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智慧名句”影响每个人的一生《国学》的范畴很大,但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近几年兴起的国学热是指以儒家哲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
人类已经有好几千年历史了,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不少伟大的人物,他们不仅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很多生活中的智慧,假若没有这些智慧也就无法取得如此的成功,比如说他们的爱心,他们的为人处世的智慧等等。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具有高智慧的普通百姓。
正是因为有了智慧,他们不仅为人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获得了不少人的尊重与爱戴。
可以说,我国几千年的国学经典名句,对我们的智慧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我们的一生具有极大的影响。
学好《国学》就是要学好国学中的经典智慧名句,唯有如此,我们每个人就能成为一个懂得学习、懂得生活、懂得做人、懂得发展的人。
那么,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人类才会永久和谐共处。
《国学》文化中不凡糟粕的东西。
假若能将古今伟人名人具有人生智慧的经典名句编写成《智慧国学》,并在学校或是公益性社区开展相关教学,不仅能有效提升国民智慧,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国民的道德修养。
但是,近几年热起来的《国学》逐渐没有市场了,除了应试教育因素外,也与其中不少糟粕有关。
为此,本人精选了一百多条具有人生智慧的经典名句提供给相关人士参考。
因为不少家长至今仍然看中应试教育中的成绩,家长重视孩子的分数远比重视道德修养强。
加上市场经济等环境的影响,整个社会道德匮乏已经到了不得不有效重视的时候了。
这种有效重视就是要在社区在公益校外教育中普及“国学智慧经典名句”的学习,这是提升国民道德修养之根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不少多才多艺的人退休后,大多只能在家自娱自乐,至多在住宅小区带领居民跳跳健美操等等。
我们国家应在城镇与农村建立起公益活动的社区,提供一个舞台让爱好公益活动的人士发挥他们的余热。
退休后的老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有益于他们的心身健康,同时也能在老人群体中开创一种无忧无虑自娱自乐的群体生活方式之先河。
公益活动不仅仅是扶贫助学,也应该是互帮互助。
像目前我国不少养老院已形成了互助组织,甚至还自力更生种植蔬菜瓜果,在劳动中自娱自乐,获得心身健康。
同时,像我国的精粹文化的气功、针灸、保健、智慧国学、演讲口才等等有利于健康人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能在社区中发扬光大,一定能造福一代代人。
1、孔子曰(yuē):学而时习之,不亦(yì)说乎?注解:曰——说;时——时常;习——温习;亦——也;说——高兴;乎——吗。
【译文】孔子说:学过的知识,再常常地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2、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孔子说:好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不也高兴吗?3、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注解:愠——怒,怨恨;君子——人格高尚的人。
【译文】①.人家不了解自己,却不怨恨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译文】②.人家不聪明不明智,与这样的人相处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4、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译文】孔子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5、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解:则——就;罔——蒙蔽,迷惑不解;殆——危险,陷入困境。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6、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译文】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知识不是力量,使用知识才是力量。
8、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改变的力量。
9、毛主席说: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10、很多人都愿意学习,但是不愿意复习,更不愿意练习,所以没出息。
1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y ǐ。
注解:过——过错;谓——称为;矣——文言助词。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2、亚心为“恶”,只要处在亚心状态,即心态稍shāo 微w ēi 不好,你就可能恶语伤人,你就可能有恶的念头产生。
13、境由心造,所以,世间本无事,庸yōng 人自扰r ǎo 之。
注解:境——环境的好坏;造——造成,决定;庸人——指见识浅陋、没有作为以及平常的人;扰——打扰,扰乱;【译文】环境的好与坏是由心情造成的,所以,世间本来就没事,是庸人自己打扰自己。
14、孔子曰:小不忍r ěn 则乱大谋m óu 。
容忍是成功者必备的心态。
注解:忍——容忍;谋——计谋,计策。
【译文】孔子说:小事情不能容忍,就会坏了大事。
容忍是成功者的必备心态。
15、孔子曰:君子求诸z h ū己,小人求诸人。
注解:求诸——要求,依靠。
【译文】①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译文】②孔子说:君子依靠自己,小人依靠别人。
16、鬼谷子曰: 一个人相随心生,口乃心之门户。
注解:乃——就是;之——助词;门户——门(总称)。
【译文】①鬼谷子说:一个人的心性好与坏,是由他的心性决定的,人的言行就是他的内心的一个门户。
【译文】②鬼谷子说:一个人的面相好与坏,是由他的内心产生的,人的言行就是他的内心的一个门户。
【译文】③鬼谷子说:一个人的言行是由他的心性所决定的,而一个人的心性好与坏,是人的心灵境界决定的。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注解:务——致力;本——根本。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8、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w ū染r ǎn者。
19、人际沟通,最忌j ì讳h u ì的就是一脸死相。
20、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但是,人的胸xiōng 怀huái 、人的境界、人的智慧、人的德性是修出来的。
