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技术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 操作前评估患者 1. 体温与呼吸次数 2. 水柱波动情况、气泡溢出情况、引流液 3. 引流管外露长度和固定情况 4. 穿刺点是否出现感染或皮下气肿 5. 有无拔管指征,是否需要外出检查 6. 疼痛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 准备用物 1. 一次性闭式引流瓶,放入NS400mL 2. 消毒用品 3. 无菌治疗巾 4. 两个直钳 5. 一次性弯盘 6. 手套
更换; 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60cm~100cm,防止
引流液逆流; 定时更换引流瓶; 严格无菌操作。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
2、妥善固定,管道密封 胸腔闭式引流主要是靠重力引流,水封瓶
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100cm,并应放 在特殊的架子上,防止被踢倒或抬高。 搬运病人前,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引 流管,将引流瓶放在病床上以利搬运。搬 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 再松止血钳。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 出血:损伤肋下血管或肺组织。
– 症状:气促,血压下降;
– 处理:予吸氧、平卧、心电监护、遵医嘱静 脉补液,观察血压和引流速度,必要时根据 血常规和输血前八项行配血输血;
– 预防:避免操作粗暴、反复穿刺,必要时B超 定位。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 复张性肺水肿:与胸腔内压迅速下降,肺泡内压 改变,组织间液大量渗出 – 症状: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 – 处理:首次抽液<600ML,予吸氧、建立静脉 通道,控制输液速度。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 感染: – 症状:穿刺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 处理:观察体温变化和血象,必要时遵医嘱 用药; – 预防:严格无菌操作,操作中减少人员走动。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心胸外科
内容
1、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与装置 2、熟悉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 3、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与拔管指征 4、掌握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胸膜腔解剖结构
胸膜腔 腔内呈负压 膈肌、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和腹壁肌 等呼吸肌。
胸腔闭式引流原理
• 负压吸引 • 胸腔内的气体液体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
3、保持引流通畅 术后病人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 定时挤压管道 更换引流瓶前后注意评估和对照 避免引流管受压、折曲、阻塞。尤其病人
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
4、患者健康教育 鼓励患者吹气球促进肺复张 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指导患者预防便秘,避免胸腔内压骤增 防脱管措施是否落实 脱管教育是否掌握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 标识引流管的要 求应清晰固定, 不易脱落;
• 如脱落或字迹模 糊应及时更换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 更换前评估是十 分重要的环节, 对预防纠纷有重 要意义。
更换腔闭式引流瓶
• 无菌巾的铺 垫不仅为了 美观和最大 化无菌屏障 ,更重要的 是固定保护 管端。
目的
• 引流胸腔内积气、积血和积液 • 重建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 促进肺膨胀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安置
B超定位 B超定位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 原则 1. 无菌 2. 密闭 3. 实现治疗目的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 操作步骤 1. 操作前评估患者 2. 准备用物 3. 实施 4. 再评估 5. 整理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 更换后评估 1. 患者是否主诉不适 2. 气泡和水柱波动情况有无变化 3. 如引流液突然增多,评估和报告上级 4. 管道是否固定 5. 标识清晰 6. 防脱管措施 7. 脱管意外处理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 关键点:
保持无菌原则,不跨越,不逆流
• 重要点:
1. 更换前后注意引流情况的变化,均应嘱患者咳 嗽以确认。
2. 如发现前后有变化,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护士, 并跟踪变化发展趋势
• 争议点:
外出检查是否需要夹管?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引流装置保持无菌; 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浸湿及时
★拔管指征
1.胸腔引流管安置一般48~72小时后
• 生命体征稳定 • 引流瓶内无气体溢出 • 引流液体很少,24小时内引流量<50ml,脓液<10ml • 听诊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肺复张良好即可拔管
2.拔管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憋 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观察局部有 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 理。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 更换步骤 1. 解释、询问上次换瓶时间,患者是否了解
引流目的 2. 嘱患者轻缓呼吸 3. 对夹双钳 4. 垫治疗巾,形成无菌区 5. 分离旧管,从内至外消毒接头 6. 连接新管,固定。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
准备水封瓶,检查外观 无破损后注入外用生理 盐水400mL
标记刻度,注明液面所 在水平线
患者或家属有意 见怎么办?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
6、心理护理 此法操作损伤大,易感染。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术后使用适当镇痛剂,预防伤口感染 血气胸病人多数急诊人院,尤其初患由于疾病的
折磨及知识的缺乏,常常是惶恐不安,易加重病 情,应给予必要的解释与安慰 术后引流患者易因疼痛不肯用力咳嗽,容易导致 术后肺不张
吸出体外 • 减轻胸腔压力 • 减轻液体和气体对
心肺组织的压迫 • 促使肺复张
胸腔闭式引流原理
• 利用半卧位达到顺 位引流
• 肺组织本身扩张及 病人有效咳嗽时, 利用呼吸时的压力 差,将胸膜腔内的 气体或液体引流到 体外
水封瓶
•一个无菌引流瓶,内装无菌 蒸馏水或无菌生理盐水; •长管应在水面下3-4cm,且保 持直立,另一端与病人的胸腔 引流管相连,短管作为空气通 路
胸腔闭式引流漏气的分度
• 一般分为三度:
1. 仅咳嗽时有气泡逸出为一度 2. 讲话或深呼吸时有气泡逸出为二度 3. 平静呼吸时有大量气泡逸出为三度
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护理
5、发生意外,及时处理
引流管脱落,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
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 软质的引流管。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勿使漏气, 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