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规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规律


传物质不稳定, 21
1.测交法(动物只能用测交法来鉴定) 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取决于F1产生的配子的种
类及比例 2.自交法 3.花粉鉴定法
•(对植物而言,以上三种方法均适用,然而最简 单可行的是自交法,原因:操作简单,避免人工去 雄;若是显性纯合子,测交后显性个体也成了杂合
子,无留种价值。)
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0
1.不断提高纯和度的方法——自交 2.Aa自花授粉,产生两种配子。 3.重组类型——非亲本型(性状与亲本不同) 4.纯合子是对基因型而言,不对染色体而言。 5.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表现
20
3.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
只有在有性 生殖的减数 分裂中才发 生等位基因 的分离,以 及非同源染 色体非等位 基因的自由 组合
真核生物细胞
核内有染色体
原核生物或者
非细胞结构
且原核生物细胞核 生物不能进行
减数分裂,
律。
中遗
规律性的变 化,细胞质遗 传属于母系遗 传,不符合孟 德尔遗传定律
BACK
27
1.不完全显性导致比例改变 (1)不完全显性 如红花AA,白花Aa,杂合子aa开粉红花,则AA X aa杂交得 F1,F1自交得F2代性状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 2:1 (2)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一致——假说证实
13
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 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 器官,甲乙两个小桶 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 雄配子,用不同彩球 的随机组合,模拟生 物在生殖过程中,雌 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结 论:DD:Dd:dd=1:2: 1
14
注意事项: 1.随机抓取小球后要重新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
匀。
目的:保证桶内代表两种基因的小球的数量比是1:1,
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 因数在2个以上,如:人类ABO血型系统中IA ,IB
i为三个复等位基因。
BACK
26
I A 对i为显性,IB对i为显性, IA ,IB共 显。
IA IA, IA i ——A型血 IB IB, IB I ——B型血 IA IB ——AB型血 i i ——O型血
为自由组合定律,而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 不同位置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11
12
(1)萨顿-类比推理法-“基因在染色体上”:假 说 摩尔根-假说演绎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 实验证据
(2)DNA半保留复制的提出-假说演绎法 沃森、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遗
传物质半保留复制:假说 大肠杆菌的同位素示踪实验-结果与推理现象
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像一个个独立的个
体,不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在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P5(20)随机性; 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中,独立地随配子 遗传给后代。
(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分离)
18
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其为纯合子)
23
24
1.相同基因 2.非同源染色体
3.等位基因
A
A
B
b
C
c
D
d
5.非等位基因
4.同源染色体
NEXT
A和A是等位基 因吗?
25
(人类ABO血型系统)
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 的基因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 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因,如A,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位于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A,b
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发生性状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孟德尔分离 定律。
7
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过程:P9
验证:测交
YyRr x yyrr——不同性状 的数量比1:1:1:1
9 :3 :3:1
8
9
自由组合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
22
1.测交法(分析方法与自交法相似)
•2.自交法
•(主要用于植物,且是最简单的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纯合子;相反——杂合子
•3.花粉鉴定法
•非糯型与糯性水稻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颜色。
•4.单倍体育种法。
花药
秋水
•待测个体——离体单倍体——仙素纯合子植株(若得到两
种类型的植株则其为杂合子;若得到一种类型的植株,则培养
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 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 时,非同源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9
1.分离定律只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而自由组合定律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
的遗传,且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等位 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出现。
去雄时间:花蕊成熟之前 去雄程度:要彻底全部清除干净 人工授粉:待花蕊成熟后,用毛笔
蘸取父本的花粉,涂抹在已去雄的 花的雌蕊柱头上
5
1.正确选择实验材料——豌豆。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 4.科学的设计了实验程序——假说演绎
法。
6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
遗传因子的发现
1
2
材料:豌豆(1.自
花传粉,闭花受粉, 自然状态下为纯合体 ;2.有许多易区分的 相对性状)
实验步骤;P5 自 交,杂交
验证:测交 Ddxdd——性状分离比=1:1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依据)
3
4
操作步骤:去雄——套袋——人工 授粉——套袋
套袋:去掉雄蕊后套袋是为了防止 其他花粉与雌蕊接触而完成受精作 用
2这.重样复才能试正验确次表数示多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两
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15
1.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彩球数可以不相同吗? 答:可以。雌雄配子数可以不相同,一般雄配子多
于雌配子。 2.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可以不相同吗?
•答:不可以。D和d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
16
17
分离定律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P5(6)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