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物理临界状态的假设解决物理试题-经典压轴题一、临界状态的假设解决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用长为L =0.8m 的轻质细绳将一质量为1kg 的小球悬挂在距离水平面高为H =2.05m 的O 点,将细绳拉直至水平状态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小球摆动至细绳处于竖直位置时细绳恰好断裂,小球落在距离O 点水平距离为2m 的水平面上的B 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求:(1)绳子断裂后小球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2)小球落地的速度的大小; (3)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答案】(1)0.5s(2)6.4m/s(3)30N 【解析】 【分析】 【详解】(1)细绳断裂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则竖直方向有212AB h gt =,解得2(2.050.8)s 0.5s 10t ⨯-==(2)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有02m/s 4m/s 0.5x v t === 竖直方向的速度为5m/s y v gt ==则2222045m/s=41m/s 6.4m/s y v v v =+=+≈(3)在A 点根据向心力公式得2v T mg m L-=代入数据解得24(1101)N=30N 0.8T =⨯+⨯2.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外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P是圆外一点,OP=3r,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P点在纸面内沿着与OP成60°方向射出(不计重力),求:(1)若粒子运动轨迹经过圆心O,求粒子运动速度的大小;(2)若要求粒子不能进入圆形区域,求粒子运动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3Bqr;(2)(332)vm≤+或(332)vm≥-【解析】【分析】【详解】(1)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圆心为O',依图题意作出轨迹图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可得:OO R'=()222(3)6sinOO R r rRθ'=+-解得3R 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vBqv mR=解得3Bqrv=(2)若速度较小,如图甲所示:根据余弦定理可得()22211196sin r R R r rR θ+=+-解得1332R =+若速度较大,如图乙所示:根据余弦定理可得()22222296sin R r R r rR θ-=+-解得2332R =-根据BqRv m=得1(332)v m =+,2(332)v m =-若要求粒子不能进入圆形区域,粒子运动速度应满足的条件是(332)v m ≤+或(332)v m≥-3.小明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 =0.3kg 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在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恰好达到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 而断掉,球飞行水平距离s 后恰好无碰撞地落在临近的一倾角为α=53°的光滑斜面上并沿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 =0.8 m .绳长r =0.3m(g 取10 m/s 2,sin 53°=0.8,cos 53°=0.6)求:(1)绳断时小球的速度大小v 1和小球在圆周最低点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s 是多少. (2)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 的大小.【答案】(1)3m/s ,1.2m (2)12N 【解析】 【详解】(1)由题意可知:小球落到斜面上并沿斜面下滑,说明此时小球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否则小球会弹起,所以有v y =v 0 tan53°又v y 2=2gh ,代入数据得:v y =4m/s ,v 0=3m/s故绳断时球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速度为3m/s ; 由v y =gt 1得:10.4s y v t g==则s =v 0 t 1=3×0.4m=1.2m(2)由牛顿第二定律:21mv F mg r-= 解得:F =12N4.中国已进入动车时代,在某轨道拐弯处,动车向右拐弯,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路面高一些,如图所示,动车的运动可看作是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设内外路面高度差为h ,路基的水平宽度为d ,路面的宽度为L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要使动车轮缘与内、外侧轨道无挤压,则动车拐弯时的速度应为( )A.gRhLB.gRhdC.2gRD.gRdh【答案】B【解析】【详解】把路基看做斜面,设其倾角为θ,如图所示当动车轮缘与内、外侧轨道无挤压时,动车在斜面上受到自身重力mg和斜面支持力N,二者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指向水平方向,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合力F=mg tanθ,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tanθ=2 v mR计算得v tangRθtanθ=h d带入解得v gRhdgRhd压,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用一根细线一端系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锥顶上,如图所示。
设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线所受拉力为T,则下列T随2ω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当角速度较小时,小球在光滑锥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向心力公式可得2sin cos sin T N mL θθθω-=⋅cos sin T N mg θθ+=联立解得22cos sin T mg mL θθω=+⋅当角速度较大时,小球离开光滑锥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向心力公式可得2sin sin T mL ααω=⋅则2T mL ω=综上所述,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6.一辆货车运载着圆柱形光滑的空油桶。
