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俄语(6)(东方新版)》的配套辅导用书(全文翻译 урок 1)【圣才出品】

《大学俄语(6)(东方新版)》的配套辅导用书(全文翻译 урок 1)【圣才出品】

三、全文翻译没有心理障碍父与子是一个永恒而尖锐的问题,如何看这个问题呢?与众不同、复杂而有趣的一代在我们眼前长大了,这是处在自我定位过程中的一代。

遗憾的是面对这个事实,老一辈有时承受着两种极端的折磨——从赞赏当代子辈,到对他们与生俱来的新东西的不理解。

根据《社会观点》基金会数据来说,金钱,财富,物质享受,这是当代青年人的主要目标。

这种观点占父辈受访者的35%。

17%的老一辈担心,青年人漫无目的地活着,而7%的声称,青年人的最高理想是美好的生活和接连不断的玩乐。

这就是当代青年吗?他们真的这么糟糕吗?《社会观点》基金会举行了关于现代年轻人的座谈讨论会。

——伊琳娜·德米特里耶夫娜,难道当代青年人真的那么恶劣吗?他们就什么理想也没有吗?青年人没有理想,老一辈才有理想,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可这是天大的误解呀!这里弄混了两个东西:宣传和理想。

这是突出理想的思想宣传。

我们总说钱就是扯淡,重要的是灵魂,这多浪漫啊。

因为这曾是时代的主题,而人们忘记了,现实并非如此。

我想说的是,当今世界只是虚伪变少了。

应该想着钱、想着挣钱,人们开始觉得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

我不认为这是什么堕落,我只是赞成人们变得可以心平气和地谈论这些了。

在这方面我不认为我们这一辈和父辈有什么区别,只不过那时真的没法挣钱,人们只能寻找地下途径。

所以如今的一代与他们的祖先相比,不好也不坏,只不过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罢了。

而指责青年人毫无理想,这也与传统的极权社会有关。

如果青年有足够的新思想能够变得富有而健康,你就该同意,这比一贫如洗或百病缠身强得多。

我认为这比急着去搞什么世界革命更有价值。

人类有追逐幸福的权利,而这也的确是有价值的目标。

——新的一代还被批评唯利是图,似乎今天接受教育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

那到底接受教育是为了什么呢?职业就应该带来收益,这并不损害人的道德名声,接受过教育的人就是应该挣得更多。

——老一辈还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不再会阅读了。

青年人本身就不同,有败类,有特别优秀的,善于思考的人,也有庸庸碌碌的人,就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代人一样。

我有点羡慕现在的年轻人,他们更容易实现目标,由于一系列的限制,这对于我们而言更加复杂,为了跨过一些困难,我们要付出更多,而现在可以轻松度过。

就我自己而言,在杂志社工作,想成为主编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对女性来说。

在其他方面我看到了一些问题,所有这些抱怨,即青年人不阅读,头脑简单,有一部分是在理的,但不要忘记,这和快速发展的新科技息息相关。

比如,文化阅读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众所皆知,阅读需要多年的培养。

而习惯了新兴技术的孩子们来说,很难接受旧的学习方法。

当然是看电视更轻松些。

因此,应该通过其他源头寻找方法。

比如说,孩子们看电影却不看书,这不成体统,而我认为这很好!为什么电视就不能成为教育的一个要素?前不久电视上播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如今这本小说大家纷纷购买。

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不想方设法把好的作品搬上银屏呢?为什么去剧院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被看作是正常的,而今天看连续剧就被认为庸俗了呢?其实这本身就错失了引导青年人阅读的可能性。

——可以说说,现代青年究竟是怎样的一代吗?自信的,自由的一代。

这即使从他们走路的姿态就可以看出来。

过去外国人就可以通过步伐辨认出来。

而如今人们变得更加自由。

在我女儿身上就能看到这一点。

我想起了在她那个年纪的我......当还是个学生妹的我第一次出国的时候,看到人们安然地坐在草地上,相互拥抱,我简直吓晕了......你笑什么?我们当时是不能坐在草坪上的,警察会马上过来逮捕你,以为你是个流氓。

