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心理行为障碍讲义与干预

小学生心理行为障碍讲义与干预


要想纠正学生已经习惯成癖的行
为,则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 信念。因此,小学教师应该正确 引导学生,应特别注意要督促学 生持之以恒。学生自身也一定要 坚持到底。
THANKS
(2)温暖尊重的爱心感化
•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积极的爱心感 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温暖尊重的爱心与积 极的教育感化相结合,会产生更良好的效 果。
(3)注意力以及兴趣的转移
• 将被压抑的情绪或者过多的精力通过别的 方式释放出去,可以减弱患者的偷盗行为。 已有案例显示,对患者的兴趣进行引导, 使其将兴趣转移到合理的活动中,同时在 其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强化,可明显的控 制其偷窃行为。
橡圈,作为厌恶刺激,以抑制存在的病态行
为。这种方法操作过程必须正确,否则会影 响效果。操作时:1)拉弹必须尽量用力,使 腕部产生疼痛感;2)拉弹时需要集中注意力 记忆病态现象消失的拉弹次数;3)拉弹若300 次以上,病态行为仍不消失,需要考虑拉弹
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如方法无误,此法可能 对此病人无效;4)每日坚持记录治疗日志。
• 也可采用影视、图片和想象等手段使患者 在产生偷窃冲动的同时生成约束感,以在 心理上产生威慑力量。例如可将电影中众 人打骂指责小偷的情景重复播放给他们看, 或者让其观看偷窃违法者“铁窗泪”的图 片。进一步指导患者偷窃癖发作时,马上用 力打自己耳光,使劲捏住自己大腿,并想 象自己被抓住,被羞辱的情景。进行多次 后,求助者会对偷窃行为产生厌恶感,甚 至可能产生恐惧,这样就促使其偷窃行为 逐渐消失。
病理性偷窃的原因
• 1.父母的教养方式 • 2.学校中不良的人际 • 学生
• 最近,某小学四年级某班出现了怪事,多 为同学反映丢失新买的文具。老师在小丁 的书包里发现了同学们丢失的文具,老师 向小丁的妈妈反映了这种情况,小丁妈妈 在家里发现小丁的抽屉里也有很多文具, 在妈妈的追问下,小丁承认那些都是从同 学那里拿来的,面对妈妈,老师和同学, 小丁非常难为情。
精品
小学生心理行为障碍与干预
小学生障碍性心理问题
• 儿童的障碍性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 运动、学习、社交、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等方面,并分为行为障碍和特定性发育障 碍两大类型。儿童常见的行为障碍主要包 括口吃、病理性偷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等。特定性发育障碍主要有学业技能障碍、 语言和言语障碍、运动技能障碍。
小学生病理性偷窃的矫治与干预
• 目前对于病理性偷窃的治疗, 尚无专门统一的方法。但是 心理治疗、意向转移疗法和 加强管理联合进行可获得较 好的疗效。
(1)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普及
• 这个阶段从两方面入手:行为的不合法 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首先向其说明财物 所有权,自己对不具备所有权的事物在不 经主人允许下占为己有,属于偷窃行为, 同时,通过法律教育,使其明白不论其动 机如何,偷窃行为都是一种违法行为,后 果是非常严重的。
小学生病理性偷窃
• 病理性偷窃:又称偷窃癖,属于冲 动控制障碍。其表现是反复出现的、 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虽屡遭惩罚 而难于改正。与一般偷窃行为本质 的区别在于动机不同,这种偷窃不 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也不具有其 他明确目的,纯粹是出于无法抗拒 的内心冲动,是一种成瘾行为。
病理性偷窃的特点
• 1.反复出现 • 2.周期性 • 3.无预计性
(4)厌恶心理疗法
• 条件反射的原理指出,一个人在出现某种 行为行为时,如果受到一个满意的刺激, 其行为就会得到强化并容易再次出现;反 之,如果这种行为受到了一个厌恶性的刺 激,那么这种刺激就会对神经反射产生抑 制作用,并使其相关的行为反应逐渐消退。
橡圈厌恶疗法是厌恶疗法中一种简单易行的
方法,主要是通过拉弹早先固定在手腕上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