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写出我们的心里话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肯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却没有机会说出来,或不敢当面说,那不如借这次作文的平台,把我们藏在心中的话——高兴的、难过的、后悔的、祝福的……一一写出来。
那要怎样写才能让自已说得酣畅淋漓,就需要我们勇闯三关,才能拿到“金钥匙”哟!第一关:对谁说1、熟悉的人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爸爸妈妈和其他长辈对我们的表现是非常关注的,你是否想借这次机会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或是对他们的一些做法提出一些建议呢。
还有我们的朋友、同学,你是否也想和他们说说你的心里话。
2、陌生人为城市的清洁默默奉献的清洁工、天天护送我们过马路的警察叔叔、售票员……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相信同学们肯定会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
3、书本里的“人物”同学们都看过很多书,我们曾经跟随着作者的文字,分享着里面每个人物的喜怒哀乐,你是否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他们之中的一个说呢?如,“马小跳,我想对你说”……勇敢的同学们,我们闯过了第一关,现在进入第二关了。
第二关:说什么我们可以说些什么呢?其实,只要写出你心中最想对别人说的话就行,心中的感激、委屈、愿望、后悔或者是意见,还可以写一些见闻……那么又该如何把自己的心里话说清楚、说具体?勇敢的孩子们,让我们进入第三关吧!第三关:怎样写1、内容具体、语言流畅。
2、表达要真情实感。
这就要求我们写作文时一定要写出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叶圣陶老爷爷说过一句话,意思是:要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求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
是呀,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才能写出那些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3、要注意的事项如果你要写的心里话是提出对方的一些不好的行为和改正的建议,特别是若对方是你的长辈,那么一定要注意语气要委婉,要注意劝慰的方式,从而让别人容易接受。
另外,不管对方犯了什么错,我们可都不能缺少“善”这种思想哟。
亲爱的同学们,恭喜你们顺利地闯过了这三关,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够妙笔生花的。
还等什么呢,行动起来吧!家长如何辅导孩子作文首先,是选择话题的建议,我在这里提供一些话题,可能您有所启发。
1、读一个小故事,写写自己的感受,比如自己最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又是为什么?或者自己印象深的东西,人物……2、为家长做一件事,说说经过,写写体会。
3、介绍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玩具等等。
4、吃一样水果,观察它的形状、样子,尝尝它的味道。
再写下来。
5、生活中一些资源很可贵,让孩子注意观察,说说用处,写下来。
比如:水、电,火等等。
6、让孩子了解一些社会调查类的电视节目,边看边向孩子介绍其中他不够明白的地方,然后写下体会,可以是珍爱生命,可以是孝敬长辈……7、让孩子自由画画,做手工,然后写写想法以及过程。
注意:日记内容不要过于追求长篇幅,只要文通句顺,最要紧的是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情实感!如何辅导呢?可以这样:1、先听孩子口头说说,在说的过程中,你适当引导,关键是说得流畅、有顺序。
2、再让孩子独立写,长短不要过于计较,关键是真,是实,是童真,是可爱的孩子的语言。
3、然后听孩子读,这一步很重要。
因为“三分写七分读”,读可以发现语句中的错误,进行及时修改,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读得越好,语感越强,能力越强。
4、最后赞扬孩子.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你相信我的话!你可以赞扬他用的一个词,可以赞扬他写得流畅,可以赞扬他朗读得好听,可以赞扬他的一点一滴进步。
一、作文(表达)是终身需要不论做什么,会表达的总是占优势。
我是82年师专毕业的,第一次全国教师职称评定时,我仅有五年教龄,专科学历,24岁,就评了个中学一级教师,重要的一点就是靠在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了几篇论文加了分。
作文教学大师王有声先生给我们说过一个例子:老人家七十大寿时来了许多五六十岁的老学生,好些专家教授之类的各行各业的才俊,先生开玩笑说:你们又没上中文系,怎么也还记着我这小学语文老师呀?一位学生很认真地说,我们虽然没上中文系,但除了各自的专业知识,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都会写、能写,所以我们在同行中就能相对领先了。
其实不论干的是哪一行,表达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先生非常感慨:咱们小学语文可真是功德课啊!二、作文(日记)是语文的重镇刚才说的是从长远看,从眼前看,作文也是迫在眉睫的难点,考试卷面上最低30%,最高100%。
三十年代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就做过只考一篇作文的事,几年前北京一所重点学校内招实验班,他们的初一新生是从将近8000个考生中选的,敢报考这学校的孩子本身就有很足以自信功底,从这么自信的8000孩子中才考出的400人,实验班又从这400人中抽80人,考什么?都不好考,数学、英语、语文知识这些东西已经被这些孩子玩得滚瓜烂熟了,就只考一篇作文。
现在,重庆、福建等地也张扬高考只考一篇作文。
三、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这话大家都信,但觉得不好操作,要么写不出来,要么记流水账,要么雷同。
其实很简单,定一个小范围,比如“晚餐时的对话”、“上学路上听到的”等,保证既有内容可写,又不容易雷同。
