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管理制度

模具管理制度

1、目的
为确保工装、模具设计开发、采购、制造、调试验收、储存、发放使用、维修保养、报废全过程中职责明确、流程清楚、达到受控状态,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的工装、模具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3、术语
3.1工装—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工具总称,包括刀具、夹具、辅具、气动工具等。

包括一级工装(直接用于加工产品的焊接夹具、机床夹具、刀具等),二级工装(非生产性部门使用的工装,如检验夹具、气动工具、五金工具等);
3.2模具—用于零件冲压加工和锻压加工的工艺手段的总称,包括冲裁、成形模具等。

4、职责
4.1 技术中心负责工装、模具的设计、验收;
4.2 模修车间负责工装、模具的制造、装配调试、大修、建档、运行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监控管理,建立档案;
4.3采购部负责工装、模具外包及外协件的采购、外协制造和标准件的采购;
4.4使用车间负责工装、模具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日常维修、规范使用,确保工装、模具处于良好状态;
4.5仓库负责办理完好工装、模具的入库、出库手续,建立资产档案。

5、工作流程图
见附件:1、工装、模具管理流程图;2、工装、模具委外加工流程图;3、工装、模具验收流程
6、管理程序及要求
6.1技术中心技术员负责按照先期产品质量策划程序要求,确定所需设计开发的工装、模具清单及设计技术方案报中心主任审批。

技术中心技术员或模修车间员工可以根据现生产或工艺技术改进的需要提出生产进程中的工装、模具技术改进方案按前述流程报批;
6.2技术中心技术员负责按批准的工装、模具清单和技术方案进行工装模具设计,设计完成后由部门主管审核、校对,此设计包括工装、模具的总成设计图纸、零部件图纸、费用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技术资料。

主管审核、校对完毕后报中心主任审批;
6.3技术中心主任根据工装、模具的复杂程度和模修车间的生产能力,确定工装、模具的
自制或外包方案,若属外包应报总经理批准;
6.4技术中心根据批准的方案下达工装、模具自制或采购工作计划到模修车间和采购部;
6.5模修车间根据下达的工装、模具生产作业计划组织生产,铣加工、磨削加工、线切割加工、钻床加工封闭在本车间内,具体的工作安排由主管负责进行,其它需要委外加工的工序由主管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工时及相关费用成本包含在技术中心下达的总费用成本范围内,由模修车间负责把关控制,具体的工时、费用由模修车间按技术中心确定的标准以费用单据的形式分解给相关责任部门。

模修车间必须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在成本定额内完成制作任务交付验收;
6.6工装、模具外包制作时采购部按照设计技术要求与外包供应商洽谈外包协议,技术中心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标准工装、模具的设计、制造外包时,供应商按有关标准或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制造。

非标工装、模具设计、制造外包时,按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制造,若因技术原因,外包工装、模具不便于由公司自己设计图纸时,由供应商按技术中心提供的技术要求设计工装、模具图纸,经双方会签后,按图纸制造。

6.7工装、模具制作中的零件或工序的委外加工
6.7.1模修车间制作工装、模具时需要委外加工的线切割、数控加工、大型机床加工、热处理工序工作由模修车车间填报委外加工通知单、加工图纸、技术要求说明等文件,由技术中心主任批准,模修车间将待加工的工件送到仓库,由仓库保管员和车间模具管理员分别作相应的登记;
6.7.2采购部到仓库领出待加工工件,与仓库办理领出手续,发往选定的委托加工供应商处;
6.7.3委外加工的工件由采购部按模修车间要求的时间进度向模修车间交付,模修车间应按工装、模具生产的总体进度要求由车间主管向采购部督催,影响生产时应书面向技术中心报告,再由技术中心评审后向综合管理部报告,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处理;
6.7.4委外加工工件的质量由模修车间主管、检查员负责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委外加工产品验收单》,交给采购员,采购员据此到仓库办理物资入库验收手续,未见《委外加工产品验收单》仓库保管员不得给采购员办理验收手续。

委外加工件不合格由采购员与供应商交涉处理返修或赔偿事宜;
6.7.5委外加工零件的余料必须由采购随工件带回公司,余料未带回公司时,模修车间不得在《委外加工产品验收单》上签字,仓库不得给采购员办理入库手续。

6.8工装、模具自制或外包的工作内容完成(外包制作的工装、模具必须到公司内方可视为完成)后分别由责任部门填写工装、模具验收申请单报技术中心,由技术中心主任亲自或委托他人具体组织工装、模具设计人员、制造部、质量部、使用车间、模修车间或采购部对完工的工装、模具进行静态和动态验收,验收的主要内容以《工装模具验收单》的内容为准,判定为合格的工装、模具由技术中心给工装、模具制作单位核算工资(或核定采购费用是否超标),不合格则由责任单位责任人按要求进行整改直到至合格后再进行评审验收,外包工装、模具不合格由负责采购人员退回外协制造厂家由其进行整改。

