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口炎与口蹄疫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牛口炎与口蹄疫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试析牛口炎与口蹄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摘要] 文章从牛的口炎与口蹄疫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进行阐述,从而提出鉴别诊断的方法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口炎与口蹄疫病因及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治疗机理
新疆福海县与哈巴河县同属阿勒泰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腹地,属大陆性北温带寒冷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春秋季界限不明显,为口蹄疫非疫区。

2011年4月底,一八五团五连一养殖户从内地引进育肥牛91头,于5月初个别牛只出现流涎、口黏膜水疱、溃疡,体温略有升高,10天后,约有50%的牛出现症状,我们及时采取隔离、清洗口腔、消毒、强心补液、抗菌治疗,改善饲喂饲草后,取得较好的效果,全连牛只587头,仅此一户发病;初步确诊为因饲养条件特别是饲草质量的突然改变是造成此次口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但在当地职工中却盲目认为是口蹄疫,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为此,本文试从这两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进行阐述,找到鉴别诊断的方法和防治措施。

一、病因
1.口炎
非传染性病因,有机械性(吃了粗糙或尖锐的饲料,饲料中混有木片、玻璃或麦芒等杂物所造成;牙齿磨灭不正或各种坚硬机械刺激);温热性和化学性损伤;以及核黄素、抗坏血酸、烟酸、锌等营养缺乏症。

传染性病因:见于微生物感染,另口蹄疫、坏死杆菌病、牛黏膜病、牛恶性卡他热、流行热、水疱性口炎等特异病原性疾病。

2.口蹄疫
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由口蹄疫病毒引起。

二、临床症状
1.口炎
口腔,唇内面、齿龈舌上下面、口角、颊内面、硬颚甚至鼻孔周围有胡椒粒至扁豆大的扁平丘疹产生的上皮缺损,病灶呈鲜红色或者微黑色,上皮脱落后形成一个圆形凹陷常如被虫蛀蚀,常常可以见到帽徽状或月牙状的丘疹和烂斑。

病程一般7~10d。

通常没有全身症状,很少发热也不影响饮食欲,大都取良性经过。

只有严重病例可能引起舌粘膜大部或全部脱落,食欲和反刍扰乱,身体消瘦。

一般都有轻度的泡沫样口涎,口臭和少量的脓性眼垢。

2.口蹄疫
牛体温40~41℃,口腔有明显牵缕状流涎并带有泡沫,开口时有吸吮声。

口腔黏膜发炎,口腔、舌及蹄部出现水疱呈蚕豆到核桃大小,内含透明的液体,主要发生于口唇、舌面、齿龈、软腭、颊部黏膜及蹄冠、蹄踵和趾间的皮肤,偶尔见于鼻镜、乳房、阴唇等部位。

经过1~2天后水疱破裂,表皮剥脱,形成浅表的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

若继发细菌感染则可导致病牛不能采食、站立困难,甚至蹄匣脱落,病程延长。

病牛体重减轻和泌乳量显著减少。

特别是
引发乳腺炎时,产乳量损失可高达75%,甚至泌乳停止乃至不能恢复,本病多取良性经过,一周即可痊愈,但有蹄部病变时病程可延长至2~3周以上,病死率在1~3%以下,但也有些患牛可能在恢复过程中突然出现恶化,表现全身虚弱,肌肉震颤,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

三、鉴别诊断
1.口蹄疫属高热型,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高热可达40~41℃以上,水泡破溃后体温下降。

口腔、趾间、乳房都有大的水泡,破溃后形成大的烂斑,如护理不当,感染化脓,形成溃疡、坏死,甚至引起蹄匣脱落,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死亡,死亡率幼畜可达70%,成畜1%~5%。

而且流行最猛烈,传播最迅速,一旦发生经2~3d即可波及全群,如紧急防治不严,可造成大流行。

2.根据两病的发病原因、临诊症状和病理剖检特点,一般不难做出初步诊断,但为了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有时有必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主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补体结合实验、琼脂扩散试验、免疫营光技术等,以及被检动物血凝试验来鉴定病毒的血清型。

四、防治措施
1.口炎的治疗措施根据一八五团发病牛,兽医采取措施主要是口腔消毒,消炎,个别严重的强心补液。

一般的牛都有食欲,可在饮食后用0.1%的高锰酸钾液冲洗口腔,创面涂碘甘油之后洒布牛羊口蹄疮速愈散,个别严重的体质瘦弱的牛,静脉注射5%的糖500~1000ml,维生素c20ml,cnb10ml,所有的病牛均需隔离治疗。

一般
经5~7d治疗即可治愈。

在一个月的治疗过程中,无一死亡,治愈率100%。

2.发生传染性口炎时,要求在治疗的同时还应对畜舍和饲养场消毒。

禁止外人进入牛场,可在养殖场进门处铺2.5m×4m的草帘喷洒2%的火碱液,对进出人员及车辆进行消毒,每天两次,控制疫情的蔓延。

3.口蹄疫防控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口蹄疫属本法规定管理的一类动物疫病,按本法第三十一条及《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相关规定,当发生口蹄疫时,必须立即上报疫情,确切诊断,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并分别进行封锁和监督,禁止人、动物和物品的流动。

在严格封锁的基础上,扑杀患病动物及其同群动物,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剩余的饲料、饮水、场地、患病动物污染的道路、圈舍、动物产品及其他物品进行全面严格消毒。

当疫点内最后一头患病动物被扑杀后,3个月内不出现新的病例时,报上级机关批准,经终末彻底大消毒后,方可解除封锁。

五、讨论与体会
1.对于牛的口炎,要及时发现病牛,并给予合理的治疗与护理,补糖补钙,改善饲养条件,注意消毒与杀菌,均可治愈。

2.发病养殖场的兽医及饲养人员进出饲养场要更换衣服和鞋,做好个人防护,并禁止不同养殖场之间互相走动,防止人为感染和疫情扩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