在车厢底,一层油桶平整排列,相互紧贴并被牢牢固定。
上一层只有一只桶C,自由地摆放在A、B之间,和汽车一起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当C与车共同向左加速时A.A对C的支持力变大B.B对C的支持力不变C.当向左的加速度达到3g时,C将脱离AD.当向左的加速度达到3g时,C将脱离A【答案】D【解析】【详解】对C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B对C的支持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可得:122RsinRθ==,所以θ=30°;同理可得,A对C的支持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30°;AB.原来C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得:N B sin30°=N A sin30°;令C的加速度为a,根据正交分解以及牛顿第二定律有:N′B sin30°-N′A sin30°=ma可见A对C的支持力减小、B对C的支持力增大,故AB错误;CD.当A对C的支持力为零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tan30°=ma解得:3a=则C错误,D正确;故选D。
7.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水平轴O 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在最低点时给它一初速度,使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刚好能到达最高点P ,重力加速度为g 。
关于此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等于gLB .小球在最高点时对杆的作用力为零C .若减小小球的初速度,则小球仍然能够到达最高点PD .若增大小球的初速度,则在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可能向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在最高点,由于轻杆能支撑小球,所以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恰好为零,故A 错误; B. 小球在最高点时小球的速度为零,向心力为零,则此时对杆的作用力F =mg ,方向竖直向下,故B 错误;C. 若减小小球的初速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减小,即不能到达最高点P ,故C 错误;D. 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v F mg m L=当v gL =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 =0;当v gL <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0F <,则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当v gL >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0F >,则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若增大小球的初速度,则在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可能向上,故D 正确。
故选D 。
8.用长为L 的细杆拉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率必须大于或等于gLB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率可以小于gL ,最小速率为零C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是拉力,也可能是支持力,也可能无作用力D .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是拉力 【答案】BCD 【解析】 【详解】小球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此时小球重力和支持力相等.故A 错误,B 正确.当小球在最高点压力为零时,重力提供向心力,有2v mg m L=,解得v gL =,当速度小于v时,杆对小球有支持力,方向向上;当速度大于v 时,杆对小球有拉力,方向向下,故C 正确.小球在最低点时,合力提供向心力,知合力方向向上,则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向上.故D 正确.9.竖直平面内的四个光滑轨道,由直轨道和平滑连接的圆弧轨道组成,圆轨道的半径为R ,P 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
P 点左侧的四个轨道均相同,P 点右侧的四个圆弧轨道的形状如图所示。
现让四个相同的小球 ( 可视为质点,直径小于图丁中圆管内径 ) 分别从四个直轨道上高度均为h 处由静止下滑,关于小球通过P 点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 h <12R ,则四个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均相同 B .若 h=R ,则四个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均相同C .若h=52R ,则图乙中的小球能达到的高度最大 D .若 h=52R ,则图甲、图丙中的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相同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 .若2R h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四个小球都能上升到右侧高度2Rh <处,即小球不会超过圆弧的四分之一轨道,则不会脱离圆轨道,故上升到最高点的速度均位列零,最大高度相同为h ,A 正确;B .若h =R ,根据机械能守恒,甲乙丁都能上升到右侧高度R 处而不会越过圆弧的四分之一轨道,而丙图中小球做斜上抛运动离开轨道,到达最高点时还有水平的速度,最大高度小于R ,B 错误;C .若52h R =,甲、丁两图中的小球不会脱离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不为零,丙图小球离开轨道,最高点速度也不为零,乙图离开轨道,上升到最高点的速度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知,图乙中小球到达的高度最大,故C 正确; D .若52h R =,图甲中小球到达的最大高度为2R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2122mgh mg R mv '-⋅=得最高点的速度为2(2)v g h R gR '=-=对于图丙,设小球离开轨道时的速度为v 1,根据机械能守恒得,211(cos602mgh mg R R mv -⋅-︒=) 而到达最高点的速度v =v 1cos60°,联立解得最高点的速度v gR =则两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相等,根据机械能守恒得,甲、丙图中小球到达的最大高度相等,故D 正确; 故选A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