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因公致伤、致病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制定本流程目的:系统的规范公安民警因公致伤、致病的接诊、分诊、检查、诊断、抢救全程医疗服务行为,使因公致伤、致病的公安民警得到及时、规范、高效、周到的医疗服务。
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风险。
一、管理范畴
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病人生命。
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
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
甲亢危象等。
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
(一)院外急救
按“急诊院前抢救制度”进行必要的处理,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二)院内抢救
1、病人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
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
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
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2、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
嘱、下达会诊医嘱、下达检查医嘱、下达手术医嘱。
所有医嘱可下达口
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
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
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3、专科医生在到达急诊科进行会诊时,急诊医生负责和专科医生就病人的
情况进行口头沟通,专科医生应对病人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急诊
科医生说明专科处理意见,确定转专科诊治病人,由急诊科医生负责将
病人转送到专科医生指定的场所,如手术室、病区。
4、经急诊科外科医生评估,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病人,如
肝、脾破裂、大出血等,在快速做好术前准备的同时,急诊科医生通知
专科医生直接到手术室,并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急救手术准备。
急诊科
医生将病人送到手术室,在专科医生到达手术室之前由急诊科医生、麻
醉师共同抢救病人,专科医生到达后,与急诊科医生交接病人,由专科
医生完成治疗和手术。
术前必须有书面的手术通知单,写明术前诊断、
手术名称及病人基本信息。
5、多发性损伤或多脏器病变的病人,由急诊科主任或在场的最高行政主管
或在场的最高医疗技术职称人员主持会诊,会诊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
参加,根据会诊意见,有可能威胁到病人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
室接收病人,并负责组织抢救。
所有急性危重病人的诊断、检查、治疗、转运必须在医生的监护下进行。
三、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
(一)在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凡不属于本专业授权范围的抢救要尽快请相应专业医生紧急会诊。
接到会诊通知,在医院医疗岗位的医生10
分钟内到达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指派本专业有相应
资质的医生前往。
在院外的二线医生30分钟内要到达现场。
(二)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限
1、病人到达放射科后,平片、CT15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
报告)。
2、超声医生在接到病人后,1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3、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
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凝血结果报告,配血申请30
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
4、药学部门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
(三)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在手术室门口接病人,病人到达后,接入
手术区,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评估和选择麻醉方案。
急诊抢救手术要求
在病人到达急诊科后1小时内开始。
(四)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手术通知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件在右上角盖红色“抢救”印章,免除挂号、押金等住院手续,优先
进行医学处理,治疗终结后再结算相关医疗费用。
(五)病人的病情、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根据医院规定完成知情同意,如病人没有家属或委托人,可由两名主治医生以上职称的医生签署知情
同意书,并报医务科长或总值班批准、签名。
四、报告和会诊
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接诊医生及时报告专业负责人、科主任,同时报告医院“公安民警因公致伤、致病救治绿色通道领导小组”,绿色通道领导小组人员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组织和协调抢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