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书/医物宋老师课件、课堂笔记/(考点
要求)知识随笔
一、名词解释要求
相干条件、叠加(p30):两列波1、震动方向相同2、频率相同3、相位差恒定
波的叠加(p29):【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在相遇区域内,任一质点的位移为各列波单独传播时在这点引起的分位移的矢量之和。
】在相遇后,各列波会保持自
己原有的特性(频率、波长、振动振幅等)不变,继续往前传播,不受其他
波的影响。
气体栓塞(p74):当液体在细管中流动时,如果管中有气泡,将阻碍液体的流动,气泡多时可发生阻塞现象。
电泳、电渗(p117):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向相反的极性移动,分散剂的移动称为电泳;分散剂的移动成为电渗。
光的干涉(p30):有两列波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于空间相遇时,则空间内某些位置的合震动始终加强,而另一些位置的合震动始终减弱现象。
听觉域(p36):由听阈曲线、痛域曲线、20Hz线和20 000Hz线所围成范围。
总外周阻力(p56):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的流阻在生理学中称为外周阻力,从主动脉至腔静脉的流阻,即体循环的总流阻,称为总外周阻力。
收缩压、舒张压(p59):当左心室收缩时,血液进入主动脉,主动脉的血压达到最大值,我们称为收缩压。
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血液逐渐流入分支的血管,血压下降达到最小值称为舒张压。
空间心电向量环(p101):将瞬时心电向量相继平移,使向量尾集中在一点上,对向量头的坐标按时间、空间的顺序加以描记成空间心电向量环。
(瞬时心电向量:在一块心肌中,如果一端的的心肌细胞受刺激发生除极,则该处细胞膜就形成跨膜动作电位,同时形成局部环形电流,这种局部环形电流刺激邻近静息膜,使之因除极而兴奋变成除极膜,从而使跨膜动作电位和跨膜局部电流沿着细胞膜向外扩展,这种扩展在横向和纵向均能传递,使兴奋以除极波的形式向前传播。
所谓瞬时心电向量,是指当除极波在某一瞬时传播到某一处时,除极波面上所有正在正在除极的心肌细胞极化向量的和。
极化(p98):当神经或肌肉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这种状态称为极化。
除极(p99):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细胞膜去极化的程度也不断的扩展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或阈值以上时受刺激的细胞膜对Na+的通透会突然增大。
由于膜外Na+的浓度远高于膜内,膜内的电位又低于膜外,于是大量Na+在浓度梯度和电场的双重影响下由细胞膜外涌入细胞膜内。
这一过程的直接结果是使细胞膜内电位迅速升高,当膜内、外Na+的浓度差和电位差的作用相互平衡时,细胞膜的极化发生倒转,结果细胞膜内带正电,细胞膜外带负电,这一过程叫除极。
)
平面心电向量环(p102):空间心电向量环在xy(横面)、yx(额面)、zx(侧面)三个平面上的投影所形成的曲线称其为平面心电向量环。
Χ射线的硬度(p239):Χ射线的硬度是指Χ射线的贯穿本领,它只决定于Χ射线的波长(即单个光子的能量),而与光子数目无关。
(对于一定的吸收物质,Χ射线被吸收愈少则贯穿的量愈多,Χ射线就愈硬,或者说硬度愈大。
Χ射线管的管电压愈高,则轰击靶面的电子动能愈大,发射光子的能量也愈大,而光子能量愈大愈不易被物资吸收,即管电压愈高产生的Χ射线愈硬。
同样,由于单个Χ光子的能量不易被测出,所以,在医学上通常用管电压的千伏数(kV)来表示Χ射线的硬度,称为千伏率,并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Χ射线的硬度)
基尔霍夫定律(p111、p112):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为节点电流定律。
它是用来确定电路任一节点处电流之间关系的定律,是根据电流的连续性原理得到的。
)【对于任一节点而言,在任一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若规定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出节点的电流为负,则汇于任一节点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为回路电压定律,它是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电压之间关系的定律。
)(在一个闭合回路中,从任一点出发,绕回路一周,回到该点时电势变化为零。
)根据这个原理可得出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即【沿闭合回路一周,电势降落的代数和为零】
(先假设一个绕行方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再确定各段的电势降落。
根据确定的方向,电子原件的一端到另一端,是高电势到低电势,取正[电势降落],是低
电势到高电势,取负)
电偶极子(p93):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q和-q相距很近时,所组成的电荷系统称为电偶极子
磁偶极子(p129):载流线圈在磁场中的表现与电偶极子在电场中的表现非常相似,所以也称它为磁偶极子。
液体表面自由能/表面能(上课笔记)(章节内容p71):液体表层分子高出内部分子的那部分势能之和
近视眼、远视眼(p155、p156):近视:若眼睛不调节时,平行入射的光线,经眼的光学系统折射后会聚于视网膜前,这种眼称为近视;
远视:若眼睛不调节时,平行入射的光线,经眼的光学系统折射后会聚于视网膜的后边,这种眼称为远视。
二、基本知识要求
什么叫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p19)1、从广义上讲,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在某一数值附近所作的往复的变化,均叫作震动。
(如交流电的电流方向、人体的温度等物理量的变化。
)从狭义上讲,物体在一定位置附近所作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
(如小鸟离开树枝后树枝的颤动、钟摆的摆动、琴弦的振动、心脏的跳动等)
波动是振动状态在空间传播的过程,简称波。
波的种类有机械波、电磁波、物质波等。
【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
产生条件:波源(震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体)、(弹性)介质
质点振动方程为Asin(ωt+φ0),其振幅、振动频率、相位和初相位分别是?
