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合同效力之判定

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合同效力之判定

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合同效力之判定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效平衡作者和单位的利益,其中职务作品著作权权属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将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单位,无疑将会挫伤作者的创作积极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成为无源之水;如果将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一概归属于作者,将可能妨碍单位有效利用作品,从而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著作权法规定,除了特殊职务作品,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下为行文方便,统称单位)可以与作者通过合同,约定取得一般职务作品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著作权法的规定为单位有效利用作品提供了空间,为协调单位与作者的利益关系提供了有效手段。但单位在与作者进行著作权权属约定时,常常忽略职务作品的特殊性质,进而引发合同效力争议;常常错过缔结合同的合理时机,导致合同无法发生效力。因此,审判机关准确认定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合同的效力,可以有效发挥司法裁判的引导作用,引导单位和作者有效约定著作权归属,解决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约定非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单位的合同无效

实践中,单位与作者并不存在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但仍与作者签订合同,约定作品为职务作品,并进而约定单位享有除署名权以外的其他著作权。比如一些高校通过内部的管理文件规定,在校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智力成果属于职务智力成果。判断这类合同的效力,应当看合同内容是否违反强行性法律规定。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享有除署名权以外的其他权利。该条规定应该是授权性条款,而非效力性规范。但该条规定的授权是有条件的,作品必须是职务作品是限定条件之一。如果允许单位通过合同约定取得非职务作品的精神权利,将会与著作权法关于作品精神权利不可转让的规定相冲突。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中的精神权利不可转让。这是由作品精神权利与作者人格的不可分性以及人格权利的不可让渡性决定的。著作权法关于作品精神权利不可转让的规定,是具有强行性的效力性规定,违反该规定的合同应属无效合同。单位与作者就非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签订的合同,由于违反了作品精神权利不可转让的强行性规定,应属无效合同。因此,对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合同效力的审查还需要首先对作品是否为职务作品进行

判断。根据法律规定,构成职务作品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创作作品的自然人必须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与单位有实质意义的劳动或雇佣关系。第二,作品必须因履行职务行为的需要而创作,也即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产生。对职务作品的判断,首先应判断作者和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或雇佣关系。这里需要讨论的是,如果单位与作者不存在雇佣关系,是否可以通过合同约定作品产生职务作品?学生和高校之间的教育管理关系与劳动雇佣关系存在本质不同,高校的内部规章并非法律、规章,只具有合同效力。这就涉及职务作品可否约定产生的问题。著作权属于作者是确定著作权归属的基本原则,没有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投资,就不会有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产生,也就不会有建立在作品之上的一系列权利产生。所以包括我国著作权法在内的世界各国著作权法,首先就是要保护作者的利益,以鼓励他们创作更多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作品。法律之所以创设职务作品制度对作者的著作权予以限制,其目的在于解决法人工作开展的现实需求与作者著作权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法人为其工作人员支付工资的对价应该是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如果法人不能自由利用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既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不符合劳动或雇佣关系的本质。但如果过分强调法人开展工作的自由,又会损害作者的创作热情。因此,法律对职务作品的权利归属采取了比较慎重的态度,对职务作品采取较为严格的定义应该是这种谨慎态度的直接反映。如果作者与单位并不存在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也就失去了职务作品制度保护单位利益的基础。如果仅仅依据高校的内部规定,认定学位论文属职务作品,将背离著作权法职务作品的立法初衷,也和学生独立完成学业的根本要求不符。因此,如果作者与单位之间存在非劳动雇佣关系外的其他关系,即使双方存在约定,法院也不应认定作品为职务作品。由于作品非职务作品,所以当事人之间关于法人单位享有职务作品除署名权外其他著作权的约定也应认定为无效。

约定额外作品著作权归属单位的合同有效

另一种情形是,作者和单位之间存在劳动或雇佣关系,作者在完成工作任务形成职务作品的同时形成了额外的作品,作者和单位之间可否通过合同约定额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于单位?有观点认为,在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的情形,由于单位一般都是专门针对具

体项目和特定工作提供资金,所以利用单位专门资金所完成的作品著作权应归单位所有。如果利用单位的专门资金创作出单位所要求的作品的同时,额外地创作出了另一作品,则额外的作品并不属于著作权必须属于单位的情况,而应当由双方通过合同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归属于作者享有。该观点表明了两层意思,一是利用单位资金完成的额外任务产生的作品不属特殊职务作品,二是额外作品可以经约定将署名权外的著作权归属于单位。额外完成的作品是否为职务作品非常关键,如果认定额外作品为职务作品,则双方对该作品著作权归属的约定有效;如果不能认定为职务作品,约定就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著作权法规定,职务作品是为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而创作的作品。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工作任务是作者在单位中应当履行的职责。由此,有观点认为,临时安排的与单位正常业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创作,由此产生的作品不是职务作品。司法实践在一起著作权案例中也指出:医生根据受托于就职医院进行的临床实验写作临床总结报告是职务行为,但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所撰写的论文应属个人作品。将工作任务限定于与单位业务活动有直接关系并无不妥,问题是对与单位业务活动是否有直接关系的判断充满了主观性,不同的法官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结论可能有所不同。

回到前面所述情形,额外创作是否与单位业务直接相关并非不存在争议。抛开对之认定不谈,现在的问题是:双方如果作出了额外作品著作权属单位所有的约定,法院能否仅仅以额外创作活动不属工作任务而对约定的效力加以否定?在额外作品是计算机软件等作品时,法院如否定约定效力,不认定额外职务作品归属单位,将会使法院的裁决与社会观念的矛盾冲突非常突出。法律之所以规定计算机软件等特殊职务作品由单位享有著作权,主要在于这类职务作品通常很难依靠自然人本人的力量单独完成,而必须借助于单位专门提供的资金、设备和资料。为了鼓励单位对作品的创作进行投资,所以要保护单位对于投资的合理利益;这类作品一旦出现错误,个人难以承担,也承担不了责任,只有由单位承诺担保、承担风险,才能获得他人的信赖。特殊职务作品更加强调对投资者利益和潜在使用者利益的保护。依据双方的约定,将计算机软件等额外作品著作权归属单位,既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又有利于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还符合当事人双方的意愿,法院不予认定似乎没有任何道理。但认定约定的效力似乎与法律规定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