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毕业论文摘要11. 前言 (3)1.1城市建设和工程施工的关系 (3)1.2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3)1.3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积极解决的意义 (4)2 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对策2.1基础工程 (5)2.2混凝土工程 (6)2.3钢筋工程 (7)2.4砌筑工程 (8)2.5模板工程 (9)2.6屋面及防水工程 (10)2.7其他质量问题 (12)3 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133.1施工方面的原因......133.2工程造价过低........133.3材料选用方面的原因…133.4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143.5设计方面的原因………3.6现场监理不到位.....................................................143.7施工方违背建设程序 (15)4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16)4.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6)4.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16)4.3施工后期质量控制...................................................... 仃4.4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质量意识 (17)5小结 (19)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需要加强工程设计监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及监理公司的监督对策, 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字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质量管理,对策1 前言1.1城市建设与工程施工的关系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 正在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复杂度较之以往呈指数级倍增, 在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投资者要求工程项目达到高质量、进度快和合理控制成本,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需要通过更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才能得到保证。
1.2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并解决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质量和进度控制中, 质量控制是最核心的。
质量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社会和各国经济建设中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深刻地感受到提高质量的紧迫感和不提高质量就不能生存的危机感。
建筑施工质量的优劣, 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
目前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存在不少问题, 如屋顶漏水、外墙渗漏、窗口下面渗水、板缝开裂、卫生间、厨房渗水等等。
这种以降低质量追求进度, 其结果必然是返工重做,反而影响进度; 那种因降低成本以次充好的结果必然造成使用阶段多次返修, 从而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 给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
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加强质量管理, 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施工管理的头等大事, 应该大力加强质量管理, 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杜绝工程质量隐患,用更优的工作质量、更佳的工程质量, 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1.3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积极解决的意义建筑业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也是广大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绝不容忽视,我们要认真探究原因,充分认识其危害性,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行之有效地治理,从根本上消除质量问题。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施工管理的头等大事,应该大力加强质量管理, 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杜绝工程质量隐患,用更优的工作质量、更佳的工程质量, 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2 工程项目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对策2.1 基础工程基础是建筑物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耐久性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年限。
地基虽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但它的好坏却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危!实践证明,建筑物的事故很多是与地基基础有关. 而这些事故多数为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者地基强度破坏引起的。
地基不均匀沉降轻则上部结构开裂或者倾斜,重则建筑物倒塌,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为保证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应采取合理的建筑措施. 结构措施和施工措施,来减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措施如下:建筑措施1. 建筑体型力求简单。
建筑平面应少转折,因为平面复杂建筑,基础密集,地基中应力集中,该处的沉降往往大于其他部位的沉降,以至于墙体出现裂缝。
2. 设置沉降缝。
在下列部位设置沉降缝:平面转折部位;高度差异和荷载差异较大处;长高比较大的砌体承重结构的适当部位;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3. 相邻建筑物应按规定保留一定的净距。
结构措施:1. 减少结构自重。
这是应首先考虑的因素,可以选用轻型结构或者采用轻质材料,如选用轻钢结构,采用空心砖. 空心砌块或其他轻质墙。
2.加强基础整体刚度。
对于建筑物体型复杂,荷载差异较大时,可采用筏基. 箱基。
