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
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
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一观点。
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
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与国际贸易发展。
WTO是一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
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范各国对外贸易立法与规章的制定和实施。
WTO大大
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范的范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与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还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并加强了约束能力。
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
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一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
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 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者的迷惑。
实际上,WTO在本质上只是一套管理国际经济的机制,与实际上实
世纪国际
1987年。
1995
出口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
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废弃物处理的成本逐步提高,会利用贸易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1996年发现多起工业垃圾运到我国的事件。
另外,我国环保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服务范围、服务质量、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装备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缺少市场竞争机制,法规管理不健全,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同时,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出口实施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数量型模式。
外贸适应超前增长与国民经济的约束条件之间的矛盾,发展速度与效益的矛盾,外贸宏观效益与企业微观效益的矛盾,出
口总量与优化结构的矛盾,出口竞争力与参与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客观要求的矛盾等等,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本身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另一方面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要缓解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出路在于进一步改变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的重要性。
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新趋势的新要求,实行我国对外经贸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新的增长点。
外经贸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用最小的稀缺资源成本获得最大的福利总量。
对外贸易可持
具体到外经
比较优势,传统产业加工贸易应向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则重点在于优化升级。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可以带动国内技术、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出门,是扩大出口的新增长点。
从发展条件来看,我国有一些产业和一批产品及许多企业具备了向外开拓业务的条件。
很多产品包括机电产品和轻纺产品因物美价廉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倍受欢迎,一些产品如我国的传统食品及工艺品也在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市场。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研究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根本特征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它带来了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然而,它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能量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不平衡、不平等和不稳定,对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挑战。
在全球化和自由竞争中,只能凭国际竞争力取胜。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使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