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产品电商成功案例

农产品电商成功案例

农产品电商成功案例篇一: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遂昌成功案例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成功案例:遂昌模式来源:搜物网编辑:may 发布日期:2014/3/18 字体:大中小 [文章摘要] 遂昌县不大,五万人口的县城却聚集了几千家网店。

2013年1月8号,淘宝网全国首个县级馆“特色中国—遂昌馆”开馆。

2013年10月,阿里研究中心,社科院发布“遂昌模式”,被认为是中国首个以服务平台为驱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浪潮没来之前,遂昌偏安浙西一隅,省里领导很少下来。

整个县城的支柱产业有竹炭、造纸、冶金等工业,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业。

有人说遂昌大米好,因为是高山上原生态,没有施化肥;有人说遂昌猪肉、牛肉、鸡肉香甜,因为都是吃自己谷物长大的;还有人从舌尖上的中国了解到遂昌的笋嫩??总之,浙西南山区的遂昌县物产丰富,丽水人都知道。

后来,古老的农耕文明邂逅了激情的电子商务,“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的创意刷墙随处可见。

麻将桌上的大妈大婶在讨论秒杀、包邮、淘金币换购。

从小患有麻痹症的青年在村头与遂昌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潘东明照面的第一句话是:你怎么看今年双十一?在遂昌农家菜馆吃饭时,上菜的厨师会冷不丁地谈起自己对BAT大战的看法;一些热爱农业的人自发来到遂昌,推动当地农业电商的线上发展和圈子交流。

阿里研究中心、社科院、省里领导隔三差五来县里调研。

赶街网点(本地生活电商服务站)的铺开撬动巨大的农村市场。

遂昌火了,荣誉无数,已不是传统意义的农村,因为农产品电商,它有了新名片。

遂昌县不大,五万人口的县城却聚集了几千家网店。

2013年1月8号,淘宝网全国首个县级馆“特色中国—遂昌馆”开馆。

2013年10月,阿里研究中心,社科院发布“遂昌模式”,被认为是中国首个以服务平台为驱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2013年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39.40万个。

其中淘宝网(含天猫)卖家为37.79万个,B2B平台上商户约为1.6万个。

2013年阿里平台上的农产品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12.15%。

1688平台同比增长了301.78%。

生鲜相关类目保持了最快的增长率,同比增长194.58%,2013年农产品的包裹数量达到1.26亿件,增长106.16%。

一切数据都指向:农业电商已呈燎原之势,更上一个台阶。

新农人群体崛起,合作社踊跃淘宝开店,农产品电商网站风起云涌,多类农产品在网络热销。

与此同时,涉农电商服务商蓬勃发展。

农产品网络销售有了更多的尝试和创新,在浙江涌现出了“服务驱动型的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遂昌模式”,而它的核心正是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遂昌模式到底是什么?具体来说包括两大块:一是以“协会+公司”的“地方性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以“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定位探索解决农村(农户、合作社、农企)对接市场的问题。

二是推出“赶街——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以定点定人的方式,实现在农村实现电子商务代购、生活、农产品售卖,基层品质监督执行等功能,让信息化农村更深入的对接与运用。

遂昌模式的启发: 1、做农产品电商≠农民开店。

一村一店不现实,那是不了解农村的人提出的。

不鼓励农民开店,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2、物流难题≠自己去建物流。

生鲜运输目前靠的是泡沫箱,这只是权宜之计。

如何破?遂昌与祐康的冷链和社区店合作,后端交给他们完成。

3、协会≠公益组织。

只有盈利,才有驱动力;只有增长,才会激发能动性。

用协会的心态、公司的模式去运作,平等对话,实现多赢。

篇二:农业电商模式及案例农业电商运营模式一、四种农业电商模式及案例: 1、平台化商业模式:典型的两家平台代表是阿里巴巴、顺丰优选。

阿里巴巴走的是多维度平台模式,淘宝、天猫、聚划算等多维度铺开。

比较有创新的就是“挑食”板块、“舌尖上的中国”的在线发售和原产地预售模式,配合菜鸟未来的冷链物流平台。

顺丰优选打造的平台模式则是:高附加值品类为核心+C2B直供平台模式。

顺丰优选起初是独立运作的模式(包括物流,起初的时候都未放入顺丰速运的大网)。

顺丰优选的平台品类定位在高附加值产品,高客单价降低了单位订单的物流成本的亏损风险,然后配合季节性的直供模式,荔枝、大闸蟹等季节性产品的预售直供,逐步形成了一个依托于快物流服务为载体的直供农业的电商供应链服务平台。

2、基地+传统B2C+故事类营销方式:这种是目前一部分中小型农业电商的玩法,前端整合农业基地,中间打造自己的B2C平台,营销方面采取故事性营销、体验式营销,虽然规模不大,但这无疑是中小型农业电商的一条出路,做到小而美,有质就有量。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石嫣的CSA(社区支持农业)分享收获,主要重视用户体验,产品品质,回头客长期客众多;还有@攻城网的攻城蛋。