这些基础整体性好,可以调整和减少不均匀沉降。
3. 墙体内宜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以增加房屋的整体性,提高砌体结构的抗弯能力,防止或延缓墙体出现裂缝及阻止裂缝开展。
在墙体转角及适当位置,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更有效的提高房屋的整体刚度和抗震能力。
2.2混凝土工程。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地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设计方面从砖混结构现浇楼面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
在离开阳角1m 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 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
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特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配筋量常常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纵、横两个方面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混凝土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弱处 (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末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 度的斜角裂缝。
在框剪结构中,现浇楼面裂缝大部分出现在平行于长板跨方向,出现在跨中位置,这主要是由于楼板水平变形产生的。
楼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收缩变形受到两端刚度较大的剪力墙约束,从而其内部产生拉应力,同时楼板跨中部位的含钢率相对支座部位较小,导致楼板跨中产生裂缝。
2、施工方面现浇板出现裂缝,在施工中造成的主要原因是:(1) 塑性及干缩引起裂缝。
浇混凝土时,昼夜温差大、风力强,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引起开裂;(2) 配合比不当,混凝土坍落度大,加快失水;(3) 由于坍落度偏大,混凝土在振捣时表面积聚大量浮浆,施工人员未清除,致使混凝土成型后表面强度不够;(4) 楼板较厚、振捣不实造成沉降裂缝;(5) 浇筑速度太快、收面太早;(6) 养护不到位;(7)混凝土在未达到预定强度前过早受载,且施工荷载较大。
预防措施:1、设计方面的预防措施一是在阳角部位的混凝土板中设置抗收缩的构造钢筋,宜采用双层、双向小直径钢筋,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全长配筋。
对框剪结构,设计时要考虑现浇板与剪力墙的刚度关系,使其大体相等,同时适当考虑跨中的含钢率,确保不因混凝土收缩而产生裂缝。
2、施工方面的预防措施(1) 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1.2MPa 时不准上人施工。
根据气温变化,每隔一周做一次 1.2MPa 混凝土条件强度检测,以确定上人时间。
严禁在楼板上大量集中堆载;(2)采用收缩小的混凝土。
如采用水灰比较小的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等。
对使用的商品混凝土,从粉煤灰掺量、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等原材料进行控制,确保商品混凝土选用高效优质混凝土外掺剂,改善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值。
同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对混凝土品质提出明确要求,避免因混凝土性能而产生收缩裂缝;(3) 浇筑完的混凝土及时进行保温保湿覆盖;(4) 楼板采用振捣器振捣密实,无气泡为止,若出现局部过振须将表面浮浆刮去;(5) 楼板表面至少搓平 3 次,最后一次搓平压实,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以保证混凝土不再下沉引起裂缝;(6) 调整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风大的天气不浇筑,高温的时段不浇筑。
裂缝的加固处理建筑物上有没有裂缝不是影响安全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裂缝是如何发生的,在什么部位,呈什么特点,是什么性质的裂缝,是否还在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对于建筑物来说是否安全。
首先要确定基础和地基是否有出现破坏或损坏的现象。
在排除基础没有出现这类问题后,对建筑物主体结构(柱、梁、承重墙体)的完整性、安全性进行考察。
确定基础、承重墙、柱和梁的安全性、可靠性后,对楼板的裂缝性质进行判断鉴别,以确定裂缝是结构受力破坏变形的,还是砼收缩变形或其它非破坏变形的,从而决定对裂缝以至整个结构的处理方式方法。
应该说,钢筋混凝土构件是带裂缝工作的,裂缝宽度小于0.3mm 是允许的,也是安全的,因此可以只对宽度大于0.3mm 的裂缝进行处理。
通常对承受荷载受力变形的裂缝要进行补强加固,常用的加固方法有粘贴钢板、粘碳纤维、钢筋网砂浆面和钢筋网砼叠合层等方法,同时配合对裂缝灌浆处理。
对一般收缩性裂缝只采取灌浆封闭裂缝,满足美观使用要求和耐久性要求即可。
2.3钢筋工程钢筋工程中,经常存在质量问题及对策:1.在制作过程中,安装不规范。
比如主次梁交接处箍筋未按要求加密,梁柱节点处未按要求加密箍筋,且平直长度不符合要求。
应对这样的问题,必须现场监督施工人员按要求施工,主次梁交接处的箍筋必须按要求加密。
在现场钢筋弯曲过程中。
平直长度应严格检查。
2.钢筋的直径偏小。
这就要求监督人员必须认真检查。
钢筋进场应具有产品合格证. 出场实验报告,每捆均应有标牌。
进场时必须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 钢筋的焊接和搭接的位置长度不符合要求。
如果不符合要求,将会降低钢筋的抗拉和其他性能。
钢筋的接头宜位于受力最小处,而且接头必须相互错开。
任何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十倍。
这些必须在施工操作前进行专业的指导,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
4. 构造柱拉结筋和框架填充墙拉结筋的长度数量还有间距不足,临时洞口的拉结筋也有很多不符合要求。
拉结筋在构造柱和墙体或者墙体之间起着加固作用,能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
所以拉结筋现场检查后才能使用。
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钢筋由于保护层不够而导致的露筋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垫块缺少. 移位或者放置错误。
钢筋的保护层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正确确定。
工地上常用预制的水泥垫块在钢筋和模板,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垫块宜布置成梅花型,其相互间距不大于1 米,上下双层钢筋,可有绑扎短钢筋或者设置脚撑来控制。
案例举例某工程,工程设计为一级抗震,地下室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钢筋采用HPB235 和HRB335钢,Lae=1.1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