在这个讨论框架下政治家、记者、社会活动家发表了他们关于当代俄罗斯青年的观点。

——你喜欢现在的年轻人吗?弗拉基米尔·波兹涅尔,作家,俄罗斯公共电视台《时代》节目主持人。

我喜欢所有的年轻人,总之我认为唠叨这些和说“我们年轻时......”一类的话都是无聊的话。

只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

谢尔盖·巴步林,国家杜马副主席。

我们的青年人不比其他年龄段的人差。

他们开放、自由、勤劳、爱国。

他们并没有跟上一辈生活在两种不同的道德环境中。

让我赞叹惊奇的是,年轻人树立起了自己对于周围世界的看法,而不是听从老同志们的说教,而且他们可以自主的做出自己的抉择。

彼得·托陀洛夫斯基,电影导演。

我们那一辈曾是另一种生活,没有自由。

当代青年人生活在一个美好的年代。

当然,像任何一代一样,在他们当中都也有社会的渣滓——瘾君子,小偷等等,但更多的是出色的孩子。

我们这一代老了,但是仍有希望的是,我们的事业仍将继续。

比如说,电影界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天才的年轻导演。

弗拉基米尔·日力诺夫斯基,国家杜马副总统。

我非常喜欢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终于出现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自主的思考,有前瞻性思想,真正地心怀祖国。

希望当他们执掌国家的时候,伟大的俄罗斯帝国将会复兴。

姆斯基斯拉夫,俄罗斯国家马戏团团长。

前不久进行了考入马戏团学校的考试,我很赞赏那些年轻人。

在艰苦的日子里孩子们没有急着去挣廉价的工资,而是尽力取得更高的职业,他们渴望学习。

90年代政治风云把青年人拉向了另一边,但他们并没有屈从退让。

阿尔卑缇·玛卡肖夫,国家杜马议员。

我希望我们的青年人尽可能多的去世界走走,多结识同龄人。

遗憾的是,对他们来说这样的机会还很少。

因为只有生动的、直接的交流才能让年轻人清醒地、不妥协地自我认识。

除此之外,在旅游中孩子们可以亲眼看到我们的地球,我们必须珍视的共同家园。

年轻人应当思考地球的命运。

所有人都想成为富人,但人各有道在精英中学(重点中学、专业中学、贵族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参与问卷调查的有来自莫斯科、伊尔库茨克、摩尔曼斯克、沃罗涅日、斯塔夫罗波尔的554个青少年。

在每个城市由三所学校的三个级别的毕业生回答了我们调查表上的问题。

分析调查表后得到的第一个毫无争议的结论是:没有一个人不想过得更好一些(更富有些),但远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要想这样该怎么做。

第二个结论,稍稍与第一个结论相悖,那就是大约百分之七十的受访者不接受“富人”和“穷人”的社会分层。

除此之外,20%的人认为,应该与这种划分作斗争。

还有什么是三种被调查者都共同强烈认同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梦想成为顶级专家、专业人士,他们明白,这是他们生活中得以成功的基础。

想要自主创业的学生的比例实际上差不多(重点中学学生中占26%,普通中学学生和技校学生中均占比30%)。

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关于将起步资金存入有保障的银行(平均30%)以及找到可以一同建立自己幸福的爱人(53%)的想法是一致的。

所有人对于问题“您认为当今什么有助于变得富有”的回答更是异口同声:---个性坚强,无论如何都要达到自己目标的魄力(41%)---拥有有权势的熟人和关系(32%)---才能与能力(25%)谁都想成为富有的人。

然而有一半的被调查者,他们曾尝试过成为这样的人,失败后不打算再重演悲剧。

与此同时对于问题“拥有多少数目的钱您才能感觉到自信”,61%的人说出了超过10000美元的数额,17%的人难以回答,剩下的回答基本在1000到10000之间波动。

