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开发文档

软件开发文档

如今,软件开发越来越复杂,软件功能也越来越丰富。

而几乎所有成熟的商业软件,都是靠一个开发团队齐心协力的血汗结晶。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我们震撼于Microsoft Windows的惊世巨著的同时,也道听途说了微软公司软件工程是如何的完善规范。

的确,集数百名员工几年的共同努力之大成,软件项目管理的成败是控制开发成本的关键环节。

这里面,少不了贯穿其中的重要步骤----软件文档。

软件文档可以分为开发文档和产品文档两大类。

开发文档包括:《功能要求》、《投标方案》、《需求分析》、《技术分析》、《系统分析》、《数据库文档》、《功能函数文档》、《界面文档》、《编译手册》、《QA文档》、《项目总结》等。

产品文档包括:《产品简介》、《产品演示》、《疑问解答》、《功能介绍》、《技术白皮书》、《评测报告》、《安装手册》、《使用手册》、《维护手册》、《用户报告》、《销售培训》等。

一、开发文档1. 《功能要求》--来源于客户要求和市场调查,是软件开发中最早期的一个环节。

客户提出一个模糊的功能概念,或者要求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者参照同类软件的一个功能。

有软件经验的客户还会提供比较详细的技术规范书,把他们的要求全部列表书写在文档中,必要时加以图表解说。

这份文档是需求分析的基础。

2. 《投标方案》--根据用户的功能要求,经过与招标方沟通和确认,技术人员开始书写《投标方案》,方案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章节:前言--项目背景、公司背景和业务、技术人员结构、公司的成功案例介绍等。

需求分析--项目要求、软件结构、功能列表、功能描述、注意事项等。

技术方案--总体要求和指导思想、技术解决方案、软件开发平台、网络结构体系等。

项目管理--描述公司的软件开发流程、工程实施服务、组织和人员分工、开发进度控制、软件质量保证、项目验收和人员培训、软件资料文档等。

技术支持--公司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介绍、服务宗旨和目标、服务级别和响应时间、技术服务区域、技术服务期限、授权用户联系人等。

系统报价--软、硬件平台报价列表、软件开发费用、系统维护费用等。

项目进度--整个项目的进度计划,包括签署合同、项目启动、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程序开发、测试维护、系统集成、用户验收、用户培训等步骤的时间规划。

3. 《需求分析》--包括产品概述、主要概念、操作流程、功能列表和解说、注意事项、系统环境等。

以《功能要求》为基础,进行详细的功能分析(包括客户提出的要求和根据开发经验建议的功能),列出本产品是什么,有什么特殊的概念,包括那些功能分类,需要具备什么功能,该功能的操作如何,实现的时候该注意什么细节,客户有什么要求,系统运行环境的要求等。

这里的功能描述跟以后的使用手册是一致的。

4. 《技术分析》--包括技术选型、技术比较、开发人员、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技术风险、技术升级方向、技术方案评价,竞争对手技术分析等。

以《需求分析》为基础,进行详细的技术分析(产品的性能和实现方法),列出本项目需要使用什么技术方案,为什么,有哪些技术问题要解决,估计开发期间会碰到什么困难,技术方案以后如何升级,对本项目的技术有什么评价等。

5. 《系统分析》--包括功能实现、模块组成、功能流程图、函数接口、数据字典、软件开发需要考虑的各种问题等。

以《需求分析》为基础,进行详细的系统分析(产品的开发和实现方法),估计开发期间需要把什么问题说明白,程序员根据《系统分析》,开始在项目主管的带领下进行编码。

6. 《数据库文档》--包括数据库名称、表名、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说明、备注、字段数值计算公式等。

以《系统分析》为基础,进行详细的数据库设计。

必要时可以用图表解说,特别是关系数据库。

7. 《功能函数文档》--包括变量名、变量初植、功能,函数名,参数,如何调用、备注、注意事项等。

以《系统分析》为基础,进行详细的说明,列出哪个功能涉及多少个函数,以便以后程序员修改、接手和扩展。

8. 《界面文档》--包括软件外观、界面素材、编辑工具、文件名、菜单、按钮和其它界面部件的要求,这里与软件完成后的运行界面是一致的。

9. 《编译手册》--包括服务器编译环境、操作系统、编译工具、GNU的C++编译器版本信息、目录说明、程序生成、源程序文件列表、Makefile配置及其相关程序的对应关系列表。

客户端的编译过程、编译结果、编译示例、编译环境、操作系统、编译工具、源文件列表和制作安装程序的过程。

10. 《QA文档》--包括产品简介、产品原理、产品功能列表、功能描述、功能流程、执行结果、数据库结构、测试要求等,提供给软件测试人员使用。

11. 《项目总结》--包括项目简介、项目参与人员和开发时间、项目风险管理过程、项目功能列表、项目结构特点、技术特点、对项目的升级建议、对以后的项目的建议、人员素质情况等。

