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

B《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

3. 不完全性 关于客观事实的信息是不可能全 部得到的,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只 有舍弃无用和次要的信息,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
4. 等级性 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战略级、战术 级和作业级
5. 变换性 可以由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载体来 载荷。这一特性在多媒体时代尤为重要。
6. 价值性 信息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 因而是有价值的。
某则消息或者知识只有对接受者的行为或思维活动产生影响时,才 能称为消息。
如果换个角度看,从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角度还可以给 消息下一个定义: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称为信息。

二、信息的概念 - 1
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
气 温——自然信息
遗传密码——生物信息
可以利用概率来度量信息
例如,现在某甲到1 000人的学校去找某乙, 某乙所处的可能性空间是该学校的1 000人。当传 达室告诉他:“这个人是管理系的”,而管理系 有100人,那么,他获得的信息为100 /1 000= 1/10,也就是可能性空间缩小到原来的1/10。
通常,我们不直接用1/10来表示信息量,而 用1/10的负对数来表示,即-log1/10= log10。
❖ 什么是信息?
❖ 即经过加工的数据。但是在不影响问题理解的情况下, 常常对“数据”和“信息”这两个术语不做区别地使用。
❖ 信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只对其具有某种需求的用户才 会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信息与决策者密切相关。
❖ 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是什么?
❖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信息则是数据的含义。
❖ 数据就是信息的原材料,信息系统就是把数据加工成适 合用户使用的形式——信息。
企业报表——管理信息
事物不停变化(时间、地点、程度、方法)
二、信息的概念 - 2 数据的定义
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 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字符、文字、 图形等等。
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决策者利用 经过处理的数据做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 能得到相反的结果,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 释是否正确,因为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 景和目的。
二、信息的概念 - 3
信息的分类
按照管理的层次 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 按照应用领域 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 按照加工顺序 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
- 按照反映形式 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
二、信息的概念 - 4
信息的性质
1. 事实性; 2. 时效性 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到利用的时间 间隔及其效率;
(四) 信息系统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是网络化
1991年,Internet对社会开放。 1993年WWW(万维网)在Internet上出现,为信息 系统的网络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近年来,管理信息系统依托互联网正从企业内部
向外部发展,出现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 虚拟企业、网上谈判支持系统等许多新的概念。
第一章 物流与信息基础知识
第二节 信息基础知识
一、信息的定义
数据存储
原料
数据
处理器
产品
信息
❖ 什么是信息? ❖ 通俗的解释:人们关心的消息或知识。 ❖ 但是这样的解释并不准确, ❖ 如下面这样一个例子

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同样的信息对于不同的人作用并不一样, 所以我们需要给信息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三、信息的度量 - 1
信息量的大小如何衡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能消 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的程度,消除的不 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大,反之,发 出的信息量小。
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 那么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信息在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可以看作 是负熵,信息量愈大,则负熵愈大。
三、信息的度量 - 2
业务处理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 部门)的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 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 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 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三、信息系统的发展 - 2
一、系统和信息系统 - 1 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 而存在的集合。 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 目的性 相关性 环境适应性
系统的分类
自然 复合 人造 系统 系统 系统
一、系统和信息系统 - 2
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
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 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 实现组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各项活动 (物流 资金流 事 务流 信息流) 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二、信息系统的类型
(一) 作业信息系统 作业信息系统的任务是处理组织的业务、控
制生产过程和支持办公事务,并更新有关的数据库。 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电子商务的概念还在从商务活动进一步拓宽,出
现了政府管理中的电子政务,教育领域中的电子教务 (远程教育),医疗领域中的电子医务(远程医疗) 等。
一、信息化概览 -1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是物质、能源和 信息。
工业革命使人类在开发、利用前两种资源 上取得巨大成功,其结果是创造了工业时代。
当今,随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
在这一过程中,整个社会通过普遍地采
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更有效地开发信 息资源,使信息资源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 值中的比例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
二、信息的性质
1、事实性:事实是信息的第一和基本的性质 2、等级性:信息是分等级的 3、扩散性:没有不透风的墙 4、可压缩性:信息的不完全性 5、分享性:分享有利于信息成为企业的资源 6、传输性:尽可能用信息的传输代替物质的传输 7、增值性:在信息废品中提炼有用的信息 8、转换性:信息、物质、能源三位一体且互相转化
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 们越来越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一、信息化概览 - 2
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
态过程,它反映了从有形的可触摸的物质产品 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到无形的难以触摸的信息产 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演化和转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