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保护复习题(答案)

动物保护复习题(答案)

动物保护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动物保护:就是保护动物、保存动物种群和保障个体福利。

2动物康乐:是指动物自身感受的状态,也就是“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包括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的紧、压抑和痛苦等。

3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尽可能适应其环境的状态。

福利是动物个体的特征,也包括对环境中各要素的有适应畴。

4动物健康:1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动物能正常发挥各种生理功能,正常地生长和繁殖,行为表现无异常。

2心理健康,通过行为学的观察,判断动物是否精神愉快及正常地嬉戏玩耍。

5动物园:是展示、保存、繁育动植物的场所。

既是物种迁地保护的地方,又是对公众进行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教育的基地。

是搜集饲养各种动物,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并供群众观赏游览的场所。

6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由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7物种多样性:是指不同物种的出现频率与多样性。

即指地球表面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数量。

8遗传多样性:是指不同基因组的变异性。

即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基因的总和。

9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圈的各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使整个自然界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稳定。

10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态系统的变化与频率。

即指生物圈生活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生活环境的差异、生态变化的多样性。

1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而相互作用,形成的一复杂的系统。

12动物行为:指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的运动方式、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等动作。

13行为的动机:是动物表现某一行为的部状态或驱动力,有目的及方向性,既是行为的动力,也是行为目标的决定因素。

14反应性行为: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对外界刺激或对其他动物所作出的反应,包括动物的姿势、姿态、反射及呼唤等。

15社会行为:是群居动物常见的行为现象,其作用在于有效地辨认同种个体、家庭成员、信息传递以及维系社会结构的稳定。

16行为需要:是指动物为了生存或适应环境所必须采取的行为方式。

17行为缺失:是指动物在现代管理条件下被约束而无法表现的那些行为。

18环境贫瘠:环境无法满足禽畜表现其习性行为。

19传染源:指能使病原体生长、繁殖并持续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

20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经一定方式侵入其它易感动物的方式。

21易感动物:指对病原体感受性较大的动物。

22就地保护:是指通过立法,以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形式,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的天然栖息地保护起来,限制人类活动的影响,确保保护区生态系统及其物种的演化和繁衍,维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

23迁地保护:又称异地保护,是指在动物原产地以外对动物进行保护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24饲养密度:指房舍动物密集的程度,即单位面积载畜率。

25产地检疫:是畜禽及其产品在离开饲养地或生产地之前所进行的检疫,是一项重要的基层检疫工作。

26屠宰检疫:是肉用商品畜禽在屠宰加工过程中所进行的检疫。

27市场检疫:是畜禽及其产品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进行的检疫。

28运输检疫:指畜禽及其产品在运出县境过程中所进行的检疫。

29净化检疫:指流行规定检疫的传染病时所进行的检疫。

30过境检疫:指对由境外启运,通过我国境继续运往境外的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及其包装容器、包装物和运输工具实施检疫检验和必要的检疫处理。

31CWCA: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32IWC:国际捕鲸委员会。

33OIE:国际兽疫局。

34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35WWF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36IFAW: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

二、填空题1、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动物康乐2、人与动物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有炭疽、结核病、布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土拉热、弯曲菌病等3、影响动物保护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的传统观念、、文化习俗及心理因素等4、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于1948年10月5日建立。

5、人的猪带绦虫病是人吃了生的或半生不熟含囊虫的猪肉而感染的。

6、《野生动物保护法》是中国国家发布。

19887、动物福利的原则是保证动物康乐。

8、《捕鲸公约》于1948年11月10日生效。

9、犬的异常行为有 1 攻击性行为2破坏行为3自残10、动物为了生存或适应环境所必须采取的行为方式是行为需要11、《中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于1982年年发布。

13、1990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有153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5、禽流感病毒中对禽致病力最强的是以下哪种类型H亚型16、动物保键最重要的措施是防病治病,以预防为主。

一般措施包括避免伤害,减少应激,预防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感染,防止营养不良与中毒。

17、于1979年6月23日在德国波恩签署,并于1983年11月1日开始生效,宗旨是保护迁徙的野生动物,该公约物的名称是《波恩公约》18、未来畜牧业发展的生产模式是给动物提供较宽广的活动空间,并设有庇护场所和采食区,最大限度满足动物生物习性,这种模式是户外散放饲养模式、圈舍散放饲养殖模式。

19、蛋鸡生产中与动物保护有关的福利问题主要有饥饿和饥渴、体温调节及身体舒适感、疼痛、损伤和疾病、恐惧感和压抑感、行为限制20、国境口岸检疫是按照哪种检疫分类方法划分的依所检对象的流通情况。

21、中华人民国动物防疫法是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制定的。

22、人与动物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有狂犬病、流行性感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脑炎、恒河猴B病毒感染、日本乙型脑炎、登革热、马传染性脑脊髓炎、裂谷热、新疆出血热西尼罗河病毒性脑炎等。

23、在动物的原产地开展对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称为就地保护24、人的华枝辜吸虫病是人吃了含蚴虫的鱼虾而感染的。

