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
报考专业: 教育硕士
考试科目及代码: 教育综合333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卷面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教学论》
2. 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学派与现代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
A.凯洛夫和布鲁纳
B.洛克和卢梭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柏拉图和夸美纽斯
3.对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是()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生产力
D.领导权
4.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是()
A.奴隶主贵族教育
B.宫师合一
C.军事教育
D.六艺
5.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 ,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6.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书籍,其中成为广大士人和各类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教育长达百年之久的是()
A.《近思录》
B.《白鹿洞书院揭示》
C.《四书章句集注》
D.《朱子语类》
7.提出谨慎选择教材的问题,强调教育内容应具有教育性,开创了西方后世“教育性教学” 的先河的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8.在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必然受到诸多客观的社会条件制约的是()
A.洪堡
B.费希特
C.第斯多杰
D.康德
9.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A.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
B.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
C.任务强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
D.任务强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
10.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A.服从与惩罚
B.社会契约
C.维护权威或秩序
D.普遍伦理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共20分)
1.班级授课制
2.稷下学宫
3.福建船政学堂
4.遗忘原因的同化说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3题,共30分)
1.“教师专业化”就是通过专业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2.恩物是福禄贝尔创新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
3. 昆体良认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题,共40分)
1.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2.请简述当代世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3.简述北宋“三次兴学”的主要内容。
4. 简述杜威关于教育制度的基本主张。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共40分)
1.根据十九大报告,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的看法。
2. 结合当前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