二、产品文档1. 《产品简介》--包括公司背景、产品概念、适用范围、产品功能、功能特点、运行要求和公司联系地址。

2. 《产品演示》--包括公司简介、产品背景、产品描述、产品特点、产品作用、适用范围、使用分析、功能模块、解决问题、合作伙伴、成功案例等。

一般用Powerpoint或者VCD录制软件实现。

3. 《疑问解答》--列出用户关心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用于解答软件的操作功能和解决用户的疑难问题。

4. 《功能介绍》--以《需求分析》为书写基础,包括软件介绍、软件结构、功能列表、功能描述和公司联系地址。

5. 《技术白皮书》--以《技术分析》为书写基础,包括功能实现、技术选型、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技术方案特点、技术升级方向等。

6. 《评测报告》--第三方权威评测报告。

包括评测目的、评测范围、评测环境、评测内容、实测数据、性能表现、结果分析和评测总结等。

7. 《安装手册》--包括系统环境、运行平台、产品安装过程、初始环境设置、安装记录等。

8. 《使用手册》--包括产品简介、功能列表、功能描述和解释、功能操作、客户服务和联系方式等。

9. 《维护手册》--包括产品简介、系统须知、初始环境设置、系统配置、数据管理和备份、技术问题解答和联系方式等。

10. 《用户报告》--包括产品简介、购买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时间、使用地点、实施过程、出现问题和解决、产品总结和建议等。

11.《销售培训》--包括项目简介、产品功能、产品特点、商业优势、系统运行环境、适用范围、目标客户等。

************************************************************** **************************//************************************************************ **************************************************************************************** **************************概说概要设计怎么做摘要:本文是在概要设计实践和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与学习笔记,希望与大家分享,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关键字:概要设计,结构化,OOD正文:在需求明确、准备开始编码之前,要做概要设计,而详细设计可能大部分公司没有做,有做的也大部分是和编码同步进行,或者在编码之后。

因此,对大部分的公司来说,概要设计文档是唯一的设计文档,对后面的开发、测试、实施、维护工作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概要设计写什么?概要设计怎么做?如何判断设计的模块是完整的?为什么说设计阶段过于重视业务流程是个误区?以需求分析文档还是以概要设计文档来评估开发工作量、指导开发计划准确?结构化好还是面向对象好?以上问题的答案请在文章中找。

二、概要设计的目的将软件系统需求转换为未来系统的设计;逐步开发强壮的系统构架;使设计适合于实施环境,为提高性能而进行设计;结构应该被分解为模块和库。

三、概要设计的任务制定规范:代码体系、接口规约、命名规则。

这是项目小组今后共同作战的基础,有了开发规范和程序模块之间和项目成员彼此之间的接口规则、方式方法,大家就有了共同的工作语言、共同的工作平台,使整个软件开发工作可以协调有序地进行。

总体结构设计:功能(加工)->模块:每个功能用那些模块实现,保证每个功能都有相应的模块来实现;模块层次结构:某个角度的软件框架视图;模块间的调用关系:模块间的接口的总体描述;模块间的接口:传递的信息及其结构;处理方式设计:满足功能和性能的算法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结构设计:详细的数据结构:表、索引、文件;算法相关逻辑数据结构及其操作;上述操作的程序模块说明(在前台?在后台?用视图?用过程?······)接口控制表的数据结构和使用规则其他性能设计。

四、概要设计写什么结构化软件设计说明书结构(因篇幅有限和过时嫌疑,在此不作过多解释)任务:目标、环境、需求、局限;总体设计:处理流程、总体结构与模块、功能与模块的关系;接口设计:总体说明外部用户、软、硬件接口;内部模块间接口(注:接口≈系统界面)数据结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与程序结构的关系;模块设计:每个模块“做什么”、简要说明“怎么做”(输入、输出、处理逻辑、与其它模块的接口,与其它系统或硬件的接口),处在什么逻辑位置、物理位置;运行设计:运行模块组合、控制、时间;出错设计:出错信息、处错处理;其他设计:保密、维护;OO软件设计说明书结构1 概述系统简述、软件设计目标、参考资料、修订版本记录这部分论述整个系统的设计目标,明确地说明哪些功能是系统决定实现而哪些时不准备实现的。

同时,对于非功能性的需求例如性能、可用性等,亦需提及。

需求规格说明书对于这部分的内容来说是很重要的参考,看看其中明确了的功能性以及非功能性的需求。

这部分必须说清楚设计的全貌如何,务必使读者看后知道将实现的系统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在随后的文档部分,将解释设计是怎么来实现这些的。

2 术语表对本文档中所使用的各种术语进行说明。

如果一些术语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已经说明过了,此处不用再重复,可以指引读者参考需求说明。

3 用例此处要求系统用用例图表述(UML),对每个用例(正常处理的情况)要有中文叙述。

4 设计概述4.1 简述这部分要求突出整个设计所采用的方法(是面向对象设计还是结构化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例如客户/服务器结构)以及使用到的相应技术和工具(例如OMT、Rose)4.2 系统结构设计这部分要求提供高层系统结构(顶层系统结构、各子系统结构)的描述,使用方框图来显示主要的组件及组件间的交互。

最好是把逻辑结构同物理结构分离,对前者进行描述。

别忘了说明图中用到的俗语和符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