21、毛主席说:雄关漫m àn 道d ào 真如铁,而今迈m ài 步b ù从头越! 注解:漫道——慢说,别说,漫长;迈步——提脚向前走。
【译文】毛主席说:雄伟的娄山关漫长得真的象铁一样坚固,今天我们迈步又要从头越过去!22、毋w ú意,毋必,毋固,毋我。
注解:毋——不要,不可以;意——猜测;必——专断,任性;固——死板;我——自以为是。
【详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共同完成任务。
【简译】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不死板;凡事不自以为是。
23、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 ān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解:焉——文言助词。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4、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个人才。
2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注解:藏——隐藏;器——比喻才能;于——在;待时——等待时机; 动——行动。
【译文】君子要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在必要的时刻施展出来。
26、孔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注解:泰——安宁,镇定,毫不在意。
【译文】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没有娇气 ;而小人处处骄傲,少了一种镇定。
27、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注解:周——合群,团结;比——勾结,搞帮派。
【译文】①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译文】②孔子说:君子团结但是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28、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解:己——自己;欲——想; 勿——不要;施于——给,给(j ǐ)予(y ǔ)。
【译文】孔子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
2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解:讷——木讷的,少言寡语。
【译文】①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
【译文】②孔子说: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30、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注解:淡泊——看淡名利;明志——明确的志向;宁静——平静下来做事做人;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译文】一个人要看淡名利,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平静下来做人做事,就能实现远大目标。
31、孔子曰:不二过,不迁怒。
注解:二——二次;过——错误;迁怒——对别人发脾气。
【译文】孔子说:不重复犯错误,不对别人发脾气。
32、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注解:不为——放弃一些事情;也——文言助词;有为——做一些大事。
【译文】孟子说:人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去做,才会有工夫去做一些大事。
33、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注解:老——赡养;吾——我的;老——长辈;以及——从而推广到;人——别人;之——的;幼——爱护;幼——晚辈。
【译文】孟子说: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34、不以一眚掩大德。
注解: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
【译文】①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译文】②不会因为别人有一点小错误就看不到他的大功劳。
35、多行不义必自毙。
注解:多行——做得太多;不义——坏事;自毙——自取灭亡。
【译文】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36、什么叫做佛(fó),就是觉(jué)者(zhě),智者,通(tōng)俗(sú)的讲就是觉(jué)悟(wù)了的人就叫佛。
3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注解:人——别人;一——一次;能之——学会它;己——自己;百之——学它一百次。
【译文】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
38、三思而后行。
注解:三思——多次思考;后行——然后才行动。
【译文】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39、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注解:敏——灵敏;好学——喜爱学习;耻——可耻;下问——向学识浅陋的人请教。
【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形容谦虚好学。
40、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解:喻——懂得;义——义气;利——利益。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是义,小人懂得是利。
41、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注解:傲气——骄傲、自大;傲骨——自尊、尊严。
【译文】人不可以骄傲自大,但也不可以失去尊严。
4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注解:谓——称为。
【译文】读书有三到:称为心到,眼到,口到。
43、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注解:敬——敬业,认真工作;无失——不犯错误;恭——恭敬;皆——都是。
【译文】子夏说:君子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四海之内,都是兄弟。
44、孔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注解:以——因为;言——话说得好;举——提拔;不以人——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废言——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译文】孔子说: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