(p20)A:振幅、ω:振动频率(也称角频率,反映了质点振动的快慢)、ωt+φ0:相位、φ0:初相位
声波在两种介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透射现象与两种介质的声阻关系
(p36)当两种介质声阻抗相差较大时,反射较强,透射较弱;声阻抗相近时,透射较强,反射较弱。
:强度反射系数,反射波的强度与入射波的强度之比:强度透射系数,透射波的强度与入射波的强度之比I:声强Z:声阻抗(p35)
液体和气体的黏滞系数η值随温度变化情况
(p53)一般来说,液体的η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的η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η:黏度、黏滞系数、内摩擦系数)
已知张力系数α,吹一个直径D 的气泡做功是多少?
(p72,表面张力系数α在数值上等于增加单位液体表面积时所增加的表面能;也可以定义为增加单位液体表面积所做的功)
因为气泡有两个面,增加的德液体表面积为2x4πr 2
所以W=αΔS=αx2x4π(D 2
)2
=2α πD 2
简单RC 充放电电路充放电规律及时间常数“τ”表达式、含义
(p114,电阻R 、电容C 。
电容器的充、放电电路)
(u C =ε+Ae t RC u C :充电过程中电容器C 两端的电压 ε:电源电动势 A :常数,由初始条件决定 e :e (常数) R :电阻 C :电容 t :时间)
充电规律: t =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随着充电时间的延续,电容器上积累的电荷逐渐增加,电容器两段的电压u C 也逐渐增大,而这时的充电电流i C 则随u C 的增大而减小,而当u C =ε时,i C =0时,充电过程结束。
(P114,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电容器充电快慢由电路参数R 和C 决定,我们把R 和C 的乘积称为电路的时间常数,用τ来表示)
时间常数“τ”表达式、含义:
τ=RC R :电阻 C :电容 (τ的单位为秒(s ))
(p115)放电规律:在R C 电路的放电过程中,u C 、i C 均随时间t 按指数规律衰减。
衰减的快慢取决于时间常数τ=RC ,τ越大衰减越慢。
按理论分析,只有t =∞时,u C =0放电才结束。
但实际中,当放电时间经过3~5 τ时,放电便基本结束。
宋老师课件:
静息状态细胞对哪个离子的通透性最强。
(p98)K+
宋老师课件:
医用X射线产生条件。
(p235,目前,用于成像的医用X射线仍采用常规的方法,即让高速运动的电子受障碍物阻止,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产生X射线。
此方法产生X射线的基本条件是:)
①有高速运动的电子流;②有适当的障碍物(或称为靶)来阻止电子的运动,把电子
的动能转化为X射线的能量。
宋老师课件:
医用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谱类型。
(p238,医用X射线管发出的主要是连续X射线,标识X射线在全部X射线中占的分量很少)连续X射线和标识X射线/连续谱和标识谱
宋老师课件:
人在站立的时候,哪个部位血压高/低
(p52)下肢高,头部低
已知一个质点同时参加两个反相的同方向振动,合振动的振幅计算方法,
如
(p30,)
(p34)
宋老师课件:
声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慢的比较。
(p34)
宋老师课件:
会使用流阻公式计算流阻
(p56)
宋老师课件:
血液从动脉血管到毛细血管速度逐渐变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p58)
(p48连续性方程:
)
答:因为血液在血管中遵守连续性方程,血液的流速与血管的总截面积成反比。
又因为血液从动脉血管到毛细血管,血管的总截面积逐渐增加,所以血液的流速逐渐减慢。
电偶极子周围电势的分布情况及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