3、本地化+O2O 模式:重庆农产品集团绿优鲜、厨易时代、本来生活为代表的农业电商,他们本质上做的是本地化模式,这也是结合了农产品的品类的特性。

前期是将B2B、B2C融合,目前正结合本地化需求玩O2O模式。

4、供应链整合模式:平台经济的出现,供应链整合存在重大商机:阿里的模式走的是整合,各种农业商家及农场融入到平台中;顺丰优选模式走的肯定是自建。

二、国外农业电商的运营模式 1、Local Harvest的O2O农产品电商模式 Local harvest通过将农产品搜索和Google Maps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农产品搜索+Google Maps +在线购买的模式。

网站展示一张美国地图,绿色标注是农场位置,红色是农贸市场或商店,蓝色表示由附近农场供给的餐馆,紫色是杂货店,顾客输入邮编,网页上会提示附近的农场,市场等信息,顾客可通过平台实现O2O购物。

2、美国Farmigo 农产品平台运营模式 Farmigo目前正打造全美最大的农产品在线交易平台:1)Farmigo自身并不销售农产品,仅做平台; 2)全部卖新鲜食材为核心; 3)48小时送货上门,社区支持型农业(CSA),区域供应为主; 4)价格优势比超市便宜20-30%... 3、美国有机商品超市Whole Foods的O2O运营模式Whole Foods Market 美国最大天然食品零售商,敢与沃尔玛叫板的零售商,他的过人之处在于把卖食品变成卖生活方式… 目前启动的O2O运营模式:顾客用APP选择美味食谱,再生成购物清单,通过手机搜索最近Whole Foods超市购物,顾客建立自己美食档案,鼓励SNS分享带动营销。

篇三:农村电商成功案例模式分析农村电商成功案例模式分析电子商务是一种人类突破现有发展空间的最先进的方式,能够在网上创建、管理并且扩展商务关系,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农村电子商务师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网上完成或服务的销售、购买的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这种新的电子模式能推动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近年来,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据统计,2013年,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达3.1万家,农村网民达1.8亿,占据我过网民的30%左右。

电子商务与农产品融合度越来越高,互联网向农村延伸速度加快,潜力巨大。

(一)当前农村电子商务运行呈现新特点一是交易活跃,交易额不断放大。

2013年,国家商务部组织的夏冬两季农产品网上交易会,交易额达839.33亿元。

在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和供销合作总社三部门举办的各大交易会中,农产品网上交易额约占总交易额的二分之一。

二是农产品网络零售模式不断创新,生鲜农产品异军突起。

2013年,生鲜农产品成为我第四大类网上热销产品。

淘宝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达203.9万个,交易额超过500亿元。

按照阿里集团预测,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可能突破4600亿元。

生鲜农产品交易前景广阔。

(二)农村电商的目的及意义农村电商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促进农产品网上交易。

第二是农业信息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销售、运输等过程中信息的获取跟全球的市场同步对接,在农业产业中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在农产品包装和运销过程中逐步实现品牌化、国际化,并且有效降低和规避市场风险。

第三是促进农民网上消费。

目前,农村电商的发展态势良好,取决于开展农村电商的积极意义。

开展农村电商打破了市场交易的时空限制,使得生产经营有的放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方便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同时扩展了销售范围,最终创新了农产品营销新模式。

(三)农村电商案例分析农芯乐商城,山西新晋的一家电商企业,发展良好。

农芯乐商城,依托山西省供销合作社传统产业和网点,有效整合农资资源、资金资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并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与线下的重新优化与配置,结合企业化运作模式,建设自主化农村物流体系,克服“最后一公里”难题,让农村电商真正落地。

农芯乐商城业务模式:1.产品服务下行进村模式农芯乐依托省社强大的资源支持与社会影响力,将整合上百万中优质商品资源直接输送到农村,并为上下游企业以及专业合作社社员等提供金融支持,让农民分享互联网的好处。

2.农特产品上行进城模式村民、体验店、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农产品、生产信息、劳动力等在农芯乐平台上进行商业化对接、实现增产创收。

农芯乐商城七大业务模块: 1.村级物流以农芯乐为主体,整合多方资源搭建一体化平台,在县公司下设置若干分拣中心,完成分拣配送任务。

同时对物流车辆与产品物流费用进行补贴,合力建成山西“最后一公里”的农村物流网络,占领山西末端物流网络与零售网络,成为山西农村消费市场的管道,然后通过规模化的方式,实现物流盈利。

2.供销大集将农村线下赶集引入网上,利用农芯乐平台组织协调资源,集中收发货、集中订单、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中间环节、制造波峰销售,更多让利给老百姓。

3.农芯乐特色馆服务县域名优特产、以县域为基础,打造精品、树立品牌。

县中心自主、独立运营、借助农芯乐大平台的资源渠道,数据优势把名优特产、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走出去。

是互联网+时代下对县域经济、历史、的重新塑造,目标是打造县域新名片。

4.农芯乐电商学院农芯乐电商学院,具有国家资质,享有政府补贴。

承载着农芯乐自身人才培训输出工作、县级服务中心与村级服务站的运营指导工作以及县级服务中心培训工作的开展指导;依托县级中心,利用农芯乐渠道资源,孵化农村创业、专业合作社等,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助推县域转型。

5.农芯乐金融平台依托山西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与省社直属企业的良好征信,结合农芯乐独特的终端通道,重新定义独有的(生产、销售、物流、消费一体化)农芯乐供应链体系,把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纳入供应链金融系统中,从而完成体系互助、信用担保、共享征信的金融服务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