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巩方舒
寒假期间对《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细致阅读,深刻体会到课程标准虽是小身材,却是大容量。

我的主要收获有以下四个下方面:
一、提供给学生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化学课程必须的基础性:从身边的常见物质入手,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化学计算更多地要求学生从量的角度去了解化学变化的涵义,避免烦琐的数学运算。

二、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技术的密切联系
新的化学课程突出关注社会现实,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

课程内容涉及空气污染及防治、水资源保护、无土栽培、金属冶炼和利用、废弃金属加收、化肥鉴别、酸雨来源及危害、土壤改良、石油加工、海水淡化、合成材料、微量元素等多方面的化学知识和活动要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课程力求改革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

在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以实现“力求生动、真实、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四、建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
新的化学课程明确提出“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积极倡导多元化的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我们要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不拔高,不降格。

组织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心中有
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