还有一些共同观点,但是它们跟童年时期的愿望差不多,比如:消遣、玩乐……共同点就暂且到这吧。

很显著的一个差别是对待金钱本身的态度。

对于观点“金钱本身就是价值,所以它越多越好”,有26%的技校学生认同,但只有10%的重点高中学生认同。

与此同时对于大多数重点高中学生来说—“金钱就只是钱而已,需要它们只是为了不用老想着它们”。

“您在毕业后打算做什么?”—问卷表中最后有这样一个问题。

93%的政法学生和同样数量的中学学生打算继续读书。

这是技校学生中有此打算人数的两倍之多,不过这并不让人意外。

但是这里有一个数字,不得不引起思考:12%的技校学生学业结束后想要完全不根据专业去工作,而是想去干体力活儿。

像“要成为一个保镖”、“要去车臣打仗”、“要去参军”、“要成为特种部队战士”这样的答案频频出现。

还有更“酷炫”的:“毕业后我要去贩卖武器”。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来判断,这些心态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比起重点中学的学生,有多出一倍的人认为,只有拥有了初期资本才能变得富有。

可以对现代青少年生活定位和目标的类似衡量标准持有不同态度,但未必能否认他们对当今事物评价的清醒度和准确性。

毫无疑问,较之老一辈,年轻人看待世界更加实际。

他们清楚地明白,他们的美好未来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因此他们对实现眼前的目标有着更清晰的定位。

给年轻人的建议1.青春即整个生命青春——就是人与人相互亲近的时光。

在这一点上应当记住的是,要珍惜朋友,因为真正的友谊既能在痛苦时,也能在快乐时帮你。

快乐时也是需要帮助的,帮你在心灵深处感受幸福,感受并分享这种喜悦。

没有被分享的喜悦那不叫喜悦。

如果人单独感受幸福,那么幸福反而会伤害这个人。

当不幸的时刻来临时——也不应该一个人待着。

因为一个人时,他会感受到痛苦。

因此请保持这份年轻一直到老吧。

珍惜年轻岁月里获得的所有好的东西,不要浪费了青春的财富。

收获了的东西不会毫无印记地流逝。

年轻时候养成的习惯也会贯穿整个生命。

劳动中学会的技能也是同样。

熟悉了工作,工作就会持续不断地带给我们快乐。

这对一个人的幸福是多么重要啊!没有比一直逃避劳动和付出的懒汉更不幸的人了……无论是青年时期,还是老年时代,年轻时掌握的好技巧会使生活变得更轻松,而坏技巧则会使生活变得更复杂、更艰难。

除此之外,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谚语:从少年时起就要爱惜名誉。

记忆中会留存着所有年少时做过的行为。

好的行为会使人开心,坏的行为让人坐卧难安。

所有人都不想成为别人那样——从生命初始,你就相信自己的命运与众不同,相信着自己的生活会奇异而美好,与其他人的生活都不一样。

但是要如何展示自己,才能使所有人都转过身来,对于你的出现感到惊奇与喜悦呢?要怎么做才能让人注意到你呢?年轻必然好,但是容易吗?很难。

青春不是生命的前奏,而是生命本身。

是兴奋与希望的时刻,是选择的时刻。

2.目标与自我评价如果一个人给自己设置获取一切基本物质财富的任务,那么他就是在这个物质水平上进行自我评价的:比如最新牌子汽车的车主,比如豪华别墅的主人,比如自己全套家具的某部分。

如果一个人活着是为了给人们带去善,减轻他们疾病的痛苦,给予人们快乐,那么他就是在自己的人性的这个层面上评价自己。

他给自己定了目标,要不愧为人。

只有至关重要的目标才能使人带着美好的品质度过一生,并收获真正的快乐。

没有人能避免错误。

但是最大最致命的错误就是给自己的人生选择了错误的主要任务。

将升迁或者发财作为自己的任务的人感受到的伤心要比快乐多得多,并且可能会有失去一切的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