验收完毕后由参与验收的技术中心模具设计人员填写《工装模具验收单》,此单一式三份,技术中心、模修车间(或采购部)、使用车间各一份,并由技术中心建立该工装、模具的档案和管理卡片,未经验收的工装、模具不得投入使用。

未经验收的工装直接投入使用或在规定的验收期限内,制造部未协调组织验收的,则默认为合格工装,由此产生的质量损失由制造部门全部承担。

6.9标准件及二级工装由制造部根据技术中心下达的工具清单编制采购计划,采购部负责采购,到货后由仓库管理员按采购清单清点数量,由质量部检查员进行质量验收后,入库、储存、标积。

6.10新制或大修(不含使用车间自己进行的简单维修)的工装、模具验收合格后统一到仓库办理入库手续,作为核算工资、支付采购费用、建立档案管理资料的依据,仓库建立工装、模具的资产管理台帐;
6.11工装、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
6.11.1工装、模具的使用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到仓库办理领用手续,并建立本部门的工装、模具管理台帐,领用新制工装、模具时,必须进行验证,确保所领用的工装、模具状态是完好的;
6.11.2使用部门在安装、调试、使用工装、模具时必须按照该工装、模具的技术规范要求谨慎操作、精心使用,确保工装、模具不在非规范状态下使用;
6.11.3使用部门在工装、模具使用过程中必须按工装、模具的保养规范对其进行经常性的保养,模具要按照使用规范按时清理、修磨模具的刃口,使用时应按要求对非工作面进行必要的防护,防止因使用不当导致的非正常损坏,当次(当班)使用完毕后,应保养规范的要求进行日常保养,并进行例规性的检查,确认该工装、模具的性能是否完好,是完好的必须要按质量管理要求将未件挂在工装、模具上,并且悬挂工装、模具状态标识卡片,
以示证明完好状态。

检查发现工装、模具质量状态不符合使用要求,属于简单问题(导向装置、定位装置、退料装置故障)时,由本车间主管安排模具修理工维修,属于严重问题(影响被加工产品技术质量性能的故障)时,填写工装、模具维修申请单报技术中心主任审核并安排模修车间进行修理;
6.11.4在用工装、模具改善性的维修和改进可以由任何部门提议并传递给技术中心,技术中心作评审后安排实施;
6.11.5技术中心是工装、模具的技术质量状态管理部门,工装、模具管理员有权随时检查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维修、存放工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12工装、模具的报废
6.12.1对损坏的工装、模具报废由使用部门填写《工装、模具报废单》,注明报废原因,由技术中心主任核实并安排鉴定,并在报废单上填写鉴定结论,办理正式的工装、模具报废手续。

6.12.2 因工艺、产品更改而取消的工装、模具,由技术中心填写《工装、模具报废单》,注明报废原因;由中心主任核签批准,办理工装、模具报废手续。

7、考核管理办法
7.1设计人员在进行工装、模具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时导致工装、模具重复投入或技术设计失误导致制作或外购的工装、模具不能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由设计人员赔偿缺失额的50%,负责审核的部门主管赔偿损失额的30%,负责批准的技术中心主任赔偿损失额的20%,所发生的制作费用或采购费用照常支付;
7.2工装、模具生产制作部门因主观失误导致工装、模具制作(或维修)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由其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若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由制作部门负责全额赔偿。

经验收有部分功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带着问题投入生产使用的,由制作部门负责限期整改,整改后达到技术要求的作合格验收,整改后达不到要求的,所确定的制作工时减半;
7.3外购的工装、模具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得验收入库和投入使用,由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沟通处理,该返修处理的应在限期内返修处理,该退货应退货并追回预付的货款,若造成损失由负责采购的人员全额赔偿;
7.4工装、模具使用部门不按规定要求使用、维护、保养模具,在常规或非常规稽查时发现则每次罚款20元,非正常使用导致工装、模具损坏,由使用部门全额赔偿损失并处以每次50元的罚款。

责任部门对非正常损坏的工装、模具进行了修复,由责任部门按程序
报请技术中心进行评审确认是否恢复了原有功能,若确认已经恢复,只给予罚款,不赔偿损失,修复的费用由责任单位自负。

8、相关文件
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模具管理程序
9、使用表单
9.1工装、模具清单
9.2工装、模具制造/采购工作任务单
9.3工装、模具验收单
9.4委外加工通知单
9.5工装、模具维修申请单
9.6工装、模具领用申请单
9.7工装、模具检修记录表
9.8工装、模具履历表
9.9工装、模具状态标识卡
9.10工装、模具台帐(分为仓库、技术中心、使用车间用)
9.11工装、模具报废单
编制:审核:批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