四、作文(日记)就是用笔说话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比如有的人打起电话来能滔滔不绝,就是写不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把自己吓怕了。
这些孩子一见到作文题,一铺开稿纸,就开始吓唬自己了:不得了,我要写作文了!作文可是我一直头疼的!老师说作文要讲究怎么开头、结尾,怎么选材、立意……有这么重的负担,当然难写。
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不妨换一种想法:我不是在写什么作文,我是要对朋友说话。
我要告诉他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写事),这事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的,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最后怎么样。
我要告诉他我又交了一个新朋友或者遇上了一个好老师(写人),这朋友(或老师)长得如何,有些什么与别人不同的,有哪些兴趣爱好,性格如何。
我要告诉他我到什么地方旅游回来了(写景),那地方在哪儿,那里都有些什么景致,有些什么好玩的。
我要告诉他我买了一样新东西,告诉他我学会干什么了,告诉他我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但是很不幸,这位朋友听力很差,我只好写给他看——把想说的话都写下来,让他知道你想告诉他什么,就是作文了。
其实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想通了就不那么难了。
把写文章当作说话,是从内容来说的,文字还不完全一样。
文章是“写话”,但写的不是原来的口语,而是加工过的口语,口语中那些罗嗦的、重复的内容和习惯性的语气词不见了,凭手势、眼神和暗示的意思也要明确表达出来,道理则是一样的。
不吓唬自己,“我手写我口”,写起来就轻松了。
五、作文没写的,就先学会观察观察是用多种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去综合研究考察同一对象。
我们曾经让不下100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写过《冬天真冷》(或《夏天真热》)这个题,要求写现实的。
只有少数人能在一课时内写出400字以上,多数人写三五行后就写不下去了,经过提示后,多的能写上千字,少的也能写六七百字。
在此,我们以《冬天真冷》为例,说说怎么观察就能有写的。
用眼睛看。
我们没法看见“冷”这种无形无色的东西,但可以看到因为冷而表现出的各种现象。
看天空,看地面,看植物,看动物,看人的衣、食、住、行、玩,把看到的结果各写成一段,就有九段了,每段写上三至五行,不是什么难事。
以植物为例,没受过观察训练的人往往一句“树叶都落光了”就写不下去了,这既不真实,又没法往下写。
如果把头伸到窗外看看就会发现:大部分树的叶子掉光了,有的树叶枯黄了,但仍然留在树枝上;松树、柏树和万年青等没掉多少叶子,远看还是绿油油的,但近看就会发现它们的叶尖泛黄了……这不仅解决了“没写的”的问题,更解决了“要真实具体”的问题。
用耳朵听。
我们能听到许多与“冷”有关的声音,如风雪声、人们的议论声等。
单是人们的议论就很有内容:“冷死了!”“耳朵冻掉了!”“我都成大冰棍了!”……选自己觉得精彩的、有特色的记下来,不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吗?用皮肤感触。
用手试试自来水、地面、铁栏,自己往手上呵呵气,都可以有明显的感觉把这些感觉记下来,又是别致的一段。
应该提醒注意的是:“用多种感觉器官”不是说所有的感觉器官都硬派上用途,像写天冷,味觉就不必非写不可。
六、想把作文写好,就得学会分析能把观察的结果具体记下来,这是作文的第一步,但仅仅记录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分析,文章才有思想内容,才能“活”起来。
分析是观察的延展和深化,是更高层次的观察,反过来又促进观察。
分析训练既要有随意性又要有系统性。
说“随意”其实是“有意”,“随”是说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所有的现象和事物都可以作为分析的对象。
从同一片草坪上的草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展开话题,我们能发现草的长势与阳光、土壤、水分等因素有关,长得不匀称是很正常的,而且这才是合理的,认识到这一点,当他们再写“所有的花都开了”、“所有的草都黄了”之类的句子时自己都会觉得好笑:像有人在发号施令、并且这些花草都挺听话似的。
教室里一张桌子倒了,一个同学把它扶进来,这是学校里司空见惯的现象,但一旦学生会分析,用这同学过去的表现和现在比,拿其他同学的表现与这个同学比,就能有所发现。
狐狸是童话、寓言世界的主角之一,它和人一样有可爱的一面,也有问题和缺点错误,甚至有讨嫌的一面,拿《狐狸和乌鸦》、《狐狸和小鸡》、《狐假虎威》这些故事中的狐狸的表现相对比,就可以发现许多超乎表象的东西,就不会一说到狐狸就只想到“狡猾”。
许多孩子不爱看广告,其实许多广告是所特有意思的。
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两个本来意思没什么关联的电视广告,前一个是一个小孩蹲在马桶上方便,然后很得意地按一个开关喷洒那种消除异味的产品,只有动作和商标的特写;另一个是说方便面的:“XXX香辣牛肉面,就是这个味!”有意思的是,这两则广告是连着放的,中间只有三五秒钟的间隔,这就令人喷饭了。
学生口渴了,老师给学生水喝,是好事还是坏事,绝大多数孩子都会不假思索地说是好事;其实只给很小的一滴、给刚刚够喝和赌气灌上三五杯就是三种结论,“好”和“坏”原来还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呢。
我给几乎所有教过的学生讲过我亲历的一件事:一辆中巴车架着大喇叭、贴着“反偷税漏税宣传车”几个字满街做宣传,我们办公室就在路边,那车一二十分钟过一次,几位同事叫烦,有的人甚至还骂起来,我很平静,要到阳台上透透气,结果我发现稀奇事了:车上的“反”字掉了上半,翻下来把整个字盖住了,这车就成了“偷税漏税宣传车”,我把同事们喊出来看,大家乐不可支。
我用这事告诉学生: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如果平静些,就会发现好多新鲜有趣的事;如果自己烦躁,就经常失去发现新鲜事物的机会。
我们倡导“随意”观察分析,目的是让大家留意周边的一切,请相信:对周边的事物感兴趣,会有许多乐趣,更有许多收获。
起步阶段的系统分析训练重点是比较、联想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