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法讲义 毛笔隶书(初级班5)(横1-2)p20-p23

√书法讲义 毛笔隶书(初级班5)(横1-2)p20-p23

波横是隶书中较难写的笔画,以平为主,有时两头向下,
圆弧不好刻呆板
隶书,初萌于战国时期,始创于秦
迹,
改篆书的曲为直、
圆转为方折,
波磔挑笔已初具隶书形态,结体偏
方,字体厚重。

秦隶指战国、秦至西汉初期的隶书,又叫古隶。

古隶的起源,说法颇多。

晋卫恒《四体书势》记载:“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 秦隶出现后,虽然为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却在其后的很长时期内没有发现遗留下来真迹。

1975年底在湖北省云梦县城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了一千一百余枚竹简,字径很小,最大的不过二分,字型工整端秀,笔画浑厚。

它的笔画肥、瘦、刚、柔变化多姿,纵横奔放,浑厚凝重。

其点画有明显的起伏变化,特别是其中的"波势
"已初具规模。

这就是秦隶的墨迹。

另外从上世纪初起,在西北和山东
等地陆续出土了多批竹木简,战国、
秦、汉、晋都有,湮没了二千多年
的秦隶墨迹,终于重现于世,是我
们有缘见到最初的隶书的真面貌。

秦隶 篆书
2)汉隶的主要特征:舍弃了古文字以
象形、曲弯、圆转为主的构字原则,采用符号化构字部件,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具有波、磔之美。

篆书 张迁碑 曹全碑
4.隶书是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

隶书的产生,同后来的楷书、草书
的产生一样,是中国文字史上的重
大变革。

从隶书始,汉字告别了延
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