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第一单元我爱我家

第一单元我爱我家第1 课《我为家庭添欢乐》第1 课时教学内容:书2——3 页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家庭成员,认识自己的长辈。

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3、激发学生热爱长辈的激情,知道长辈养育自己很辛苦,为家庭做出很大贡献,应该敬爱他们。

教学重点:认识自己的长辈。

教学难点: 怎样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教学过程:活动一:知道快乐源于爱(设计意图:创设快乐情境,感受父母的爱)同学们,你们看过儿童电视剧《家有儿女》吗?你觉得他们的家庭快乐吗?(生简单说自己看后的感受)你想不想自己家也成为快乐家庭呢?如果你想让自己家也成为快乐家庭,就跟老师一起来学习:《我为家庭添欢乐》。

板书课题。

请大家一起来把题目读一读。

再大声读一遍。

小调查:(让学生当小记者)你在家里什么时候最快乐?(过生日、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

)想一想这些快乐是怎么来的?(饮水思源,这些快乐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不要忘记,这些快乐是父母长辈给予我们的,是他们的爱给了我们快乐的基础。

)板书:爸爸妈妈爱我们活动二:愿为家庭添欢乐(设计意图:记住亲人生日,学会心中有他人)(1)过生日的时候很快乐,人人都喜欢过生日。

我们班有多少同学知道自己的生日呢?( 2)有多少同学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生日?有多少同学知道爷爷奶奶和其他家人的生日?表扬后来举手的同学,他们能够记着家人的生日,说明心里不但有自己,还有自己的亲人。

刚才同学们说过,想让自己家变成快乐的家庭。

爸爸妈妈为了给予我们更多的欢乐,每年都记着我们的生日,给我们过生日,让我们在家庭中享受着欢乐。

我们是家庭的小主人,建成快乐家庭也有我们一份责任啊。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我为家庭添欢乐!”(3)当妈妈对我严格要求的时候,你应该…… 小结:要成为家里的开心果,原来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呀。

把这些事情写在自己准备好的“爱心卡片”上吧。

也可以在卡片再画上几颗心,让自己的卡片更漂亮。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一节很有意义的课。

我们是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小小年纪没有能力为家庭做出什么贡献,但有义务做全家的开心果,给家里增添快乐,让家人生活得开开心心,大家能做到吗?第2 课时教学内容:书4——7 页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是家庭成员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

2、知道长辈养育自己很辛苦,为家庭做出很大贡献,应该敬爱他们。

3、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理解父母的爱。

教学难点: 愿为家人献出爱。

教学过程:活动一:怎样才能添欢乐?(设计意图:说唱写画提情绪,高高兴兴明事理)1、一首儿歌,请同学们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好。

我是一颗开心果,爱说爱笑爱唱歌。

能给爸爸倒杯水,会帮妈妈擦饭桌。

常给奶奶捶捶背,爷爷乐得笑呵呵。

人人夸我好娃娃,家庭有我欢乐多。

儿歌读得这么好,能把它唱出来吗?(生套用自己熟悉的曲子来唱,先自由轻声唱,然后班内唱一唱。

)2、这首儿歌里的是做了哪些事让家人开心的呢?让我们讨论一下。

谁能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1)爱说爱笑爱唱歌: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家人(2)倒水捶背擦饭桌: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儿歌旁边还有几幅,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都做了哪些让父母长辈高兴的事情?你做过什么事让家里人很开心呢?(学生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和评价。

)同学们做得都很好,都是家里的开心果!现在我再考一考大家:(1)奶奶病了,躺在床上,你应该……(2)妈妈做好饭了,你应该……活动二:不良情绪要克制(设计意图:看图说话作比较,知道哪种做法好)师: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课本右边的图,他们好像有点不开心呀,为什么呢?谁能说一说。

(老师巡视)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恰当评价。

父母吵架了……妈妈催我去练琴……桌上的饭菜不合口味…… 想买东西没有被答应……这些时候就不开心了,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呢?选图说一说。

小结:遇到家里出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自己觉得不开心,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发脾气,这样是最不好的,因为坏脾气会传染,我们是家里的开心果,怎么能给家里带来烦恼呢?二是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我们也要多理解他们。

父母、长辈为我们辛辛苦苦地付出了爱和心血,我们作为家庭的一员,要为家庭添欢乐,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要让家人快乐。

第三课时练习一、填一填。

1、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爸爸爱我,妈妈_______ 我,我也_______爸妈妈。

在温暖的家中,我__________ 地长大。

精品文档2、特别的日子,别忘记。

妈妈的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的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爷爷的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一选1 、家里的这些事情都是谁的做?用线连起来。

爸爸买菜妈妈洗衣服爷爷接送我上学奶奶搞卫生外公做饭外婆辅导学习2、同学们,看见爸爸回来,小刚该怎么做?在( ) 里打“爸爸费劲地自己拿拖鞋,小刚坐在一边看着爸爸。

