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2018年中考试卷化学答案解析第Ⅰ卷选择题1.【答案】A【解析】A、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减少雾霾,当前情况下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现实的,故错误;B、布袋购物,少使用塑料袋,努力减少“白色污染”,故正确;C、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可以防止水土污染,故正确;D、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故正确。

故选:A。

【考点】环境保护。

2.【答案】B【解析】解:学校食堂、盥洗室、厕所等场所都需要张贴节水标志。

A.这是有毒品标志,不合题意;B.这是节约用水标志,符合题意;C.这是禁止烟火标志,不合题意;D.这是PVC塑料循环使用标志,不合题意。

故选:B。

【考点】安全及节水、环保标志。

3.【答案】C【解析】解:A、甜面酱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A错;B、豆奶粉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C、白砂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花生油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错。

故选:C。

【考点】溶液的概念。

4.【答案】D【解析】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磷的元素符号是P,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B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钾离子可表示为:K +,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C 、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 价,高锰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4KMnO ,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D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氮原子表示为:5N ,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故选:D 。

【考点】化学用语。

5.【答案】A【解析】A 、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 、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高,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 。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6.【答案】B【解析】A 、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一只酒精灯来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故错误;B 、闻药品气味时不能将鼻孔凑到容器口,而应该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故正确;C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该垂直悬空,不能倾斜,也不能将滴管与容器壁接触,防止污染试剂,故错误;D 、用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

不能将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错误。

故选:B 。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7.【答案】D【解析】A 、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为8,故A 错误;B 、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为8,电子数为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错误;C、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质子数为8,是氧元素,则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D、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最外层有8个电子,属于8电子稳定结构,故正确;故选:D。

【考点】微粒结构示意图。

8.【答案】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得,反应前有3个N原子、7个O原子、2个H原子,反应后有2个N原子、6个O原子、2个H原子,故X中含有1个N原子、1个O原子,化学式为:NO。

故选:B。

【考点】质量守恒规律。

9.【答案】C【解析】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品红在热水中的扩散比在冷水中快,该选项说法正确;D、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吸附钙离子和镁离子,因此不能软化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考点】化学概念,现象,微粒。

10.【答案】C【解析】A、15℃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B、3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70g甲溶液,故B错误;C、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C正确;D、降低温度,甲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溶解度曲线及应用。

11.【答案】D【解析】A.波义耳的实验中装置不是密封的,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B.在加热的条件下,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色氧化汞粉末,故错误;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汞加热后生成氧化汞,质量增加,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D.在加热的过程中,金属汞与装置内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随着氧气的消耗,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当氧气被完全消耗后,液面不再上升,故正确。

故选:D。

【考点】实验原理及现象。

12.【答案】A【解析】A、①铁锈能与酸反应,故用醋酸除铁锈痕迹,正确;②汽油能溶解油污,故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渍,正确;③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正确;B、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错误;②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正确;③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错误;C、①工业用盐含有亚硝酸钠,不能在烹调时用工业用盐代替食盐,错误;②鉴别化学药品时不可以尝味道,错误;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正确;D、①有计划、合理地开采各种矿产资源,能保护矿产资源,正确;②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③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正确;故选:A。

【考点】化学基础知识。

13.【答案】A【解析】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不能插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鼓气的目的是为了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全部导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通过上下移动粗铜丝能使铜和浓硫酸随时接触或分离,从而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选项说法正确;C、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从而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中,二氧化硫能和紫色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因此可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考点】实验分析。

14.【答案】D【解析】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A是水;水与单质B混合反应生成常温下为气体的CD,故B是碳,生成的CD为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C能与E反应生成水和固体G,故可能是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E是金属氧化物;D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E反应生成G和气体F,故F是二氧化碳,E可能是氧化铜,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带入框图,推断合理;A、A是水,B是碳,C是氢气,D是一氧化碳,E是金属氧化物,F是二氧化碳,G是金属,共四种氧化物,正确;B、反应①中,碳与氧结合,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正确;C、反应①是置换反应,反应②是置换反应,反应③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④是化合反应,故只有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D、E中含有氧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一定为20%,比如氧化铁,错误;故选:D。

【考点】物质的转化。

第Ⅱ卷O15.【答案】(1)①2H CO②23CH③4④NaOH(2)①橡胶软管②防止腐蚀③大④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解析】(1)①氧气能够供给呼吸;②汽水中含有的酸是碳酸;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④炉具清洁剂中的碱是氢氧化钠;(2)①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所以塑料把手和橡胶软管是由合成材料制成;故填:橡胶软管;②在铁制品的表面刷油漆,使得铁与水和氧气隔绝,能起到防锈作用;故填:防锈;③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其组成金属的硬度,所以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故填:大;④泡沫灭火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水、二氧化碳和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是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

故填: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化学与材料、安全。

16.【答案】(1)试管(2)AD2KClO2KCl+3O↑32催化作用Zn+H SO ZnSO+H↑(3)2442b(4)①清除表面的氧化膜及杂质②<3FeCl+Al3FeCl+AlCl③323AlCl④3⑤排除Cl﹣使苯酚溶液变色的可能【解析】(1)图①中的仪器是试管。

故填:试管。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固体加热型,收集装置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4)①实验前,打磨铝箔表面目的是为了除去其平面生成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②由于铝箔加入FeCl3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有氢气生成,证明氯化铁溶液呈酸性;③氯化铁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证明氯化铁与铝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氯化铝;④一周后D中溶液变成无AlCl;⑤要证明是色,说明生成的氯化铁又被过量的铝置换生成氯化铝和单质铁,故溶质为33+Fe 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需排除氯化铁中Cl -的干扰。

【考点】实验室中气体的制取。

17.【答案】(1)过滤(2)3+(3)324422MgCO +H SO MgSO +H O +CO ↑(4)4242224322FeSO +H SO +H O Fe SO +)2H (O(5)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解析】((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操作a ”的名称是过滤;(2)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显示负二价,氢显示正一价,所以“废渣Y ”中含有少量的FeOOH ,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正三;(3)碳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4)硫酸亚铁和硫酸、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5)除杂的原则: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选用MgO 调节pH 使3+Fe 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 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

【考点】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

18.【答案】Ⅰ.(1)苏打(或纯碱)(2)242Na SO +4C Na S +4CO(3)加速碳酸钠固体的溶解(4)生成一氧化碳污染空气Ⅱ.(5)322NaHCO +HClNaCl +H O +CO ↑(6)平衡气压吸收逸出的氨气,判断氨气在三颈烧瓶中反映情况与氨气、食盐充分反应(7)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168 106x 10.6g 16810610.6gx = 16.8g x =完全反应时剩余固体减少16.8g 10.6g =6.2g -。

2t 时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6.8g 13.7g =3.1g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