000万吨炼油改造项目管理中心制定搅拌站供应。
3、施工总平面部署按照第二循环水场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布置,材料堆放在5#路西侧,该场地应用钢管、木方搭设平台。
临电线路沿基坑东侧布置,临水从5#路水源(甲方指定)焊接DN65的水管往冷却塔基坑西侧引。
由于冷却塔场地狭窄,泵车只能支设在5#路上,考虑混凝土输送要求,在2~3轴、5~6轴、10~11轴处布置37m泵车。
现场木工棚搭设在二循隔油池东侧。
4、施工程序5、施工段划分冷却塔基础工程划分为2个施工段,1~7轴为Ⅰ段,8~12轴为Ⅱ段,根据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
四、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①做好工程技术交底。
②做好上岗人员的培训工作和“四级”安全教育。
2、生产准备做好建筑材料、构件、半成品的准备;预制加工品、模板加工定货及分阶段进场准备;机械准备如泵车1台、罐车6台和施工机具准备如振捣棒5条、小推车3辆。
3、现场准备3.1、场地平整施工前,应先挖去表层杂填土并经平整,保证施工机械的行走安全。
在主要施工道路如上下的坡道铺设级配砂石。
3.2、测量放线冷却塔定位测量在监理复核后方可使用。
3.3、施工用电、用水现场准备振捣棒接线电源。
基础施工混凝土养护用水,由5#路旁侧水源引入。
4、H SE准备4.1、所有施工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必须办理入厂证,经过四级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
4.2、施工防护设备、个人防护设备及消防设备准备齐全。
4.3、进场设备、机具自检合格后报HSE管理部领取检验合格标识。
4.4、现场按照《HSE管理实施细则》做好场容、场貌工作。
五、主要项目施工方法1、测量工程1.1高程测量以及建筑物定位采用DSZ2.5水准仪1台,TDJ2E经纬仪1台,5米塔尺1把,50m钢尺2把。
所有测量设备使用前,已经法定检测单位进行校验,出具检测合格证。
施工中注意维护、保养,出现问题及时修理,修理后重新校验。
①水准点引测:根据甲方指定北京燕山工程勘测有限公司所提供的5、6、7点,将高程引入施工现场。
根据工程施工需要,将水准点引入施工现场,由引测点进行放线施工,建立高程控制网,引入施工现场的高程控制点标高统一使用±0.000。
②本工程定位依据设计总平面图所示建筑物的红线范围及建筑物间相对位置进行放线定位。
1.2、水池底板浇筑前,标高线应在柱子上弹出,并拉小线进行控制。
2、土方开挖2.1、机械开挖本工程柱子间距小,柱基埋深较深,土方量较大,而四周场地狭小,无法堆积土方,我项目部拟采用一台反铲挖掘机、10台土方运输汽车,随挖随走。
开挖由南向北进行,开挖前在周边设置4个水平控制点,随时控制开挖深度,避免超挖,破坏持力层。
开挖时,在基坑南侧临5#路设1:1.5坡道,供汽车与人员上下使用。
由于北侧紧邻路基、东侧紧邻管廊基础,在开挖前,设置立钢管,用钢筋拉结。
开挖过程中,为防止明水流到基槽内,在基坑四周设围堰。
清槽示意图如下:由于冷却塔基坑有地下水涌,故本土方开挖工程采取人工降水措施:在基槽四周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水明沟及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降水。
将在现场安排人员24小时排水;基槽开挖后在周边设置明沟,在合适设置积水坑,用潜水泵随时排水。
2.2、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上20cm时,停止机械开挖,由测量人员放边坡线和钎探点位,开始进行钎探施工。
2.3、验槽。
合格后,人工挖除20cm预留土体,人工清运土体应倒退进行,若手推车不得不在挖好的基底上行走时,必须垫好木板或厚铁皮,不得扰动基地土。
如果要进行地基处理,应挖去不均匀填土,粘土层持力层与池底垫层之间用级配砂石分层夯压回填至池底垫层底标高处,压实系数大于0.96。
2.4、基槽平整完好,随时用塑料布覆盖,防止基底土水分蒸发损失,导致土体积膨胀,并及时进行垫层施工。
2.5、对边坡,特别是管廊边坡和5#路边坡加以保护。
东侧管廊下边坡防护措施如清槽示意图所示,采用钢管、脚手板、钢筋进行加固。
2.6、为防止地下水和雨水浸泡槽底,沿基坑边50公分宽预留临时排水沟,在转角处设临时积水坑,随时抽出坑内积水。
2.7、质量标准允许偏差3、钢筋工程3.1、施工流程:3.2、钢筋进场钢筋进场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进行核对,进加工场后进行外观检查,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并根据标志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和作见证取样,经过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没有接到质量证明书或者经复试为不合格品时,不得紧急放行。
3.3、钢筋加工钢筋在材料场预制和施工,钢筋加工前先审图,确定各部位的标高、尺寸准确无误,各项配筋符合规范要求,若有问题,及时与甲方代表接洽处理。
钢筋下料严格根据图纸、规范计算钢筋长度,统计出根数、规格、形状,编号填写钢筋配料单,经审核无误后,方可下料。
配置钢筋用料时,应做到统筹计划,长短结合,减少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