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团队任务书

教学团队任务书

教学团队任务书
院级教学团队建设任务书
团队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团队带头人:
联系方式:
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
填表日期:2011 年5月25日
组织人事处制
填表说明
1.任务书限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

2.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3.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但页码要清楚
、团队基本情况简介
、团队成员情况1.带头人情况:
2.主要成员情况(限填10人)
三、团队建设目标
四、团队建设方案
子项目一: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1.建设目标
2011-2013年度,将团队规模扩大5-10人,
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1〜2名,其中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3名,其中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名;聘请校外兼职教师3-5名。

三年内,使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双师比例达100% 兼职教师比例达到50%^上, 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位比例达70刻上。

2.建设思路
按照“专职教师职业化,兼职教师专业化” 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本着“双方联动、双岗交替、双向培养”的建设思路,通过访问研修、实践、学位提升等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有关教学方法改进、技能培训、科研项目开发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同时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与锻炼,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

3.建设措施
(1)专业带头人建设
2011-2013年,将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同时按照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要求培养院级专业带头人1名();通过国内外访问、研修、考察、行业交流等多种方式,重点加强有关专业研究、课程体系开发、各类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培养成为“敬业爱岗、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熟悉市场、改革创新“的专业带头人(如表1所示)
表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带头人培养措施一览表
培训项目培训内容
合计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的需要,三年内将从企业增聘2名高级工程师来校任兼职教师(如表3所示),兼职教师达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0测上。

(4)“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2010-2012年,对于专任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重点加强专业技能、新技术、新知识;实践能力、实训教学能力、市场调研等方面的培训;对于兼职教师,重点加强有关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方法、科研项目开发等能力的培训。

通过校企合作,使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子项目二:人才培养规划
1.建设目标
培养适应机械加工与装配、机电设备安装、运行与维护、生产管理与技术支持等岗位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
秀专业品质及健全的心理、身体素质,高等技术应用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门人才。

合模式。

进一步强化校内现代制造技术创业园的专业
教学服务功能,使之成为专业对接产业的桥梁和
专业服务产业的窗口。

⑵扩展校企合作办学渠道,完善工学结合管理机制
全方位、多样化地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形式,形成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多边多赢的育人环境。

总结与“中科集团”、“机电工业园”和“筑英阀门”等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经
验,拓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规模,“订单式”培养的学生达到40%以上;拓展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新增面向装备制造业的顶岗实习企业10〜15家,并与2〜3家湖南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实施工学合作教育项目,对照行业标准修订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

完善工学结合管理机制。

完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综合实训等生产性实训环节的实施方案和质量监控体系,与企业共同建立针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

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要求组织实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校外顶岗实习从实习指导到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的各个环节,均由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实施。

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实习期满后,实习单位应对实习学生做出书面鉴定,作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依据,考核合格的学生由校企双方共同出具“工作经历证书”。

⑶进一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建立先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平台,努力提高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100%重点建设专业的毕业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在50%以上;逐步推行教师“双证书”制度,提高专业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40测上的专业教师获得高级以上非教师系列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

⑷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和过程监控
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实行校企双重管理双向考核,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推行推荐和自主确定相结合的顶岗实习单位落实机制,同时兼顾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依据《岳阳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暂行管理办法》要求,重点完善校企“双管理、双考核”机制。

子项目三:教育教学、应用技术推广研究及社会服务
1.建设目标
三年内,完成市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4项、应
用技术研究课题5项。

教师年均公开发表专业应用研究论文1篇,专业教师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10篇。

把团队打造为地区机电行业产品研发与技术改造的品牌团队。

2.建设思路
以对接地方产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教研教改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双向并举,积极推进高职机电一体化教育教学研究,推进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通过项目研究、校企合作、产学
(2)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
团队充分挖掘长期技术积累,将团队成员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得的专利作更深层次的开发,加强与
企业的深度合作,将成果转换成产品;同时,加强新技术、新器件、新材料的应用研究,为行业新产品开发做好铺垫。

三年内,完成各级各类应用技术研究课题3项如表15所示。

表15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技术课题规划一览表
(3)社会服务
团队依托岳阳职教集团平台,在社会培训和中职师资培训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为社会服务的层次,将社会服务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为地区机电行业产品研发与技术改造服务上来,在特色产品研发、特种设备维护、特殊工艺开发上加大攻关力度,实现校企双赢,在行业扩大影响,将团队打造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团队。

子项目四:课程资源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3年内,完成2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2门在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通过验收,2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完成5本项目教材的编写,形成1个集纸质、电子、网络于一体的立体
化教学资源库。

2.建设思路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引领教材建设,形成1个集纸质、电子、网络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促进我院专业资源建设。

3.建设措施
(1 )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团队制定并完善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确立一批专业技艺精湛、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建立起一批能反映我院办学特色和教学水平的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3年内完成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每门精品课程将按要求编写教材,并形成电子教材资源库。

表16精品课程建设计划表(2010-2012年)
(2)加强专业项目特色教材编写
教材的编写工作。

学院计划投资10万元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家、省部级的教材和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3)建立和完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和自主学习平台
3年内,开发系列课程教材及课件,建设专业群共享资源库和自主学习平台。

建立专业网站,自主开发3门网络课程:《机械手的加工与装配》、《生产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机床维修》。

建设和完善包括电子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电子教材、网上答疑与互动等内容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子项目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1、建设内容
在现代制造技术创业园,改建数控加工实训车间、质量检测工作室、新建数控机床维修工作室、自动化生产线工作室、中高级电工维修工作室。

在已建立校外实习基地8家的基础上,新建3家,使校外实习基地达到11家,满足与就业相关的学生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学生顶岗实习。

重点建设国泰岳阳造纸机械有限公司、机电工业园、鸿森电磁有限公司、岳阳筑英阀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等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使长期的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稳定在10家左右,达到年接纳顶岗实习
学生总量400人左右。

2.建设思路
持的数控实训基地项目要求,设备已在 2009年 9月份开始进厂和进行安装调试。

预计2010年3 月全面投入使用。

表18 二期工程建设计划及预算表
♦软件建设
进一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优化培训项 目。

加大骨干课程实训教材的修订力度,开发
3 个专业的成套实训教材,开发5个以上的培训项
目(见表19)。

表19培训项目开发一览表
五、团队建设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08年):制定团队建设规划,确定团
队成员并明确工作职责,收集整理教学文件,整合教学资源,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全面启动团队建设工作。

第二阶段(2009年):培养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着力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开展教学研究和申报教改项目工作,推行并完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第三阶段(2010年):编写大学英语教辅材料,总结大学英语团队建设的成果,积极申报省级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并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第四阶段(2011年):全面总结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安排教学改革成果的应用推广,促进科研转化教学,发挥团队建设在省内大学英语教学上的辐射和影响作用,并接受省上对教学团队的验收。

六、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特色)
七、学院支持与保障
八、经费预算
九、学院审核意见
(盖章)院长签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