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技术总结编制规定》

《施工技术总结编制规定》

施工技术总结编制规定Q/HSZ 09.0004-2010 1 总则1.0.1 为总结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与管理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项目施工水平,保证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制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承建的所有工程项目(含分包工程)。

2 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制范围2.0.1应按每个单项工程编制施工技术总结。

也可对单项工程中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分别编制施工技术总结。

2.0.2 施工技术总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2.0.2.1 单项工程的施工技术综述;2.0.2.2 分专业编制的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技术总结,以及按关键工序(重要施工部位)编制的专题技术总结。

2.0.2.3 随机附带的相关技术资料或图片等。

内容包括主要设计技术文件(既:工程初步设计、总平面图、设备总图及另部件图、工艺流程图、设计说明书及设计院标准图集等);业主/总包/监理/地方政府的相关技术与管理文件、现场工程图片等。

2.0.3 施工技术总结的专业划分:地基与基础处理;建筑;建筑装饰装修;给排水及采暖;钢结构安装;设备安装;管道安装;通风空调安装;防腐/保温/筑炉;电气安装;仪表安装;无损检测;清洗等。

2.0.4 对独立承建的单位工程,应单独编制施工技术总结。

2.0.5 凡属于III类方案管理范围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单独编写专项技术总结。

3 施工技术总结的管理规定3.1 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制程序3.1.1工程项目开工时,分公司(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应统一安排该项目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写工作。

施工过程中,各参建专业公司项目队(含分包单位,下同)在工程一开始就应负责收集、整理施工数据。

3.1.2 分部(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施工结束后,专业公司项目队应及时进行该分部(分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专项施工技术总结和专题技术总结工作,并及时上报分公司(项目经理部)。

3.1.3 工程项目完工后,分公司(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施工技术综述”的编写和专项(专题)施工技术总结的汇编工作。

在该项目机械竣工后一个月内,将施工技术总结汇编成册,报公司技术管理中心审查、归档。

3.2 施工技术总结的审核3.2.1 专项和专题施工技术总结应由工号技术负责人编制,项目队技术负责人审核,专业公司技术负责人审定。

3.2.2 施工技术综述和总结汇编应由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门负责人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经理审定。

4 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制要求4.1 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制原则4.1.1施工技术总结应依据已经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以施工过程中的记实资料为基础,实事求是地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且具有连续性。

4.1.2应本着边施工、边总结的原则,施工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技术数据和资料。

4.1.3 施工技术总结应充分反映项目施工中的重大设计变更、重大施工方案的调整等施工变化情况。

4.1.4 施工技术总结应重点突出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科学施工与管理方法,体现节能减排和绿色施工的要求。

4.1.5 施工技术总结应针对成熟的施工技术成果和施工经验加以总结归纳,并形成标准化。

应对施工遗留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或意见。

4.1.6总结的内容应全面、真实,文字简练、细节量化、数据准确,不重复叙述,不漏报重大信息。

4.2 施工技术总结的格式与内容4.2.1 施工技术总结和总结汇编的封面和审批页格式应符合本标准规范性附录A的规定。

4.2.2 施工技术总结汇编应列出目次,并符合本标准规范性附录B的规定。

4.2.3 施工技术综述的编写内容和要求应符合本标准规范性附录C的规定。

4.2.4 专项或专题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写内容和要求应符合本标准规范性附录D的规定。

4.3 施工技术总结的文本要求4.3.1 施工技术总结的叙述层次应按照章、节、条、款四个层次依次排列。

4.3.2 表格、插图应有名称,图、表的使用要与文字描述相互呼应,图、表的编号以条文的编号为基础,插图应符合制图标准。

4.3.3 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统一用符号表示,如m 、m2、m3、Kg、MPa等。

专业术语应采用行业通用术语,如使用专用术语应加注解。

4.3.4 文稿采用宋体字,章采用黑体四号,节标题采用宋体小四号,条、款及正文采用宋体五号。

4.3.5 文稿统一使用A4纸,页边距为上25mm,下20mm,左25mm,右20mm,行距18mm,要求稿面整洁(简明连贯),图字清晰,无错字、漏字。

规范性附录A 施工技术总结的封面及审核格式A.0.1 施工技术总结汇编的封面格式××××××××××××××公司(建设项目全称)工程施工技术总结汇编审定:审核:主编:参编:(编制或施工单位全称、公章)年月日A.0.2 施工技术综述和专项(专题)施工技术总结的封面格式××××××××××××××××公司(建设项目全称)工程施工技术综述或[专项(专题)施工技术总结]审定:审核:编制:(编制或施工单位全称、公章)年月日规范性附录B 《施工技术总结汇编》目录的格式目录规范性附录C 《施工技术综述》的编制模式1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1.1.1 工程地点;1.1.2 业主/设计单位/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督检验部门等单位全称;1.1.3 工程合同号;1.1.4 预结算依据或方式;1.1.5 建安工作量(产值);1.1.6 主要工艺流程和引进技术1.1.7 其他应说明的情况:包括项目施工的内外部环境、项目的背景与意义等。

