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艺编号工艺名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称020******* 基础工程 020*******开挖式基础1、水泥: 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 强度等级≥ 42.5.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 当混凝土强度< C30 时,含混量≤ 5%;当混凝土强度≥ C30 且≤ C55 时,含泥量≤ 3%;当混凝土强度≥ C60 时,含泥量≤ 2%。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 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 当混凝土强度< ( 1)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
地下水位C30 时,含泥量≤ 2%;当混凝土强度≥ C30 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 且≤ C55时,含泥量≤ 1%;当混凝土强度≥ 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C60 时,含泥量≤ 0.5%。
( 2)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筑,否则应在基础浇筑前预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 当无饮用水时, 可采 留 200Mm 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待基础浇筑前用清洁的河溪水或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开挖。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020*******阶梯基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5、外加剂、 掺合料; 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础施工( 3)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要,通过试验确定。
6、冬期施工的混凝土, 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 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 ( 4)钢筋焊接符合 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要求,于 42.5 ,浇筑 C15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时, 钢筋绑扎牢固、均匀。
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最小泥用量不宜少于 300kg/m3 。
接头数量不得超过 50%。
020*******-T1 阶梯基础支模7. 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8. 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9. 允许偏差:1)基础埋深: 100Mm ,0Mm 。
(5)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2)立柱及各底座座断面尺寸: -0.8% (6)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
复核地3)钢筋保护层厚度: -5Mm 。
脚螺栓的间距、基础根开及立柱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4)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一般塔± 1.6 ‰;( 7)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020*******-T2 阶梯基础成品高塔± 0.6 ‰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尽量应用商品混凝土或集中搅拌站板制混凝(直线塔5)基础顶面高差: 5Mm土。
)6)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8)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 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020*******阶梯基7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 9)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础施工24Mm :横线路方向 24Mm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8)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 8’:高塔 4. ( 10)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二次抹9)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 10Mm ,面。
-5Mm( 11)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020*******-T3 阶梯基础成品(耐张塔)(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 42.5 。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哟度< C30 时,含泥量≤ C55 时,含泥量≤ 3%;当混凝土强度≥C60 时,含泥量≤2%。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 C30 时,含泥量≤ 2%;当混凝土哟( 1)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
地下水位度≥ C30且≥ C55时,含泥量≤ 1%;当混凝土强度≥ C60 时,含泥量≤ 0.5%。
较高时,应采用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 2)基坑开挖怕事应及时浇筑,否则应在基础浇筑前预留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或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20mm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待基础浇筑前开挖。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庆按设计要求进行垫层处理。
垫直柱大( 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020*******板基础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 3)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020*******-T1 直柱大板基础施工( 6)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支模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强度等( 4)钢筋焊接符合 JGJ18 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级不应低于 42.5 ,浇筑 C15 及以上强度等级50%。
混凝土时,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
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 5)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7)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8)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020*******直柱大板基础施工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 9)偏差控制要求。
1)基础埋深: 100mm,0mm。
2)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0.8% 。
3)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4)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 1.6‰;高塔± 0.6 ‰。
(6)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地脚螺栓表面应清理干净,复核5)基础顶面高差:5mm.地脚螺栓的间距、基础根开、立柱标高正确。
6)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7)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7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尽量应用商品混凝土或集中搅拌站拌制混凝24mm;横线路方向24mm。
土。
8)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高8′;高塔(8)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4′。
(9)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9)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5mm。
(10)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二次抹020*******-T2直柱大板基础面。
成品(11)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泥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020*******角钢插入基础施工( 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 42.5 。
(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 C30 时,含泥量≤5%;当混凝土强度≥ C30且≤ C55时,含泥量≤ 3%;当混凝土强度≥ C60 时,含泥量≤2%。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 C30 时,含泥量≤2%;当混凝土强度≥ C30且≤ C55时,含泥量≤ 1%;当混凝土强度≥ C60 时,含泥量≤ 0.5%。
(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或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 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 1)基坑开挖需按规定的放坡系数进行许。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浇筑地应保证无水施工。
( 2)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筑,否则应在基础浇筑前预留 200mm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待基础浇筑前开挖。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垫层处理。
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 3)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膜剂。
(4)插入角钢底端定位要准确,上端用硬连接可调工具固定,保证其精确位置。
(5)钢筋焊接符合 JGJ18 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020*******-T1 角钢插入基础50%。
( 6)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成品(6)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
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42.5 ,浇筑 C15 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 7)混凝土浇筑前钢筋、插入式角钢表面清理干净。
土时,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
( 8)现场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并应采用机械捣固。
( 7)插入角钢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尽量应用商品混凝土或集中搅拌站拌制混凝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土。
( 8)混凝土实心实意,表面平整、光( 9)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基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础顶面不应积水。
角钢插( 9)允许偏差;( 10)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度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020*******入基础1)基础埋深: 100mm,0mm。
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施工2)立柱及各底断面尺寸: -0.8% 。
( 11)基础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二次抹3)钢筋保护层厚度: -5mm。
面。
基础顶面收面时增加散水坡度,角钢根部略高于四周利于排4)基础根开及对角线:±0.8 ‰。
水。
5)插入角钢顶点高差:5mm。
( 12)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插入角钢上的残余水泥砂角钢插入基础6)插入角钢形心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浆,并对基础进行保护。
020*******-T2回填后7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 13)在基础回填之前,应做好基础防内倾措施。
24mm;横线路方向 24mm。
8)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 8′;高塔 4′。
冻土地质装配删除020*******式基础施工( 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 42.5 。
(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 30 时,含泥量≤ 5%;当混凝土≥ C30且≥ 55 时,含泥量≤ 3%;当混凝土强度≥ C60时,含泥量≤ 2%;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 30 时,含泥量≤ 2%;当混凝土≥ C30且≥ 55 时,含泥量≤ 1%;当混凝土强度≥ C60( 1)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
地下水位时,含泥量≤ 0.5%;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或池塘水。
不得使( 2)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筑,否则应在基础浇筑前预用海水。
留 200mm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待基础浇筑前( 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开挖。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庆按设计要求进行垫层处理。
楔形基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020*******( 6)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选段选用( 3)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模板顶面础施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