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合同法培训课件

银行合同法培训课件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 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 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 规定。
合同无效的处理:
第五十六条 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 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 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分析:《合同法》第十四条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 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 意思表示约束 。
可见,一项要约之构成不仅要求其内容确定,而且 必须是对特定的人发出并表明其愿意接受约束的 意旨。该案C企业签订的是空白担保合同,明显 没有特定的受要约人。法院判决也支持了C企业 的观点。
要约的定义
第十四条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同的 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 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十五条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 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 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 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 规定的,视为要约。
问:修改后的合同是否 无效,从何时无效?
案例6
2005年,孙某因经商缺少资金,与朋友谢某商量将房屋过户给谢某, 以获得银行贷款。为了瞒住孙某某,孙某找了案外人冒充其父孙某某, 在上海市公证处办理了以案外人唐某为代理人的房屋买卖委托公证。 此后孙某和代理人唐某与谢某签订了《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并 办理了贷款手续和房屋过户手续,房屋过户至谢某名下后,孙某得到 了银行贷款29万。此后房屋一直由孙某继续居住,由孙某每月替谢某 偿还银行贷款,其父孙某某毫不知情。两年后孙某经营状况不错,打 算将银行贷款还清后,将房屋重新变更至自己和父亲的名下,但此时, 谢某反悔,不予配合,坚持声称房屋是自己买下的。孙某见状不再替 谢某偿还银行借款,法院查封了房屋,父亲孙某某终于知道了事情真 相。父子二人不得已,根据买卖合同的仲裁条款约定,将谢某诉至上 海仲裁委员会,要求确认原买卖合同无效,将房屋恢复至两申请人名 下。
意义: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相互联系又相 互区别的一对概念。成立是指双方当事人 意思表示达成了一致,生效是指成立后的 合同在法律上得到了肯定性评价,产生了 当事人意定的法律效力,也就是使合同获 得了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特殊人员做出签订的合同的效力界定 第四十七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
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 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 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 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 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 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 的方式作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通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10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 精神病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 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 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 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 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功;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 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①区别劳动合同、行政合同 ②婚姻、收 养、监护是否属于合同法调整
(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
自愿原则
诚信原则
公平原则
守法、不损害 公共利益原则
案例1
某企业推行成本责任制,将产品成本层层分解,落实 到人头,如职工在工作中超出成本定额,扣发奖金, 企业将上述规定用协议形式与职工签协议。职工赵 某的奖金被抠发,他认为企业侵害了职工的获取劳 动报酬的权利,并以企业与其签定的协议为 无效合同为由,向法院诉讼。赵某能否胜诉?
案例2
出租车在路上运行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在合同法理论上不是要约。因为一项要约之构成 不仅要求其内容确定,而且必须是对特定的人发 出并表明其愿意接受约束的意旨。司机驾车慢行 并打出空牌的标志当为对不特定的路旁行人作出, 因而,司机驾空车慢行的行为并不要约。况且, 乘客之招手是否为其接受亦为不可知之数. 出租 车营运人(即承运人或曰司机)驾空车慢行的行 为、乘客的招手唤车的行为、司机的停车行为, 在合同法的意义上都是双方为订立合同而进行的 一系列准备活动,其性质属于合同法所谓的先契 约行为。
二、合同的订立
第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 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 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与合同
1、要约的意义
在合同法之前,我国未采用要约和承诺两种 方式,引进要约与承诺,更有利于对合同 中各方行为的定性,更有利于保护交易的 便捷和稳定,当事人不得主张:以不知道 法律规定而主张自己作出的意思不是自己 的内心意愿,而要求以重大误解行使撤销 权。
案例4
某银行LED显示“公务员在我行贷款利率优惠” 客户:我贷款利率上浮多少(要约邀请) 客户经理:上浮40%(要约) 客户:太高了,我不贷了(反要约) 客户经理:公务员的话可以优惠?(要约邀请) 客户:最低是多少(要约邀请) 客户经理:上浮30%(要约) 客户:好的(承诺)
三、合同的效力
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 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案例5
某乡村,村长将果园承包给甲。果园很快见了 成效。村长眼红了,决定修改承包合同:承包费 提高,缩短承包期,如甲不履行,提前收回果园。 村长将拟好的新承包合同强行要求甲签字。甲拒 绝。村长说:“你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村 长将甲抓来,强迫签字。后来甲拒绝履行合同, 村长派人将果子全部摘走。甲无奈,诉讼。
合同法
——XXX银行XXX部门
一、合同法的概念和特征
合同法分为总则和分则,总则中的重点问题主要有合同 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担保等问题。分则中 主要是几个重点合同,如买卖、赠与、借款合同、融 资租赁合同等 (一)合同法的概念
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 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 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案例3
A企业于2010年到B银行贷款,担保人为C公司。因 A公司、C公司与B银行业务经常往来,十分熟悉, 贷款当天,C公司老总以业务繁忙,脱不开身为 由,要求银行将空白担保合同通过A公司会计带 到C公司,签字盖章后,A公司会计又将合同带到 B银行,B银行随后在合同上签字盖章。一年后, B银行因A公司贷款逾期不还,将A、C公司告上 法庭,要求A公司归还本息,C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C公司以不构成要约条件、担保合同不成立为由 拒绝承担责任。
相关主题