1.2 单位工程划分应按表1.2的格式列出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明细。

1.3 主要实物工程量应按附表A分专业列出各单位工程的主要实物工程量和主要技术参数。

1.4 设计文件交付及设计修改情况1.4.1设计图纸交付及设计修改情况一览表(见表1.4.1)1.4.2 图纸交付和设计修改情况说明1.5 工程的重点和难点1.5.1 建筑工程的重点、难点1.5.2 安装工程的重点、难点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应包括组织管理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阐明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特殊技术要求、施工技术难点等。

尤其是公司从未接触过的或技术参数超过以往的结构、设备等,1.5 其他需说明的事项还应列出本项目设置的关键工序点和关键施工部位。

2 施工执行的主要依据2.1 技术标准、规范应分专业按表2.1的格式列出本项目施工执行的所有国家现行有关法规、标准、规范,企业技术标准和文件等。

2.2 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见5.1节)2.3 其他施工依据。

包括设计文件、业主或总包方的有关文件、当地政府有关文件等,列出明细表,并尽可能作为施工技术总结的附件提供。

2.4其他需说明的事项3 施工组织管理情况3.1 任务分工应列出所有承建本项目的施工单位(含分包单位)名称、工作内容和施工区段。

3.2 管理机构及主要管理人员3.2.1 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应按表3.2.1的格式列出项目经理部的管理部门及主要责任人员名单,包括项目经理、施工经理、项目总工、质量经理、安全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并列出各部门人数。

3.2.2 施工单位(含分包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应按表3.2.2的格式列出各施工单位的项目队长、项目队技术负责人名单及各管理岗位人数。

3.3 劳动力管理情况3.3.1 劳动力使用情况应分工种按实际投入量统计实际使用的劳动力和计算总工日数(包括投入的各类管理人员)。

(按月统计见表3.3.1)。

3.3.2 劳动力管理经验及教训应列出项目所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要点)、制定的主要管理制度、取得的主要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吸取的教训。

3.5 其他需说明的事项4 项目进度控制情况4.1 项目的开、竣工工期应按表4.1的格式分单位工程列出计划开、竣工工期和实际开、竣工工期。

当实际开竣工日期与计划不符时应简要说明原因。

表4.1 单位工程计划与实际开竣工统计表4.2 工程进度表应以网络图或横道图的方式反映本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情况。

4.3 主要进度控制节点形象的实现情况(见表4.3 )4.4进度控制经验与教训应列出项目所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要点(包括赶工措施等)、制定的主要管理制度、取得的主要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吸取的教训。

4.5 其他需说明的事项5 主要施工方案5.1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一览表(见表5.1)表5.1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情况一览表5.2 主要施工方法简述本节一般应分专业和按各单位工程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简述下列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及关键技术要点,并与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对比,指出实际施工方法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不一致和修改完善过的地方,列出具体修改的内容或图表:(1)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

如:深基坑开挖与支护;高大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大型模板及支撑体系;高层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超大、超重设备及复杂构件的运输、吊装、拆卸工程;大型设备现场组焊或安装;球罐或储罐安装;大型压缩机组安装;特殊材料焊接;高压管道安装、焊接、热处理;锅炉及加热炉类安装;筑炉及大型设备衬里工程;大型变压器和发电机组安装、调试;各类大型控制系统调试等。

(2)公司首次接触的新型结构和材料的施工。

(3)本工程项目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包括传统施工方法和工艺的改进等。

(4)全场性的工厂化、机械化生产。

如混凝土搅拌站、管道加工厂、钢结构加工厂、防腐除锈车间等规划布置情况。

(5)季节性施工,等。

5.3其他需说明的事项6 施工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情况6.1 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应列出针对本工程项目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项目(包括公司已有技术成果和工法成果项目)的名称、关键技术内容、实施效果(安全、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实施单位等相关情况。

6.2工厂化、专业化的采用情况如:混凝土搅拌站、管道加工厂、钢结构加工厂、防腐除锈车间等生产场地、厂房、设备布置等,当实际与规划有改变时,应重新绘制平面布置图,并作必要的说明。

6.3 合理化建议及技术签证的办理与实施情况应按表6.3-1和表6.3-2的格式统计,并说明已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

表6.3-2 合理化建议实施效果统计表6.4 技术降低成本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应按表6.4的格式列出项目所采取的技术降低成本措施及实施效果。

6.5其他需说明的事项7 临时设施与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对施工临设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按现场实际重新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列出主要临时设施一览表(见表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