25、那些动物没有社会行为蚯蚓、家鸽、鲫鱼、蝗虫26、《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于1975年7月1日生效。

27、动物园的三大职能是1迁地保护2科学研究3宣传教育28、动物试验中实施动物保护的基本原则是替代、减少、优化。

30、现代化畜牧生产存在动物福利的共性问题有畜舍的载畜密度过高、畜禽拥挤、空气质量下降,无法满足畜禽行为的基本需要等。

31、以检疫方法分类检疫可分临床检疫和实验室检疫。

32、环境条件大致包括温度、通风、光照、垫料、饲料饮水、群体密度、清洁卫生、安全措施等。

33、育肥猪生产中与动物保护有关的福利问题主要有: 1饲养密度大2育肥猪的混群3育肥猪的损伤4长途运输和屠宰育肥(咬尾行为、加剧个体间的争斗、增重受到影响)。

34、动物行为的功能是既是动物在环境中的生存手段,又是适应环境变化的工具。

35、生物多样性是由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36、动物异食的原因有: 饲养管理单调、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管理因素等。

38、国境口岸检疫包括1进出境检疫2旅客携带动物检疫3国际邮包进出境与过境检疫。

39、现代集约化可替代蛋鸡笼养系统的生产模式包括1原垫料式2棚舍式3大型饲养舍户外散放饲养模式(蛋鸡非笼养系统)40、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意义是1对动物试验的完善2实验动物保护与福利的核心容3对保障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保护动物,减少实验动物用量和减轻实验动物的伤害程度,最终实现完全取代动物试验的理想41、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可分为1由带毒动物传播的共患病2由生物媒介引起的共患病3由中间宿主介导的人与动物共患病、野生动物作为人兽共患病的天然贮主42、动物检疫的方法分哪几种1依检疫对象分类2依检疫方法分类3依所检对象的流通情况分类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市场检疫43、国际比较知名的动物保护组织有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善待动物组织、亚洲动物基金会IUCN、WWF、IFAW三、判断题1、中华人民国动物防疫法是08年1月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修订。

【1997.7.3八】(错)3.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运输检疫和净化检疫属于国境口岸检疫。

【国检疫】(错)4、保护动物的手段是要加强宣传与立法,还应建立动物保护区,采取人工繁育等方法。

(对)5、蜜蜂、丹顶鹤、蜘蛛、珊瑚虫、犬、猫等动物有数学天才。

【狗不是】(错)6、环境污染包括: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

(对)7、犬的异常行为有攻击性行为,破坏行为,食仔。

【自残】(错)8、控制动物疫病的经常性措施是改善动物的卫生条件。

(对)9、《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于1972年12月2日生效。

【1975.7.1 】(错)10、“拉姆萨尔公约”, 于1975年12月21日开始生效。

(对)11、《南极公约》于1982年4月7日开始生效。

(对)13、《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于1983年11月1日开始生效。

(对)14、《捕鲸公约》于1982年4月7日生效。

【1948.11.10 】(错)15、动物福利的原则是保证动物的康乐。

(对)16、营养添加剂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等,经常使用会出现中毒。

【不会中毒】(错)17、乙型脑炎是带毒动物传播的人与动物共患病。

(对)18、《中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于1982年发布。

(对)19、迁地保护是指在动物原产地以外对动物进行保护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对)20、行为缺失是指动物在现代管理条件下被约束而无法表现的那些行为。

(对)21、人的华枝辜吸虫病是吃生的或半生的猪肉而感染的。

【鱼虾】(错)22、限位分娩栏是现代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工艺,不会导致母猪异常现象。

【会】(错)23、企鹅、蜜蜂、蚂蚁、犬、猫等动物有社会行为。

【猫犬没有】(错)24、在畜舍密闭条件下,高饲养密度会使舍空气恶化,NH3、H2S 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引发呼吸道疾病。

(对)25、动物保护这门学科的容是研究防止动物濒危或灭绝、避免或减轻动物因患病、损伤等原因所致的痛苦以及相关福利的一门科学。

(对)26、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中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三种主要形式。

(对)27、高饲养密度会使猪发生咬尾、空咀嚼、咬栏,鸡发生啄癖,牛卷舌等异常行为。

(错)28、环境刺激贫瘠会使畜禽舍空气恶化,NH3、H2S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引发呼吸道疾病。

【高饲养密度导致】(错)29、笼养蛋鸡限制了母鸡的社会行为、筑巢行为、运动行为、煽动翅膀、觅食和啄地等行为(对)30、产地检疫是畜禽及其产品在离开饲养地或生产地之前所进行的检疫。

(对)31、限位分娩栏是现代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工艺,不会导致母猪异常现象。

(错)32、畜禽长期或大量使用抗菌类添加剂对机体不会产生危害。

(错)33、人的猪带绦虫病是吃生的水鱼、虾而感染的。

【猪肉】(错)34、保护动物的手段是加强有关宣传与立法,还应建立动物保护区,采取人工繁育等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