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范运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县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规程》和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实际,特制定朔城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1. 突出重点的原则。

在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总体规划指导下,重点围绕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选择和确定有关项目。

对预期明确、前景良好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进行连续建设。

2. 效益先导的原则。

项目选择以效益为中心,通过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来带动农民增收,增强入世后农业的竞争力。

3. 建设先行的原则。

选择项目以领导重视程度、群众参与程度和建设先行程度为重要依据。

土地治理类项目必须是土方工程已基本完成或计划先行启动的项目,多种经营项目必须具备一定基础,新建项目原则上不予入库。

4. 统筹兼顾的原则。

项目选择要注意类型的统筹兼顾,既要考虑安排土地治理类和基地类项目,也要注重多种经营类和科技类项目的配套,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功能。

同时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使建成项目产生综合效益。

5. 集中布局的原则。

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三年一期的要求,统筹规划年度内及年际间的土地治理类项目,做到相对集中连片。

着力培育有带动性的农业龙头企业,配套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6. 机制创新的原则。

适应农业机制和体制创新的要求,优先选择引进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 以国家财政投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实现农业的多元化投入,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

二、项目库项目类别根据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政策和工作职能,全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入库项目拟分为两大类:
1. 土地治理项目。

即为国家级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主要致力于改善基本农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多种经营项目。

按照产业特点划分,包括:? 种植类(不含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生产)项目;?养殖类项目;?农副产品加工类项目;?市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按财政投资规模分,包括: 产业化重点龙头项目和一般多种经营项目。

三、项目入库的基本要求选择入库项目必须遵循现行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政策规定,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根据入库项目类别特点,其选择的具体要求如下:
1. 土地治理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以乡镇人民政府为主,若各类企业承担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必须有合法的土地租赁合同,明确财政无偿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产权归集体所有或对资产实行租赁使用。

项目建设内容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单个项目的治理规模控制在3000 亩左右。

项目区必须在农田保护区内,有明确的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同时,项目区灌排骨干工程已基本具备,农业结构调整方向明确。

项目区布局要做到年度之间的有机衔接,一年一小片,三年一大片。

项目受益对象必须是农民群众,项目安排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项目实施必须能够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加。

2. 多种经营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是主体明确、产权清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

项目类型以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并确保项目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以及产品销售保障,能推动当地主导产业发展,促
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同时,项目建设对周边地区辐射能力较强,能够带动农民显著增收。

产业化重点龙头项目,中央财政投资200 万元以上,一般多种经营项目,中央财政投资50 万元以上。

入库项目必须要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单位出具担保意向书或项目承担企业出具财产抵押意向书。

四、项目入库的程序全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采取"择优选项"的方式进行,建立区级项目库。

项目入库的基本程序如下:
1. 区根据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近三年内的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明确拟实施开发的区域范围及扶持的产业重点,初选出拟入库项目。

2. 由项目管理股定期发布项目入库信息,指导项目申报单位按要求编写项目建议书。

项目申报单位将编写好的项目建议书同时上报县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加入县区级项目库。

3. 由县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申请入库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入库项目,分类排定次序,编制项目库目录。

嗣后新增入库项目须与原在库项目合并后重新排序。

4. 由县区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财政部门将县区级入库项目目录及建议书一式三份联合行文报市,并承诺足额落实县区级财政配套资金,按时归还项目有偿资金。

5. 所有县区级项目库项目连同市本级筛选的拟入库项目,经专家评审和筛选后进入市级项目库,并由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财政部门报省备案或申请加入省级项目库。

五、项目建议书的编写
项目建议书是入库项目的基本信息资料,包括文字、表格、图件及证明材料等,各县区及项目申报单位要本着"简要明了,符合规范" 的原则,按项目类别认真编写。

1. 土地治理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位置、范围、规模及社会经济状况等
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区域所具备的基础条件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初步规划设计及农业结构调整布局;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项目实施的预期效益;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及资金配套等保障措施; 项目区规划图表等附件。

2. 多种经营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区位及对所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的资源基础、必要性和可行性; 项目主要产品的市场预测与营销策略; 项目建设的初步设计方案;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项目建成效益预测及还款措施。

六、项目库的管理
1. 严格控制项目入库数量,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

土地治理项目按上年投资规模的 1.5 倍入库;多种经营项目每县区不超过 3 个;
2. 项目入库实行集中申报与常年申报相结合,以集中申报为主,常年申报为辅。

每年3-5 月份集中申报,建立和充实项目库。

在项目申报期外如有确需申报入库的项目,也可按程序和要求单独申报作为补充。

3. 切实加强对项目库的动态管理,确保储备项目不断充实更新。

申报项目以经论证的入库项目为基本来源,并对已立项的在库项目及时注销。

入库项目如在三年内仍不具备立项条件,则从项目库内清除。

如该项目确需作为后备项目,则需根据新的情况重新修编项目建议书后再入库。

4. 切实把项目库管理作为部门日常工作,加强对后备项目的跟踪服务。

市和各县区都要及时关注和不定期反映入库项目的运行情况。

库内项目如有重大变化需及时上报,以便清库补库或修订完善项目建议书内容。

5. 申报国家和省、市立项的各类项目,原则上从项目库中择优确定。

每年由市会同各县区根据年度投资计划和项目类型筛选申报项目,并逐级通知有关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规划设计任务书,再由各县区业务主管部门编报年度计划,由市统一申报立项。

Msr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