( )小刚帮爸爸拿毛巾和拖鞋。

( )你在家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是怎样做的?亠T亠亠[亠三、辨一辨。

请你判断,在正确做法后面打““”。

1、吃饭时,小明一个人先吃。

()2、小月帮爷爷捶背。

()3、小龙要下楼玩,对妈妈大喊大叫。

()4、小红吃饭时帮家长添饭。

()5、小峰尊敬长辈,每天放学回家主动和父母打招呼。

()第一单元我爱我家第2 课《主动做家务劳动》第1 课时教学内容:书8——10 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父母对自己的养育很不容易,我们应从小就去关心父母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劳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自己完成一些家务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认真地做家务劳动。

教学过程: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1、你在家中经常做些什么家务?学生说出自己做过的家务。

2、教师引导应主动帮助做些家务,并且板书课题。

二、创设条件,主体参与1、引导学生读文,并且思考为什么要主动做些家务活?学生读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

2、让学生有互相学习的机会,能取长补短听取他人的意见。

给学生自己的空间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1、文中你最喜欢的话是哪句话?为什么?学生读文是体会的过程,是重新学习的过程。

2、你经常做哪些家务活?有什么体会,说给大家听听。

3、你对自己做些家务有什么看法?谈一谈。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1、在日常生活中,你对下面的事情有什么看法?请谈谈。

完成课后三题进行辨析。

2、学生小组商量进行一次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体会家长的辛劳。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1、学生互送关于劳动。

的名言,对课文内容得到升华。

2、教师和学生回想本节课的优缺点,作为下节课的借鉴。

六、研究性作业:完成今天我当家活动。

板书设计:2、主动做家务劳动减轻父母负担创造和谐生活美环境调节脑第2 课时教学内容:书11——13 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的亲情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能力,让学生能发现父母工作的辛苦,做一个善于留心周围事物的细心人。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课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二、活动组织活动一:1、引导学生年6 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6 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活动三:引导学生读一首小诗结束全课我们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

第3课时练习—、小调查。

你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在()里打“1、早晨起床自己叠被子。

()2、把桌子擦干净。

()3、自己洗袜子。

()4、在家里扫地。

()5、把垃圾丢进垃圾筒里。

()一、辨一辨。

下面几个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将正确的做法与笑脸连线,错误的做法与哭脸连线。

1、张云自己梳头。

2、陈志要爷爷替他背书包。

3、小丽早睡早起,自己穿衣叠被。

4、刘刚在家里拖地板。

三、做一做。

和爸爸妈妈订一个《家庭劳动公约》。

家庭劳动公约四、读一读。

学蜜蜂,勤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会做的事情经常做。

第一单元我爱我家第3课《爱惜生活用品》第1课时教学内容:书14——15页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用品来之不易,应当爱惜。

2、愿意爱惜生活用品,以爱惜生活用品为荣教学重点、难点:对生活用品爱惜,小心使用教学过程:、说一说说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怎样爱惜家里的东西的?你又是怎样爱惜的?师:家里的这些日常生活中用的东西是我们生活离不开的,我们称这些东西为生活用品,我们要爱惜它们。

板书:爱惜生活用品过渡导语:那我们怎样爱惜这些生活用品呢?二、学一学:(懂得爱惜生活用品的好处。

)出示课件:(周总理小时候的故事)1. 同学四人一组互相说说。

周总理小时候是怎样爱惜衣服的?2.小结:周总理小时候爱惜衣服主要表现在(1)穿衣服小心、不弄脏、不弄破。

(2)衣服脱下来叠平、放好、不乱扔。

(3)衣服洗干净、凉干、压平。

3.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这样做的吗?以后打算怎样爱惜衣服?三、看一看:(认识日常生活用品,知道它们的用途。

)1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生活用品?看书(“看一看”中图)2. 同学四人一组,互相说说。

这些生活用品的用途,如果生活中离开这些生活用品会怎样?3. 小结:人们生活离不开生活用品,缺少它们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四、总结:生活用品是工人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来之不易,是家长用钱买来的,很不容易,我们要爱惜,要小心使用生活用品,尽量不损坏,让它用得时间长些第2 课时教学内容:书16——18 页教学目标:1、知道应当从小养成爱惜生活用品的好习惯,培养生活节俭的好作风。

2、对浪费和故意损坏生活用品的行为反感。

3、对生活用品不乱仍、不故意损坏、不浪费。

教学重点、难点:为什么要爱惜生活用品以及怎样爱惜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一、评一评:出投影片(“评一评”中的图1)1. 小组交流:这位同学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请你告诉她应该怎样做?出投影片(“评一评”中图2)2. 小组交流:这两位同学哪做得不好?这样做有什么害处?3. 小结:对生活用品要小心使用,爱护,不能“乱扔” 、“乱放”、“浪费”、损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