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是构成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美的重要因素。
1.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 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宫殿、住宅、官衙、寺 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 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 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 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 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 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3个方面。
拙政园
谐趣园
江苏无锡锡山寄畅园的借景
江苏苏州拙政园的借景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代园林突 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
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 成为园景的一部分。
江苏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苏州拙政园的“与谁同 坐”,景是一座扇形亭, 临水面东,亭中设一几两 椅,宜于赏月。造园匠师 借用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诗 中的“与谁同坐?明月、 清风、我”的佳句,突出 了这一景观所蕴含的诗情 画意。
1.3.1、形象突出并富有装饰性的曲线屋 顶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 类型示意图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
能性。后世归纳的5种基本屋顶式样庑(wǔ)殿顶、攒尖顶、
硬山顶、悬山顶和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
1.3.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 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衬托性建 筑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
下面即以北京故宫为典型实例,作进一步的 赏析。
从天安门广场看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位于北京旧 城的中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代永乐五 年(公元1407年)开始兴建,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竣工。
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俗称外朝三大殿, 这是皇帝举行大典、发号施令的主要地方。。
苏州网师园中的 “月到风来”亭
亭中横匾是“月到 风来”,而对联则 取唐代著名文学家 韩愈的诗句“晚年 秋将至,长月送风 来” 。
中国古代园林,大多面积很小,且以围墙封闭, 但它却能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表现了处理 空间的极大灵活性。
苏州多数园林的人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 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 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 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
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鉴赏
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鉴赏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独 树一帜,自成体系,并且对亚洲一些国家的 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对亚洲各国的影响
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体系
同欧洲的古代建筑艺术相比,中国古代建筑 艺术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
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三大类型。
和玺彩画 (北京天安门)
旋子彩画 (北京故宫宁寿宫西庑)
苏式彩画 (北京故宫遂初堂厢房)
二、中国古代园林艺术鉴赏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历史悠久。约从公元前11世 纪我国奴隶社会末期即商末周初的“囿 (yòu )”,直到20世纪初封建社会解体为止, 具有前后长达3 000多年的历史。
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汉)
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清)
1.3.3、独具匠心的色彩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 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 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
北京故宫皇极殿旁的垂龙门
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 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
中国现存的著名古代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 明、清两代的遗物,其精华集中在江南,有 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的评语。
苏州最著名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 亭和网师园,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苏州园林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1、建筑结构技术与建筑艺术形象之美 的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所以,在建筑结构方式上以木构架结构为主, 有人称之为框架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在古 代历史条件下具有多种优点。
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即建筑物上 部的荷载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
其次,这种结构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综合以上所述,人们不发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
是由山水、花木、建筑、绘画、文学等巧妙的综 合艺术。它的一些独特的造园手法,对于我们今 天创造更加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有着重要的 意义。
谢谢大家
再以中国古代建筑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建筑装饰中 色彩的使用来看,北京故宫同样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 代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
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 次之。
中国古代建筑的彩画是按照严格的等级,画在不同的建筑 上的。根据纹饰和用金量的多少,彩画可分为和玺彩画、
苏州拙政园小飞虹
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与万寿山
中国古代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它把人 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做到了如明
代著名园林设计家计成在他的造园名著《园 冶》中所说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苏州环秀山庄的假 山
苏州艺圃西南隅小 院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讲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完美 结合。如果说山水是中国园林中的骨干,那么, 建筑可以说是园中的“五官”。
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 衙建筑中,房屋的主体部分即经常可以照到 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 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 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 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北京天坛祈年殿
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为了使建筑 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 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